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的艺术风格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0703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亨利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其成长和写作的时期正处于美国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当时,美国国内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城镇人口占美国总人口数一半还多。在欧·亨利的小说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社会的场景:不仅有繁华的街道,也存在着冷清的巷道;不仅有金碧辉煌的豪宅,也存在着家徒四壁的出租房;不仅有飞黄腾达的企业老板,也存在着忙忙碌碌的工薪阶层以及困苦潦倒的青年人……小说里真实地反映了纽约经济迅速发展下的城市场景,不仅描述了蓬勃发展背后的千奇百怪事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员凄凉并带有希望的日常生活。
  欧·亨利丰富的人生经历为其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欧·亨利的成长生涯中,他做过药剂师、牧人、银行职员;不仅进过牢房,也做过逃犯,与此同时在逃跑生涯中当过苦力、骗子,还结识了一帮兄弟,在欧·亨利的成长历程中既经历了荣华富贵,也感受到了贫穷潦倒,一生之中充满了曲折离奇的故事,这也为欧·亨利小说的优秀创作奠定了基础。欧·亨利的作品往往结构设计巧妙,思维缜密,语言描述幽默有趣,小说结尾成为了全文的点睛之笔,让读者在惊讶的同时又被其巧妙的布置所折服。欧·亨利被评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是美国的短篇小说之父,他和他的作品被评为“美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以此为例,探讨了欧·亨利作品
  的艺术风格。
  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节
  欧·亨利在作品创作中通过对情景巧妙安排来衬托与现实生活的反差,给读者情理之中的情感传达,同时也感到意料之外,悲喜交加、回味无穷。非常巧妙地将故事中的偶然事件和必然结果结合到一起,给人非常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读者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又不得不感叹它的合理性。为此,本文从情节设置出人意料与细节之处设置伏笔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以便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欧·亨利的艺术风格。
  (一)情节设置出人意料
  苏比原本是一个拥有母爱、友情,有远大抱负的有志青年,在成为流浪汉以后,为了能够在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安身之所,想尽了各种办法来制造违法犯罪的事情,希望能够被关进监狱,以此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然而,这么简单的想法依然没能实现,经历六次不懈尝试,他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作恶来吸引警察的注意力,但是最终都因为各种缘由、巧合而没能如愿,让常人看来都避而远之的监狱在苏比心里却变成了遥不可及。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放弃的苏比无奈地站在街道上,认真倾听着教堂里传来的优美赞美诗,回忆起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幸福生活,并立志要站起来重新来过,这时却无缘无故地被警察给带走了,判了三个月的监禁。
  小说的整体写作风格风趣幽默,能够很好地让读者沉浸在喜剧的气氛中,同时对作品中的腐败、荒唐的事情进行反思。苏比在以一个流浪汉的身份思考过冬问题时,却屡遭碰壁而不得如愿,在苏比放弃时倾听着教堂传来的优美诗歌,立志要重新做人时,却又“如愿以偿”地被抓进了监狱,真实地揭露了美国警察不分是非、黑白的执法情况,这也是对美国底层劳苦人民凄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故事情感幽默好笑,却又让人无法发笑,故事的结尾给人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印象,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当读者在顺着作品的思路鉴赏时,想象着必然出现的结果时,欧·亨利会在结尾部分话锋一转,让人感到猝不及防,因为这样的结局在小说情节设置上留有预示,也让读者感到也是情理之中的。
  (二)细节之处设置伏笔
  在小说的整体布局与细节处理上,《警察与赞美诗》也反映出细节之处有伏笔、跌宕起伏、出人意料的情节布局。作品中反转的情节要让阅读者感到符合逻辑,这就需要对小说写作中的细节部分设置伏笔,它是欧·亨利小说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作品的开始部分对苏比的以往生活进行简单的讲解,为苏比进监狱过冬做铺垫。在苏比倾听着教堂里的优美诗歌,想放弃现有生活、重新做人时,小说对苏比心理變化的描写与开始部分遥相呼应,使得看似平常的开局叙述变得回味无穷。读者开始反思这么一个优秀的青年最后怎么获得了这样的结局,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制度导致的。再如,苏比扮成疯子在警察眼前骚扰一个妇女,认为这样做一定能够被抓进监狱,事实是骚扰的那位妇女是一位娼妓,尽管事情的结局出现了大反转,但是细节之处设置了许多伏笔,让人又觉得情理之中。
