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医学专业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uibu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开展是医学教育改革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医学学生中开展科创计划有其有利因素,但同时也存在时间局限、项目复杂、学生自身问题等现实困难。作者实验室根据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在大学生科创项目中对学生进行了专业指导、团结协作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保证了大学生科创项目的有效开展,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等院校 医学专业 科技创新项目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47-03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近年来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1]。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符合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2-3],是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顺应大学生自我成长与进步的必然要求。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其未来服务与研究的对象是患者及健康人群的生命健康[4],是故在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中个人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作用十分重要。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医学类科创计划实施的特点,我们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及思考,目的在于更有效的协助学生完成科创项目的构思、规划、申请、设计及实施,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并吸引更多有志于医学专业科技创新研究的学生加入到研究队伍中。
  1 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有利因素
  上至国家层面、下至高校层面都非常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5-6],为此教育部设立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山东省设立了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7-8],山东大学每年对于校级科创计划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政府及学校的举措为大学生科创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定的保障,并期望大学生通过参与科创实验等实践活动,充分接触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国家及地方的经济社会健康提供智力支持。高等院校是我国科研創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科创计划的孵化器,是大学生科创计划完成的重要场所。山东大学拥有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畸形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耳鼻喉科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再者我们药理学系配备有完善的细胞培养室、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拥有全自动酶标仪、荧光实时定量PCR仪、冰冻切片机和显微荧光成像等系统,并建设有符合国家新药研究各项要求的动物实验室。这些就为学生参与医学类科创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制度上,我们的实验室对医学相关类专业大学生开放并建立了相应激励、支持措施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了教师及实验辅助人员在学生科创项目应有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从制度上保障了大学生科创项目的开展;另外,大学生朝气蓬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取心、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期望通过科创项目的参与提升个人能力,服务经济社会,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实践中发现我校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科创项目热情高,思维清晰,行为理智,知识系统,工作踏实,这就为科创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最有力的内核。总之,该校为医学类大学生科创项目在政策、资金、设施、制度、人员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其顺利开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在2015年,山东大学医学院共获得11项国家级、39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资助,参与学生167人,获得资助基金18.8万元。
  2 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科创项目的现实困难
  2.1 时间的局限对项目实施的挑战
  众所周知,医学类专业普遍学制长学习任务重。相比较其他专业,医学生课程总数多达50门左右,总学时更是高达4000左右[9]。这样一来,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课程学习占据了工作日绝大多数的时间,课下医学基础知识及技能练习又会占据较多时间,是故平日空余时间稀缺。周日学生难免有业余生活安排,尽管有许多学生将周末时间用于安排文献调研及实验研究,却常常遇到指导教师的休息时间。医学类创新项目有其特殊性,对实验时间要求往往苛刻。时间上的局限就成为医学大学生科创项目开展必然遇到的难题。
  2.2 项目复杂对项目实施的挑战
