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黎晖:喜欢改变的长跑型选手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zhiw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项调查表明:最不容易出来创业的人是人力资源从业者。真的如此吗?喜欢改变,又是慢热型长跑选手,却让这位有着十年经验的人力资源经理完成了职业生涯的重大转变。
  陈黎晖自认为自己有两种特质:一,喜欢改变。二,慢热型长跑选手。
  每一次职业的转换,都是因为不满现状,想要改变,而从普遍追求稳定的人力资源从业者到需要打拼的创业者,陈黎晖内心总有不安分的火苗。
  然而,在火苗熊熊燃烧之后,他却能静下心来,持续不断地推进一项长期工作,以至于现在在蓝领招聘网站——职多多,凡是需要耐心解决的问题,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说:找老陈(指陈黎晖)吧。
  负责任是一种坚持
  成为“长跑型选手”,能够坚持不懈,在陈黎晖看来,并非自己有多么坚强,而是从小经历丰富,因而遇到事情,会更为坦然。
  陈黎晖成长于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但母亲对他极为严格,经常教育他:男子汉要有担当,要对自己的事情和人生负责。
  陈黎晖上小学时,开学第一天,母亲送他去学校,此后再没接送过。每天,陈黎晖挂着一串钥匙,独自走路上学、放学回家。同是开学第一天,母亲考察学校食堂和周边餐馆后,就把钱给他,让他自己买饭吃。而其他同学,都是父母送饭,上学、放学也由父母接送。
  这样的经历,让陈黎晖明白,凡事只有自己负责,而有时,负责就意味着坚持。
  如今,在职多多,陈黎晖的工作偏向运营管理,比如公司的绩效、培训体系、财务管理、资金计划、知识产权的申请、政府项目的申报等,都需要持续的跟踪。而这些专业性较强而需要耐力的工作,他都能沉得住气一一搞定。
  陈黎晖认为,虽然自己是慢热型的人,不能风风火火地做事,但能将事情做到极致。而如何才能做到极致呢?他认为,首先,需要制定正确的目标,在遇到挫折时,才能鼓励自己“这个目标是正确的”。其次,自我挖掘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不是别人的评价,而是自己的真切感受,比如陈黎晖坚持健身,终于使自己的脂肪肝消失,保持健康状态,这种锻炼后的“成就感”才是直达内心的满足。
  创业,是因为喜欢改变
  “人活着,总得做点什么,不管做的事情是大是小,但要对得起这辈子来世上走一遭。”陈黎晖对《中外管理》说。追求极致的他,同时也喜欢改变,而他喜欢改变的理由,竟是如此朴素。
  创业之前,陈黎晖就职于国际四大快递公司之一,荷资企业TNT,担任人力资源经理。TNT有着优渥的福利待遇,自由宽松的文化氛围,而在人力资源行业浸淫多年的陈黎晖对业务早已驾轻就熟,因而工作起来游刃有余。
  对追求清闲稳定及优厚待遇的人而言,这样的公司就是“温室”。然而,陈黎晖却认为不宜久留,因为缺乏挑战,而此时,他刚进入而立之年,正是血气方刚之时,不希望现在就能预料到未来的生活。
  这时,陈黎晖多年的朋友——蓝领招聘网站职多多董事长吴铭,邀请他帮忙搭建一套薪酬培训体系。正是这次帮忙,让他体会到了不同的感觉。
  陈黎晖此前任职的企业,要么是大型国企,体制较为僵化;要么是成熟规范的外企,个人如同螺丝钉,只要将负责的模块研究透彻即可,事实上,很难对企业运营产生大的改变。
  然而,创业公司职多多却不一样,因为公司起步,很多业务流程还不规范,而这也正是吴铭请他帮忙的原因,希望藉由他的专业知识,使职多多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正是如此,陈黎晖体验到,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公司,而这带给了他往日难以体会到的成就感。
  陈黎晖内心深处“几个人大干一场”的火苗被点燃。于是,在吴铭的邀请之下,2010年,陈黎晖爽快加入创业团队,成为职多多的联合创始人。
  从追求完美到接受不完美
  创业之后,陈黎晖觉得最大的改变,则是从追求完美到接受不完美。
  陈黎晖是标准的处女座,对完美的追求程度接近于强迫症。举例来说,写一篇文案,如果标点符号不规范,他都难以接受。而公司搬家,他看到花盆的颜色摆放得不协调,都要亲自调整。
  然而,陈黎晖觉得在创业的过程中无法追求完美,因为,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接受不足的地方,从而接受不完美。
  刚加入职多多时,公司业绩下滑。大家都很着急,而陈黎晖则想着“我来干,我去跑客户。”随后,陈黎晖意识到,如果他跑客户,并不一定比销售经理做得更好。从表面上看,业绩下滑,销售经理难逃其责,实际上,失去订单,却有多种因素,并非能力强就能拿下客户。