  二、“带笑的眼泪”
  曾经身处在社会底层的欧·亨利对底层人民格外地关注,寻找他们心灵深处的想法。作品中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描绘都包含了作者对这类人群的同情,并将底层人民的喜怒哀乐通过小说记录下来。正是由于欧·亨利对底层人民真实的描绘,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变态。欧·亨利在对劳苦人民的凄惨生活进行描述时,在悲哀之中掺杂着幽默,以喜写悲,这样的艺术风格看似风趣,实则辛酸。
  对《警察与赞美诗》进行通篇阅读后,读者可以发现,小说是幽默的:破坏房屋窗户希望被捕,却被认为是旁观者;胆大包天,骚扰妇女,可是妇女是个娼妓,被警察看作是一对;窃取别人雨伞,没想到该伞主人也是从别人那里窃取来的……这一件件反转的剧情让人哈哈大笑。在嘲笑的同时,读者不禁开始反思美国的法律是如何的是非颠倒。
  在欧·亨利的作品中,幽默风趣是其主体思想,不仅能够从场景的描述上可以看出,在写作风格上也能清晰感受到。作品中的幽默风格是对底层劳苦大众心灵的慰藉,与读者的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使人体会到生活的本质。
  在写作手法上,欧·亨利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技巧烘托出幽默风趣的效果。
  (一)比喻恰到好处
  小说一开始就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语言幽默风趣。
  当大雁在夜空中高鸣,当没有海貂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当苏比睡在公园的长椅上辗转反侧时,种种迹象表明寒冷冬天就要来了。一张凋零的树叶飘落在了苏比的腿上,这是杰克·弗罗斯特的名片,每当冬天到来之时总会和苏比打个招呼,他伫立在麦迪逊广场的十字路口将名片递给了“露天公寓”的管理员,比便于房客能够准备充足。
  小说开篇,欧·亨利通过“当大雁在夜空中高鸣,当没有海貂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当苏比睡在公园的长椅上辗转反侧时”来烘托苏比的困难处境,麦迪逊广场、名片以及露天公寓这些比喻显得非常幽默风趣。当作品中假象的喜悦情绪遇到无情的现实时,这更能体现苏比的困苦,让读者感受到悲上加悲、苦上加苦,将幽默手法带来的艺术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中的比喻都来源于生活,通俗而又有内涵,将事物的本质属性表现得通彻清晰。
  (二)形象精准的遣词造句
  苏比不断地违法犯罪,警察却无动于衷。在骚扰了妇女后,仍然没有如愿以偿地进入监狱,苏比的心情糟糕透了,“命中注定,无法挣脱自由的厄运了”。在这些语言描述中,欧·亨利将相对立的“自由”和“厄运”两个词放到了一起,很明显苏比非常不情愿拥有这个“代表着死亡”的自由。另外,在对故事中“警察”进行特征描绘时,小说以苏比作为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三个月不用愁吃愁喝,还有一帮兄弟左右相伴,不再受到“蓝制服”们的打压;苏比呆呆地站立在那里,双手放在兜里,看见了那颗黄铜纽扣,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小说运用“蓝制服”“黄铜纽扣”来反映出“警察”这一特定的角色,语言表达显得妙不可言。欧·亨利运用形象精准的遣词造句来实现故事情节的构造、人物性格的表达、文章思想的阐述。这样的遣词造句衬托出幽默风趣的效果,同时对底层人民凄凉生活的同情、警察无所作为的嘲讽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经典短篇小说作品之一,小说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出人意料的剧情反转、生动形象的幽默表达,将欧·亨利独特的艺术风格显现出来,传达出了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感悟。“欧·亨利艺术”在世界文学界独树一帜,是值得广为流传的珍贵艺术。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陈砚(1988-),女,四川万源人,本科,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白居易作为中唐时期的伟大诗人,保留下来的诗歌数量较多。通过对白居易诗歌中有关服制颜色“青、绯、紫”的讨论,人们可以发现,这些官服颜色展现出白居易的仕途生涯,同时服饰颜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官位品级的一种象征,对于后人研究唐代官服制度来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旧唐书·舆服制》记载:“车有舆辂之别,服有裘冕之差。”从“礼”出现开始,服饰就成为象征社会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以官服颜色来区分身份等
期刊
