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轻工业学校自2011年以来,紧紧抓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探索适合中职学生发展的实训教学模式。学校发挥了与企业相互依存、密切合作的优势作用,研究构建了校内、校外实训相互融合的 “‘四岗’一体的工学交替实训教学模式”。
一、研究缘起
轻工业学校原属行业办学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三年的学制中,采用“2+1”(即前两年集中在校学习、实训,后一年去企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由于学生前两年集中在校学习,到第三年顶岗实习自主实践时,一些弊端便突显出来:
一是学习、实训和实习脱节。学生由于前两年集中在校学习的时间过长,学习和实践脱节。第三年顶岗实习滞后,部分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难以再“回炉”解决。走上工作岗位后,显得无所适从,就业能力差,就业稳定率不高,缺乏发展的后劲与潜力。
二是教师教学和企业实际脱节。老师们在前两年中很少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缺少和企业的互动交流,不能及时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工艺、方法引入课堂,做、学、教严重脱节。难以保证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的同步,无法实现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三是课程、教材和企业生产脱节。专业教材多年未变,内容过时,结合实训和企业实际的校本教材十分欠缺。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方法进不了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结果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头雾水,无所适从,还得重新学起。
二、“工学交替”概念内涵
“工学交替”是指在以人为本,就业导向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合格的职业能力为基本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的形成特点,组织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的学习场合,分别在课堂与车间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交替完成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的过程。
三、模式构建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我校打破了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的教学、实训惯例,采用前两年“四岗”实训(即识岗实训——预岗实训——上岗实训——顶岗实训)交替运用的实训教学新模式,通过两年的实习实训,学生基本能胜任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第三年就能达到顶岗实习的理想效果。这个实训教学模式我们把它分为“看、试、练、干”四个操作步骤。
看—“识岗”实训:学生亲自走入未来就业岗位去“看”。“识岗”是最基本的实训过程。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还没有接触专业知识之前,通过一个星期的耳闻目睹,认识所学专业的未来就业岗位,感受岗位氛围。使学生熟悉、了解和热爱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帮助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
试—“预岗”实训:“预岗”是学生第一次体验所学专业的实际岗位,亲自尝“试”实践工作。时间在第二学期,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学生尝试和体验本专业岗位的具体工作流程,初步熟悉工作岗位并进行实践预习。使学生明确本专业的岗位技能目标和今后学习的方向。培养学生热爱岗位,勤奋学习,勇于钻研的良好职业素养。
练—“上岗”实训:学生在“试”的基础上,亲自上岗操“练”。以开发岗位能力为目的。进一步掌握本专业核心基础知识和岗位核心能力。时间在第三学期,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这个阶段,主要检验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通过一个月的上岗实习锻炼,使学生对职业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掌握了相应的岗位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吃苦耐劳精神。
干—“顶岗”实训: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预就业单位,承担工作任务,顶岗实“干”。时间为整个第四学期四个月的时间。学生结合就业方向,在相应的岗位“顶岗”实训。将实训和就业融为一体,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痕“对接”。最终实现学生定岗就业的目标。
四、实践探索
(一)成立课题研究组
组 长:刘宇新
副组长:霍淑娟
组 员:钱世庄 历宁宁 高 磊 叶禹彤 王 崇
各专业负责人和班主任
(二)建模理论论证
组织学校教师进行多次的研究和探讨。科研处的全体教师,通过查阅资料,深入调研,反复推敲,从理论层面进行论证,构建了“四岗”一体的工学交替实训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三)专业实践探索
组织实训处和教务处的全体教师,研究制定实训方案,以学前专业、汽修专业、汽车营销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编制工学交替学习实践手册、学生教学活动设计手册、实训指导教师实训报告等手册,全面开展“四岗”一体的工学交替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仅以学前教育专业2012秋季班为例:
1、“识岗”阶段
12级秋季班学前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学期2012年9月24日—28日,利用一个的星期时间,完成“看”——“识岗”
实训的任务。学生分别在吉林市春芽鸿博幼儿园、吉林市天之娇子幼儿园、吉林市庆丰早教幼儿园、吉林市东方早教幼儿园、吉林市222医院幼儿园和吉林市大苹果幼儿园进行“识岗”学习和实训。
2、“预岗”阶段
第二学期2013年4月1日—12日,学生利用两星期的时间,完成“试”——“预岗”实训的任务。学生分别在吉林市春芽万达幼儿园、吉林市东华小学幼儿园和吉林市大苹果幼儿园进行“预岗”实训。学生通过入园实践,尝“试”和体验一天的幼教工作,实践幼儿园的一日常规管理。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观摩有经验幼师的课堂教学。
学生回校后,学校切合实际地进行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教育的职业素养教育。同时结合实训实际,完成一节教学活动的设计。
3、“上岗”阶段
第三学期2013年10月14日—11月8日,学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练”——“上岗”实训的任务。学生分别在长春小艺术家幼儿园、长春启明星幼儿园、吉林市东华小学幼儿园和吉林市大苹果幼儿园进行“上岗”实训。
4、“顶岗”阶段
在第四学期2013年3月3日—6月6日,学生利用四个月的时间,完成 “干”——“顶岗”实习任务。学生分别在吉林市鸿博中海幼儿园、吉林市绿地幼儿园、吉林市东华小学幼儿园和吉林市大苹果幼儿园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结合就业方向,在相应的岗位“顶岗”实训。通过四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以“准幼师”的身份“顶岗”实干,扎实有效、熟练地掌握了幼儿教师的全部专业技能,从而达到胜任岗位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定岗就业的目标。
