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不断”的用法考察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DaSh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现代汉语副词“不断”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经历由“不”和“断”两个分立的语言单位意义由实而虚发生变化,句法位置趋于稳定充当状语,形式不断融合凝结固化的演化过程。本文拟基于现代汉语共时平面对其进行语义分析和句法考察并探讨相关问题。
  关键词:不断 语义 句法
  现代汉语副词“不断”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经历由“不”和“断”两个分立的语言单位意义由实而虚发生变化,句法位置趋于稳定充当状语,形式不断融合凝结固化的演化过程。
  张谊生(2004)在时间副词的分类系统中列出“表频副词”类,根据所表频率的高低分为“高频”、“中频”、“低频”三大类,其中将“不断”、“不时”等词归入中频副词类,表示“某个事件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比较频繁地时断时续地出现、发生”。 本文拟基于现代汉语共时平面对“不断”进行语义分析和句法考察并与“不时”作一比较,语料来源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一.“不断”的语法意义
  副词“不断”是动词“不断”虚化不彻底的产物。现代汉语中副词“不断”的语法意义主要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连续出现,多用于正式文体中,既可以指不同的动作行为主体连续进行同一行为动作,形成S复 不断VP,也可以是同一主体以同一动作行为与不同的对象发生关系,形成S单 不断VP O复,如:
  (1)在热带地区,珊瑚繁殖迅速,生长快,老的不断死去,新的不断成长,骨骼也随之增添扩大。
  (2)到厂里后,许多不认识和没见过吴桂贤的人,不断拥到她住处,要见见她,有人出于政治需要,给她制造了许多谣言,她受到了伤害,又无法向人讲清,心情极为不安和痛苦。
  (3)为了摄影,邓伟几乎倾家荡产,他不断出卖自己的画作尚入不敷出,后来甚至卖了自己的书柜、床与书桌。
  (4)我国的金融界顺应社会的客观要求,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金融新业务,为社会和普通百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资金增值的途径与机会。
  例(1)、(2)属于前一种情况,即不同的动作行为主体连续进行同一行为动作,“不断”的语义指向前指。例(3)、(4)强调后一种情况,即同一主体以同一动作行为与不同的对象发生关系,“他”连续卖了自己的“画作、书柜、床与书桌”、“金融界”连续推出“各种各样的金融新业务”,“不断”的语义指向后指。
  二.“不断”的句法特征
  (一)“不断”所在句中,形容词作谓语中心没有动词作谓语中心的情况多,其中的形容词通常表动态,如:
  (5)尽管中国黄金市场刚起步两年,但市场规模明显扩大,投资品种不断丰富,市场参与者数量增加。
  (6)长安街作为北京的最主要“动脉”,伴随近几年经济腾飞的步伐,沿街不断亮起商厦的灯火。
  (二)“不断”所在句的主语既可以是有生命度的,也可以是无生命度的,如:
  (7)在通向金牌的道路上,他们不断用血汗谱写出一曲曲为油而战的壮歌。
  (8)大气严重污染,水的资源空前短缺,森林惨遭毁灭,可耕地不断减少,大批物种濒临灭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在危机之中。
  (三)“不断”表示动作行为情况的连续发生,没有明确的界限,一般不和数量成分共现,如:
  (9)一位学者说,在抗震方面,不会有永不失败的例证,人类的任务就是不断发现和纠正自己的失误,尽量减轻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害。