蒲松龄耗尽毕生精力著成了《聊斋志异》,其中多篇写到了“弃文从商”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作者的主观因素与社会的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人在投身商海后,仍保持好学本色、恪守纲常、善于经营,将科举梦寄托于后代。书中多次出现的“弃文从商”现象是作者有意为之,此类情节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集的代表,倾注了蒲松龄毕生的心血。它以真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为基础,融入大胆的夸张与
期刊
不同的地域文化会孕育出作家不同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每一个作家创作都与自己成长的地域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田耳的小说创作中,文学作品和地域文化水乳交融,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他营造了“佴城”这个艺术世界,让形形色色的底层人在佴城的世界里演绎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佴城是湘西的化身,湘西是田耳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田耳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都与湘西息息相关,湘西文化潜移默化地延伸到他的骨髓。田耳用自己细
期刊
《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作的一部社会问题剧,它真实反映了当时挪威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夫妻及朋友关系的脆弱等。本文将从剧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以及艺术形式三个方面分析《玩偶之家》的悲剧观。文学史上的悲剧观有很多,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作。通过这些悲剧,人们不仅可以体会到作家对于这个世界和人际关系的一些别致看法,更能透过反面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不同。  “社会问
期刊
在声乐表演中,歌唱者可以根据歌曲旋律和情感来流畅自如地进行演唱,力求通过人声将歌唱的音色近乎完美地表现出来,通过旋律化的人声表达出具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歌唱性是指人们在歌唱中所能感受到的情感和美感。在钢琴练习中,人们可以通过琴键的配合来实现人的嗓音所能呈现的艺术效果。本文探索了钢琴演奏歌唱性技能的培养方法,以期培养出更多的钢琴专业人才。  基础教育音乐以审美为核心,强调以人的情感世界为基础。高师音
期刊
叙述视角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观察除了用眼睛,还可以用耳朵等其他的感官,也涉及思维活动和情感。《卡加步列岛》是宁夏儿童文学作家赵华创作的一部中篇带有科幻色彩的小说,这篇小说以人类争夺太空资源为背景,通过一只黑猩猩汉姆二世的视角,在航天技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用动物做实验进行太空登月研究,以此为线索,展现了不同的人类世界。  一、有着善良和温暖的人类世界  汉姆二世原本是一只生活在古阿卢戈河三角洲刚果
期刊
《疯狂的外星人》是由宁浩导演的、2019年贺岁档的喜剧科幻电影,口碑和票房均取得了不俗的表现。这部电影在演员、剧本、特效等方面都有可取之处。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部代表作。这部电影归类为喜剧,除了故事情节有许多笑点和包袱,电影背后却另含深意。尤其是在探讨文明方面,影片对当前的传统文化不受重视、中西文化差异以及人类面对未知文明的态度都进行了探讨,更是对西方传统的科幻电影进行了戏仿。  一、外星人电影类
期刊
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倾心于对草原乡土的关注,其短篇小说《那根结有疙瘩的攀绳》展现了现代乡村转型中,随着现代经济的冲击,农牧民的内心世界与社会关系发生微妙变化。作家通过还原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直面复杂的人性弱点和精神危机,剖析新的乡村伦理与人际关系,继承乡土中国的现代性叙事。  郭雪波的文学创作一直致力于还原草原乡村世界的真实状态,正视草原生态危机与民族文化危机,反思人类终极的生存问题,是乡土叙事的另类
期刊
“沉香诗人”田湘著有《田湘诗选》《雪人》《遇见》等诗集,他的诗歌语言简单朴素,没有过分华丽的辞藻,也鲜有奔放豪迈的情绪宣泄,而是在温和叙述中表达敏锐的情感,在隐忍情绪中带出思想的刺来。本文从主题和语言两个层面对田湘诗歌做简要的分析。他的诗歌主题表现出很强烈的现代性特征,反思人与外界、人与自身的冲突与隔阂,将现实的人生境遇与诗的语言相结合,充满一定的哲思。同时,诗人运用大量的修辞、抽象具象结合以及打
期刊
“傻子”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象,在作家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来与迟子建所塑造的“傻子”形象在有共性的表征之下其内在精神存有巨大差异。一方面,这种差异源于他们各自不同的民族、地域、形象塑造需要等因素,另一方面,二者的文学观也存在异议,因此他们各自运用独特的叙事策略,形成了不同的“傻子”叙事风格。他们通过“傻子”形象来折射社会现实,引发人们探索隐藏在“傻子”背后的深层意蕴,对人性进行深刻而彻底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