  生物医学类科研项目一般实验周期都很长,对操作者知识、技能要求颇高,实验难度较大。如果学生没有浓厚的兴趣及坚韧的耐力,创新项目的开展及进行必然遇到挑战。以我们实验室吴艳梅同学承担的山东大学科创项目“川芎嗪衍生物CXC195通过GSK3β信号通路对6-OHDA所致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例,这个项目包括在体动物实验和离体细胞实验两大部分。动物实验首先要通过小鼠纹状体部位脑立体定位注射6-OHDA制备动物模型,继之每天采取腹腔注射方式给药CXC195,等到7 d和14 d两个时间点分别麻醉动物留取标本,留取的样本再检测各种指标。而细胞实验则要求同学能无菌培养SH-SY5Y细胞,并利用6-OHDA进行刺激,最后完成相关指标的检测。整个课题涉及大量相关实验技术,学生掌握这些技术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因为模型、仪器、操作及各种不确定因素常常导致实验反复,如果项目完全交给吴艳梅一位同学来做,实验强度及难度均比较大,对其自信、毅力均是挑战,一旦实验失败,容易使得学生心理受挫导致放弃。科创项目开展中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项目申请热情高,实施过程中途退却现象存在,甚至项目流产出现,无疑项目的复杂性成为学生科创项目实施的拦路虎。
  2.3 学生个性对项目实施的挑战
  科创项目在设计及实施过程中,主要的参与者是学生。学生或出于功利、或出于兴趣、或出于从众,项目在设计实施中,学生参与的原因不尽一致。另外,生物医学类的实验都是探索性质的,需要根据已有研究结果,预期实验结果,并实验设计及开展发现、证实新问题,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特别多。对于科研比较陌生且实践较少的本科生,实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得出五花八门的结果。现在90后的大学生独立自理能力较差,耐挫能力较弱,自主安排能力薄弱,在实验中遇到搞不懂的问题时容易导致积极性降低,目标易动摇以至不能坚持目标。   3 医学专业学生参与科创项目困难的对策
  3.1 专业指导,解项目层层疑惑
  多数大学生对科创活动感兴趣,希望参与科创项目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但是常常受到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科技创新项目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科研实验更是有一定难度,老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积极的引导对于项目的实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我们实验室王帅帅同学为例,其在大一下学期主动联系老师,表达了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创项目的想法。我们接收她来到实验室,作为一张科研白纸,我们首先对她进行实验室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安排她跟着老师见习实验,见习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师示范、学生实践、教师点拨。之后,大一整个暑假王帅帅一直在实验室实践,并把自己见习的内容消化为自己的本领。以蛋白印迹实验为例,需要组织裂解,蛋白定量,配胶跑胶,转膜,孵育抗体,显影出结果等一系列过程。期间,曾经出现多种问题,但是老师均能及时答疑或者启发其自己找出问题所在。假设此时没有适时的指导,同学非常容易陷入困境,甚者严重打击其参与科创的信心及积极性。在我们实验室,大学生从科创项目的选题、申报到项目的实施,都有老师精心的指导。这样可以帮助同学更好的确立研究方向,得到项目资助,并保证科创项目顺利开展。
  3.2 循循善诱,育学生创新能力
  循规蹈矩者为匠,锐意创新者为家。医学生毕业后要担负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病人个体差异比较大,且疾病的进程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他们不能墨守成规,必须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临床医生在一线工作中比基础科研人员更容易发现问题,如果有锐意创新的能力,更容易解决问题,对患者的治疗和疾病的研究意义重大。所以在大学期间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非常必要。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激发其潜能和提供有利于创新思维萌芽的沃土。针对生物医学类探索性质的实验,我们实验室要求同学自己每次实验结果都要认真分析它的意义,对我们后续实验有怎样的指导作用,同学应该去查阅哪些文献,下一步实验应该怎么做。培养同学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意提高其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本领。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我们老师要引导其循序渐进拓展专业知识,帮助同学树立科技创新意识,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3 团队协作,解时间困局
  针对医学类大学生课余时间少、创新实验周期长难度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课题组目前有吴艳梅、王帅帅和徐瑶三位同学参与科创。在平时的上课时间,三个人根据自己的课表合理统筹,把三个人的课余时间串在一起,共同做一个实验。三位同学很好的做到了协商合作,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比如一个蛋白印迹实验,吴艳梅利用周一的空闲完成组织裂解,蛋白定量;王帅帅在周二配胶跑胶,转膜,孵育抗体;徐瑶周三下了课可以显影。同样吴艳梅同学的科创项目“川芎嗪衍生物CXC195通过GSK3β信号通路对6-OHDA所致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也是三位同学很好地利用分工合作,由吴艳梅负责动物实验给药取样工作及后续免疫组化染色,徐瑶同学负责蛋白检测,王帅帅同学培养细胞供后续使用。当然,其他两位同学的项目也需要吴艳梅同学协助完成。团队合作是大学生科创中非常重要保障,对于医学类的科创实验的现实意义更为突出。团队合作化解了医学类学生科创项目实施中时间的局限,同时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职业能力,助力其未来职业的发展。
  4 结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极其重要的保障,是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重要的智力支持。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服务不仅是个人生老病死的问题,更关联着人民对政府的执政满意度及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教授事实有什么用?事实过不了多久就变得过时了;教授技术有什么用,技术也很快过时了……尝试去创造一种崭新的人——他能随机应变,能以变化为乐,能即席创造,能满怀信心、力量和勇气去对付他生命之中的突发事件[10]。”正如马斯洛所言,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未来的临床服务能力,有助于学生增强在探索生命本质、揭示疾病发生机理、创新治疗方案、发现新型药物等领域的科研能力,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在医学专业大学生科创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国家及学校有关政策,教师参与到学生科创项目的设计、申请、实施、指导、监督各环节,保证了大学生科创项目的有效开展,充分锻炼了学生全方面的能力,收到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
  [2] 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20-28,73.