学生回校后,学校召开“顶岗”实习总结大会。全面总结学生四个月的学习工作情况。进一步进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的重点是敬业与诚信。
一、研究缘起
轻工业学校原属行业办学的中等职业学校。在三年的学制中,采用“2+1”(即前两年集中在校学习、实训,后一年去企业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由于学生前两年集中在校学习,到第三年顶岗实习自主实践时,一些弊端便突显出来:
一是学习、实训和实习脱节。学生由于前两年集中在校学习的时间过长,学习和实践脱节。第三年顶岗实习滞后,部分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难以再“回炉”解决。走上工作岗位后,显得无所适从,就业能力差,就业稳定率不高,缺乏发展的后劲与潜力。
二是教师教学和企业实际脱节。老师们在前两年中很少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缺少和企业的互动交流,不能及时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工艺、方法引入课堂,做、学、教严重脱节。难以保证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的同步,无法实现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
三是课程、教材和企业生产脱节。专业教材多年未变,内容过时,结合实训和企业实际的校本教材十分欠缺。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方法进不了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结果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头雾水,无所适从,还得重新学起。
二、“工学交替”概念内涵
“工学交替”是指在以人为本,就业导向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合格的职业能力为基本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的形成特点,组织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的学习场合,分别在课堂与车间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交替完成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的过程。
三、模式构建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我校打破了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的教学、实训惯例,采用前两年“四岗”实训(即识岗实训——预岗实训——上岗实训——顶岗实训)交替运用的实训教学新模式,通过两年的实习实训,学生基本能胜任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第三年就能达到顶岗实习的理想效果。这个实训教学模式我们把它分为“看、试、练、干”四个操作步骤。
看—“识岗”实训:学生亲自走入未来就业岗位去“看”。“识岗”是最基本的实训过程。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还没有接触专业知识之前,通过一个星期的耳闻目睹,认识所学专业的未来就业岗位,感受岗位氛围。使学生熟悉、了解和热爱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帮助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
试—“预岗”实训:“预岗”是学生第一次体验所学专业的实际岗位,亲自尝“试”实践工作。时间在第二学期,利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学生尝试和体验本专业岗位的具体工作流程,初步熟悉工作岗位并进行实践预习。使学生明确本专业的岗位技能目标和今后学习的方向。培养学生热爱岗位,勤奋学习,勇于钻研的良好职业素养。
练—“上岗”实训:学生在“试”的基础上,亲自上岗操“练”。以开发岗位能力为目的。进一步掌握本专业核心基础知识和岗位核心能力。时间在第三学期,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这个阶段,主要检验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通过一个月的上岗实习锻炼,使学生对职业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掌握了相应的岗位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吃苦耐劳精神。
干—“顶岗”实训: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入预就业单位,承担工作任务,顶岗实“干”。时间为整个第四学期四个月的时间。学生结合就业方向,在相应的岗位“顶岗”实训。将实训和就业融为一体,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痕“对接”。最终实现学生定岗就业的目标。
四、实践探索
(一)成立课题研究组
组 长:刘宇新
副组长:霍淑娟
组 员:钱世庄 历宁宁 高 磊 叶禹彤 王 崇
各专业负责人和班主任
(二)建模理论论证
组织学校教师进行多次的研究和探讨。科研处的全体教师,通过查阅资料,深入调研,反复推敲,从理论层面进行论证,构建了“四岗”一体的工学交替实训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三)专业实践探索
组织实训处和教务处的全体教师,研究制定实训方案,以学前专业、汽修专业、汽车营销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编制工学交替学习实践手册、学生教学活动设计手册、实训指导教师实训报告等手册,全面开展“四岗”一体的工学交替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仅以学前教育专业2012秋季班为例:
1、“识岗”阶段
12级秋季班学前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学期2012年9月24日—28日,利用一个的星期时间,完成“看”——“识岗”
实训的任务。学生分别在吉林市春芽鸿博幼儿园、吉林市天之娇子幼儿园、吉林市庆丰早教幼儿园、吉林市东方早教幼儿园、吉林市222医院幼儿园和吉林市大苹果幼儿园进行“识岗”学习和实训。
2、“预岗”阶段
第二学期2013年4月1日—12日,学生利用两星期的时间,完成“试”——“预岗”实训的任务。学生分别在吉林市春芽万达幼儿园、吉林市东华小学幼儿园和吉林市大苹果幼儿园进行“预岗”实训。学生通过入园实践,尝“试”和体验一天的幼教工作,实践幼儿园的一日常规管理。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观摩有经验幼师的课堂教学。
学生回校后,学校切合实际地进行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教育的职业素养教育。同时结合实训实际,完成一节教学活动的设计。
3、“上岗”阶段
第三学期2013年10月14日—11月8日,学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练”——“上岗”实训的任务。学生分别在长春小艺术家幼儿园、长春启明星幼儿园、吉林市东华小学幼儿园和吉林市大苹果幼儿园进行“上岗”实训。
4、“顶岗”阶段
在第四学期2013年3月3日—6月6日,学生利用四个月的时间,完成 “干”——“顶岗”实习任务。学生分别在吉林市鸿博中海幼儿园、吉林市绿地幼儿园、吉林市东华小学幼儿园和吉林市大苹果幼儿园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结合就业方向,在相应的岗位“顶岗”实训。通过四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以“准幼师”的身份“顶岗”实干,扎实有效、熟练地掌握了幼儿教师的全部专业技能,从而达到胜任岗位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定岗就业的目标。
学生回校后,学校召开“顶岗”实习总结大会。全面总结学生四个月的学习工作情况。进一步进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让学生明确:职业道德的重点是敬业与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