结节状汗腺瘤

来源 :临床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1例结节状汗腺瘤。患者女,41岁,左膝关节伸侧结节2年。皮肤科检查:左膝关节伸侧见一暗红色结节,质地较硬,顶端破溃、结痂,挤压有少许浆液性分泌物排出。局部麻醉下完整切除皮损,经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结节状汗腺瘤。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锌水平、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酞普兰20 mg/d,2次/d。根据病人的耐药情况,1周后增至40 mg/d,2次/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均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血清Zn水平、韦氏记忆量表(WMS
期刊
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是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持续以示范建设为抓手,通过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阶段的示范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本文分析总结了生态文明示范建设3个阶段的实践历程
期刊
目的研究基于SBAR沟通的管理模式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的40名ICU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将同期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护士应用基于SBAR沟通的管理模式,对照组护士应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主动性和责任心、护理技术、急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
期刊
目的:探讨标准化SBAR交接班护理管理对ICU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职的21名ICU护理人员,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分为管理前(2019年12月1日~2020年11月31日)和管理后(2020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管理前后各收治45例患者,管理前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实施标准流程化SBAR交接班护理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前后疾病知识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黄芪化学成分,并分析其抗疲劳价值。【方法】所有纳入仿野生组材料均来源于山西浑源产仿野生黄芪药材,鉴定为蒙古黄芪;人工培育组材料均来源于甘肃陇西,鉴定为人工培育黄芪。仿野生组受试对象规律服用仿野生黄芪,人工培育组受试对象规律服用甘肃产人工培育黄芪,2组均每日使用15 g,代茶饮,连服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黄芪头部最大直径、终端长度以及绝对生长年份,比较2组浸出物含量测定结果,比
期刊
栖息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严重威胁蓝冠噪鹛的生存状况。通过对江西婺源月亮湾蓝冠噪鹛分布情况、生活习性及现状栖息地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驳岸修复、植被恢复、生境营造等方面开展栖息地修复工程。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驳岸修复工程、植被护坡带建设工程、小微湿地构建工程等措施,达到稳定河势、恢复生境、修复蓝冠噪鹛栖息地的目标。本工程可提升蓝冠噪鹛栖息地质量,恢复生境多样性,增加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还
期刊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护士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于2017年1月开始应用SBAR进行交接班,比较同一批护士2017年1月至12月应用SBAR沟通方式交接班后与应用前(2016年1月至1
期刊
利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安徽省文化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文化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为集聚型,总体上呈现出"南密北疏,一核三片"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时间上划分为原始文化形成期、三国文化发展期、徽文化兴盛期和红色文化发展期,并且在四个时期内,分布类型均为集聚型。本研究旨在为安徽省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品质提升等参考。
期刊
<正>1地质背景花牛山铅锌金银矿区位于北山南部花牛山古生代岛弧带,柳园-大奇山深大断裂北侧,是连接马鬃山地块与塔里木板块的关键部位(左国朝等,1990;左国朝等2003;刘雪亚等,1995;聂凤军等,2002a;毛启贵,2008)。矿区现有花牛山金矿、花西山金矿、花牛山铅锌矿多个矿床(点),分布在一个东西长11km,南北约6km,面积约60km2的范围内。矿区出露地层为震
期刊
以4,4’-二氨基-2,2’-二甲基联苯(M-Tol)、对苯二胺(PDA)、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三种单体在极性溶剂中聚合得到聚酰胺酸溶液,经涂布、亚胺化制备聚酰亚胺薄膜,利用热机械分析仪和万能试验机对薄膜进行性能表征,研究聚合物组成、共聚结构、反应溶剂、亚胺化工艺、拉伸条件对聚酰亚胺薄膜热膨胀系数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M-Tol、PDA、BPDA摩尔比为2∶8∶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