  [3] 中国生产力学会课题组,郑新立,高铁生,等.“十三五”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5(14):43-52.
  [4] 林思恩,黄健萍.论新时期医学生悲悯意识的培养[J].中外医疗,2009(18):131-132.
  [5] 佚名.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奋斗,2015(12):12-13.
  [6] 刘延东.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EB/OL].中国教育报,2015-10-26.http://epub.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CJYB201510260013&DbName=CCND2015.
  [7] 高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6):158-160,163.
  [8] 王海良,任权昌,喻洋,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
  划项目”实施体会及感想[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216
  -217.
  [9] 杨勇,乔学斌.医学生特点及辅导员工作对策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9):77-78,88.
  [10] 吕朝.另一种教育——简析马斯洛的内在教育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4):7-9.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出纳米LiZn铁氧体.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晶相和粒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随粒径D的变化.发现样品的σs随粒径D的增大而增大
该文通过具体计算探讨两台并列变压器所带负荷大小对总功率损耗的影响,指出通过电气运行人员的运行调整,使两台并列变压器的负荷率尽量相近,以达到两台变压器的总功率损耗最
为了提高细纱工序成纱质量,介绍了胶辊的选型原则和制作工艺,通过对邵尔A硬度70度、75度、80度胶辊以及NFX9865型免处理胶辊纺涤粘S捻品种纱成纱质量进行对比,说明NFX9865型
本发明涉及具有大磁熵变的稀土-铁基化合物磁致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通式为:La1-xRx(Fe1-yMy)13-xSi2X6,其中:R为一种以上稀土元素及组合;M为一种以上Al、Co、Ga等及组合:X
本发明涉及用软磁复合材料制造的电机电器,它的导磁构件由软磁复合材料制成。软磁复合材料的原料为纯铁粉、绝缘剂、润滑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纯铁粉80~90%,绝缘剂5~13%、润滑剂3~7%
我公司GA782型剑杆提花织机慢速寻纬机构中慢速传动采用HY630型电磁离合器组件。该离合器组件为摩擦盘式离合器,主要由静摩擦盘、动摩擦盘和电磁线圈三个部件组成。静摩擦盘固
钕铁硼磁性材料为铁基合金,在生产过程中工序间防锈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所使用的防锈产品大致为油性和水性两种,其中油性防锈剂使材料表面滑腻,去除困难,给下道工序加工带来不便,现
为得到Zn含量不同时NiZn铁氧体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用氧化物法制备了NiZn铁氧体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材料起始磁导率、功耗、饱和磁感应强度和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
晚清以降,现代意义上的“词学”开始建立,词之起源、声律以及词作品评、词史建构等方面都出现过许多极有创获的论著,词学研究相对热门的态势可以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然而,当我们
何华辉,男,1935年生,广东中山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微波磁学、光磁学、吸波材料与抗电磁干扰、磁性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纳米材料的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