  (10)不过我相信,只要众志成城,我们将不断成长,为了我们的社会和共同居住的地球的美好未来,所有崇尚平等,热爱和平的人们,请加入我们的行列。
  (11)演出开始,舞台上不断突然冒出的升降台、传送带、机械手和灯光、音响更是给了观众很大的震撼与惊喜。
  (四)“不断”所修饰的谓词性成分一般没有音节限制,从单音节到双音节乃至多音节都在其修饰之列,单音节的通常是一些动作动词,如“说、笑、哭”等,如:
  (12)我去看《天下无贼》的时候,发现现场中的观众不断笑,好多我觉得不好笑的时候,大家也笑。
  (13)随着世界语的不断推广,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世界语作为国际辅助语的作用。
  (14)只见他不断地用力掷出飞镖,飞镖划着弧线,在坐满观众的席间上空快速地拐弯又飞回到演员的手中。
  (五)“不断”可以与动态助词“了、着”共现,一般不能出现“过”,如:
  (15)银河系除了环绕中心轴自转以外,这个庞大的整体又以每秒214千米的速度在宇宙中不断运动着。
  (16)通过对入选作品的广泛宣传,以及组织一系列展映、展播、展演和评介活动,不断扩大了“五个一工程”的社会影响力。
  三.“不断”与“不时”的共时比较
  副词“不断”和“不时”在现代汉语时间义场中都表“某个事件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比较频繁地时断时续地出现、发生”(张谊生2004),强调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基于此,本文将二者的使用作一简略比较。
  (一)副词“不断”所搭配的动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表示行为动作状态的变化,如“成长、减少、改进、降低、增加、膨胀、收缩”等,另一类多为动作动词,如“笑、说、掷”等,副词“不时”一般不能与第一类动词共现,可以与动作动词搭配。这与二者的语义侧重点有关,“不断”强调“连续性”,既可以表示行为动作在时间轴上的持续,也可以表动作行为的重复,而“不时”重在“重复性”,不含持续义,就参构成分的语源义来说,“断”的直观性与“时”相比更为显著,如:
  (17)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随着身体结构的不断(*不时)完善,大脑的重量也在不断(*不时)增加,智能也在不断(*不时)发展。
  (18)人们分列机场路两侧,手举“欢迎考察团访问埃及”的横幅,并不断挥舞着申办图标。汽车司机也不时鸣笛以助声势。
  例(17)中的“不断”表示情况持续进行發展,如果用“不时”来替代,语义难以相容。例(18)中“不断”和“不时”共现,“不断”强调“挥舞”这个动作的连续出现,描写性较强,“不时”表示“汽车司机”在单位时间内重复多次“鸣笛”,其中间隔的时间较短。
  (二)“不断”和“不时”都表频次的发生,体现了说话人对动作行为性质的“量”的评价,不同的是“不断”在表量的同时隐含由量而及质的程度的变化,“不时”一般不含隐含义,如:
  (19)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扬弃,始终维持自己独立的见解,保持超然的态度,这就是马尔罗“行动”的特色。
  (20)只有生产不断地增加,不断地扩大,才能逐步地克服我们人民的贫困,才能巩固我们革命的胜利,才能有我们将来的幸福。
  例(19)连用三个“不断”,从“追求”、“思考”到“扬弃”,构成级差,程度逐步加深。例(20)中,“生产不断地增加”是就数量而言,“不断地扩大”从数量拓展到规模,范围更为广泛,正好与后文的克服贫困、巩固革命胜利,获得将来的幸福相呼应。
  (三)“不断”的使用不限于语体,口语和书面语均可,“不时”多用于书面语体中,口语中常说成“时不时”。
  (21)但是星辰遍布天空,时隐时现,夜空中不时有流星划过,这些都带给人们一种神秘的感觉。
  (22)基于此,政府刚刚杀下来的物价再度上涨,消费者不满意,而经营者却神气十足,时不时就甩出一句话:“税收制度改革了”!
  参考文献
  [1]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邹海清.频率副词“时时”与“不时”的语义区别[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4).
