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契机 教育无痕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凭借语文课堂教学阵地,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一块肥沃的土地,经过耕耘、播种、拔草、施肥、浇水、除虫……才有秋天的收获。如果任其自然发展,那么天长地久它必然杂草丛生。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坚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读懂悟透,因“文”明“道”,因“道”悟“文”,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给孩子们从小种下善良的种子,后期再去努力教化他们,就会事半功倍。
   我就曾有过一次成功的教育经历。记得那天下午第二节是语文课。我刚走进教室,孩子们便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告状,说张刚的五十元钱中午上学时还放在文具盒里,下了第一节课就不见了。张刚泪眼婆娑,眼中充满了委屈和求助。这时又有人举报说看见王昊(化名)拿着五十元钱,肯定是他拿的,咱们翻他的书包吧。我立刻用手势止住了学生的举报,示意大家回座位准备上课。
   这时,上课铃响了。我内心在纠结:上语文课,丢钱的事怎么办?讲通大道理?又是多么乏力呀!忽然,我灵机一动,今天语文课上《我为你骄傲》一课,讲的就是一个孩子在主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闯了祸,他承担责任,自觉赔偿的故事。何不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
   主意一定,开始上课。我在黑板上板书课题“我为你骄傲”,学生读课题后质疑:“课题中‘我’为什么为‘你’骄傲呢?”
   我没有回答,而是顺水推舟地说:“大家读读课文,看看能读懂吧。”
   教室里一片朗朗的读书声,很快孩子们就在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当学生都认为自己把课文都读懂了的时候,我抛出了一个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问题:“‘我’扔石头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老奶奶并不知道是我干的,‘我’为啥要攒钱给老奶奶呢?”
   学生们一时语塞,我示意他们继续读书,再体会一下文中“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们再次深入读书走进文本,体会了作者的心情:开始,“我”玩得很开心——打碎玻璃后很害怕——每天见到老奶奶很不自在——认错后感到轻松——得到老奶奶的宽容和谅解很高兴。交流后我知道学生们读懂了,我仍继续引导,我又引导学生们猜猜老奶奶在回信中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
   这时,学生第三次深入品读课文,反复研读,终于领悟到老奶奶的宽容和慈爱。我趁机接过话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如果做錯了事情不好意思承认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见解,最后一致认为用实际行动来改错就可以得到别人的谅解。
   你喜欢文章中的谁?在学生交流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我知道时机到了,忽然问张刚带五十元钱干啥?教室里安静下来,通过我和张刚的对话,大家知道张刚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他跟奶奶一起生活。那五十元钱是他攒了半年的零花钱,是准备放学后给奶奶买生日礼物的。说着说着,张刚眼圈又红了,声音也哽咽了。同学们听了纷纷表示给他凑钱给奶奶买礼物。我却坚定地说:放心吧,钱会回来的。我相信拿钱的孩子,咽不下那五十元钱买来的零食,也不能安心玩那五十元钱买的玩具。每个人做错了事不要紧,只要能改错就是好孩子。大家说对吗?”
   “对!”教室里立刻高声呼应。
   “大家能像老奶奶那样宽容他原谅吗?”
   “能——”
   随着优美的下课音乐,我结束了这堂课的教学。等到下午放学时,张刚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的钱又回到文具盒里来了,以后我要把钱放在衣兜里。”
   看着孩子灿烂的笑容,我的心情顿时轻松了很多,我为那个犯了错误又悄然改掉的孩子感到轻松,为自己在语文课上抓住教育契机,无痕地教育了孩子感到欣慰。面对一群尚且待塑的少年儿童,我们既要教知识,又要教做人。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勇于探索,重视文道结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渗透教学全过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体,就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第一次读《岁月的目光》,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谁也逃不过岁月的目光,我们不可能永远止步不前。我们也许昂首阔步,也许原地徘徊,也许因畏惧而退缩。   我们要昂首阔步,只有这样,才能迎来岁月柔和的目光。同样的,你也凝视他,即使在无边的暗夜中,你也能看清脚下的路。   可许多人认为时光很长,于是随心所欲,忘记了低头行路,而迎来岁月尖锐的眼神。哪怕每天都走一点点,也好过在原地徘徊。   还有人
期刊
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组成要素比较多,包括写作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等,在众多能力中阅读能力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学生语文各方面能力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阅读与写作能力之间,更是一种相互依托、深刻影响的关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有限,所以学生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培养也受到一定局限,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视课外阅读策略的作用,通过大量、合理的课外阅读安排,培养
期刊
经典作品可以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富有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在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时,我特别注重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此文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的政治抱负。然后因势利导,结合作文训练,让学生写出自己对文章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期刊
作为语文老师,我有必要更有责任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于是,我加入了县级“高中语文课前口语训练实践研究”校本教研课题组。现将我的做法陈述如下:   一、制定活动名称   活动命名为“语文课前口语训练”。   二、制定活动规则   1.学生自由组合成活动小组,每天仅一组活动,科代表排出一学期的活动秩序表。   2.每天语文课前3~5分钟为活动时间。为不影响教学进度,原则上每次训练时间不能
期刊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开展质量,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加强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被新课改提倡,而且在课程实践当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为语文教学现代化提供有效保障,也可以在校园网络工程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语文教师要扭转角色,提高思想认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其为语文阅读教学服务。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语
期刊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教师从核心素养教育角度出发,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快速发展学生语言理解以及应用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情操、审美情感、逻辑思维、想象力等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夯实语言基础。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生活化策略,以期促进低年级小学生写话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挖掘生活元素,培养写话兴趣   任何科目知识都是立足于生活之上发展起来的,小学语
期刊
从《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阶段的目标定位来看,有几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重情感态度,把懂得为什么而作,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放在首位;二是重过程,强调观察、感受、积累写作素材,重视选材、构思、起草、加工修改等环节;三是提倡自主写作、减少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   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学生的个性化生活开展写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个人的
期刊
近年来,大淑村矿团委以“团旗红,企业兴”为目标,以“思想立团、实干铸团、固本兴团、创新强团、从严治团”为工作思路,找准出发点、把握着力点、创新结合点、抓住关键点、明确落脚点,在重点实施和推进共青团工作上做到以“团青+”精准发力,打造团建工作新格局。   一、以“团青+理论学习”为出发点,思想立团   该矿从理论学习的制度、态度、热度、深度和高度 “五个维度”着手,全面推进理论学习。建制度。坚持
期刊
课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想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仅仅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实现。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結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一、创设故事情境   要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含的感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跳出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回到课内。如《背影
期刊
绘本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包括两层深意:“绘”主要指图像,“本”则为文字,整体理解就是文字和图像融合的形式通过文字来诠释图像内容,借助图像生动呈现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绘本凭借自身的特点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创设读写结合的模式,可以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地不断提升。   一、绘本在小学语文低段读写活动中的重要性   写话教学是绘本应用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下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小学生年龄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