  陈黎晖说:“人不能过于认可自己。要接受差异化,接受并不一定比别人强的事实;而不是别人做不到,你就能做到。”
  实际上,在合伙人之间,也需要接受不完美。除了吴铭和陈黎晖之外,职多多还有两名联合创始人,四个人虽然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但性格迥异,而创业路上总有磕磕绊绊,因而大家也会闹情绪。
  陈黎晖认为,在这种时刻,更需要接受不完美。“你看到的是从1到2的不完美,但对方在从0到1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你却没有看到。所以,需要理解和包容之心。”陈黎晖向《中外管理》总结。
其他文献
尽管“横向扩张”使许多企业在多元化道路上折戟沉沙,可仍然被认为是一条应该走的路, 这是为什么?  韩国,这个和中国几乎同步进行工业化的国家,近年来涌现出不少优秀大企业。而且,其大型企业通过不断转型成长为世界级公司的实践,值得中国企业认真借鉴。三星便是其中的典型例证。  三星的“纵横扩张”  1938年,李秉喆在韩国大丘创立“三星商会”,早期主要业务是将韩国的干鱼、蔬菜、水果等出口到中国,是一家典型
影子股份,其目的是体现业绩、结果导向,要把影子股份发给对公司实际贡献大的员工,以此做为激励员工、留住人才的巧妙方式,所以形象地被称为“金手铐”。
本文以永宏(FATEK)FBs系列PLC为例讲述如何利用VB6.0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设计上位机监控系统软件,并且通过以太网口和PLC进行数据交换。
目的:探讨人纤维介素(fgl2)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MMVECs)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制作并包装fgl2的RNA干扰慢病毒,转染MMVECs。实验分为单纯MMVECs(对照组)、空载质粒慢病毒( GFP组)、f
渝东北区域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期,主要城镇化模式为以县城为依托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构建相应模型预测渝东北城镇化率2020年将达55%左右,需要采取积极的城镇化与人口转移策略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转导的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脑室内移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大鼠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ADSCs细胞,并用分子克隆技术转导入
用户创新的力量不可低估。未来,有意识地将来自外部市场的用户纳入企业的创新队伍,有可能成就企业一半以上的创新成果。  公司里创新人才济济,是一个企业走向创新的一大推动力。但是,山外有山,无论你的员工多么富有创造力,跨出公司的地界,仍有一个蕴藏着更多创新潜能的天地。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在试图寻找外部创新资源作为内部创新的一种补充:或从其他公司获取技术的授权许可,或将研发工作外包给大学院校,或是参加科
Information-Flow and Decision Automation。 The Manufacturing Planning 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 Era。B2B is the most recent chapter in a longcy cle of busine
期刊
STARBUKS、波音、MicroSoft……这些全球著名的品牌都诞生于美丽的西雅图。这个人杰地灵的美国城市由可见一斑。当然,研华(中国公司总经理)何春盛先生在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在西雅
本文介绍了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和基于WINDOWS2000平台的工业控制组态软件“组态王”对在实验室用小丸包衣制粒机控制系统改造的应用实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性价比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