  (作者单位:上海电机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以诗歌《春天,遂想起》教学为例,尝试通过注重诵读和情境,兼顾“大境界”和“小细节”,联系生活和生命的个性化写作,以及改编和排演等手段,让中职单招男生爱上女性化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普遍难题,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单招男生 女性化经典 学习兴趣  十年的单招语文教学经历让笔者深感单招男生是语文学习的弱势群体,在平时交流中体会到大多单招教师亦有同感。在造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距离”可以太过,可以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这个道理可以拿一个浅例来说明。  王渔洋的《秋柳诗》中有两句说:“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在不知这诗的历史的人看来,这两句诗是漫无意义的,这就是说,它的距离人远,
丹麥作家福劳德·欧尔森的小说《龙抬头》中文版新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日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作家福劳德不远万里,从丹麦来到北京参加会议。福劳德·欧尔森出生于1950年,丹麦犯罪小说和纪实小说作家。2008年至2013年,他被派到在北京的丹麦驻华大使馆工作,作为北欧国家在中国的警务联络官,负责与中国警方和海关部门合作处理跨境犯罪。在担任警察职务之余,福劳德·欧尔森基于他多年的跨国工作经历开始进行文学
水韻江苏
期刊
江苏省各地中考试卷的最后三道大题中,总有一道函数综合题.而初中阶段对函数的考查常常侧重于函数的图像及其增减性,特别是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对称轴的两侧有着相反的增减性,并以顶点为“拐点”.如果忽略这种隐含性质,常常会出现一些“想当然”的错误.下面就结合2017年南京中考卷第26题,给出思路解析,并反思易错点.  (作者单位:江蘇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宋晓杰是诗人,创作出很多的诗歌,散文是创作的另一个主脉。读她的散文《依波表:光阴的故事》,从母亲送的第一块表,到后来戴过的几块表,在人生中不过是小经历,细琢磨后发现,其实是对生命历程的剖析。读宋晓杰的散文感到震动,不是写的故事多么惊天感人,在看似随意的生活中,表现其敏感和锋芒。她非常镇静、不慌不忙地叙述,不是闲情,注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将人性凸现出来。  作品的语言平实,没有浪漫的诗意,诗人表面上心
在1988年发表的《古典爱情》中,余华以“戏仿”的方式将中国古代小说中“书生/小姐”的爱情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余华固然是在表达世事无常的悲凉与残酷,但同时也确乎表明了“古典爱情”的不合时宜。仅仅约三十年后,余华拆解“古典爱情”时代的爱情模式也成了“古典”:深爱一个人,不求结果,不求回报。在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人持这样“古老”的爱情观,恐怕是会被新新人类耻笑的。金仁顺的《纪念我的朋友金枝》讲述的就是
空气中混杂着泥土与朝露的气息,甜丝丝地扑面而来,春天便在这浓郁的芳香中悄然而至。爸爸大踏步地走在前面,今天他要带我去他帮扶的村子看一看。  爸爸是一名街道工作者,自从中央提出乡村振兴的决议后,他就像一株兰草,扎根在了村庄。开始时他每次回家都愁眉不展。我听妈妈说,爸爸说梦话都是:“唉,如何改变呢?怎么发展呢?真愁人啊!”后来爸爸似乎找到了方向,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回来都是两脚泥,一身土。我们都
出生于1942年的丹麦作家尼尔斯·休乌于近日出版了小说《塞林格的信》,而实际上,他的确曾和J.D.塞林格有过书信往来。这些私人通信给予了他灵感和创作的素材,在书中,主角丹·莫勒是一名不成功的作家,然而却有人登门造访,要收购他和J.D.塞林格的信件。或许,丹·莫勒应该亲自去一趟美国,征求一下塞林格本人的意见。评论认为,《塞林格的信》有趣而智慧,在书的末尾,塞林格让丹·莫勒真正地了解了自己,丹·莫勒也
内容摘要: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体系和自由融合的角度分析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本文认为“心即理”主要成就在“立言”本文认为这个理主要是指一种抽象的原则。即每个人心中有理,本性如此。“理”本来自由,即每个人按照心中的理,尽性而为就是自由。“致良知”主要成就是“立德”,每个人都有良知,只是在体系中迷失而已。所以每个人应该立志改过,学做好人。“知行合一”主要是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