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之死:正常死亡还是遭人谋杀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s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清德宗实录》记载,在光绪帝逝世的前一天,慈禧授予光绪帝同父异母弟弟醇亲王载沣“摄政王”的职位,将他的长子溥仪接到宫中教养。
  据清政府官方宣布: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在中南海瀛台的涵元殿逝世,终年38岁。
  光绪帝咽气后,慈禧立即宣布:溥仪为清朝新君主,载沣摄政。实际上全是慈禧的傀儡,清朝的命脉还是掌握在慈禧手中。可见,直到此时慈禧不仅对自己的生命力依然乐观,权力欲也没有丝毫的衰减。
  然而,在慈禧做出这一系列决定的第二天,她就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午后,慈禧太后去世,终年74岁。
  为什么年轻的光绪反而死在了慈禧之前?而且,母子二人相差不过20个小时相继去世,世界上有这么蹊跷的事儿吗?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近百年来,光绪皇帝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是谋杀说;二是正常死亡說。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的主流意见倾向光绪帝死于谋杀。人们普遍怀疑慈禧及其帮凶害怕光绪帝在慈禧死后掌握政权,重翻前案,为此痛下杀手。百年间这类猜测不胫而走,广为流传。谋杀的嫌疑人有慈禧太后、袁世凯、李莲英、崔玉贵等。
  其实,光绪帝若死于谋杀,主谋基本可以断定是慈禧太后,因为按常情推断,若没有她的指使,一般人不仅没有条件,也没有胆量下这种毒手。执行者很可能是崔玉贵等一帮太监,因为在庚子年间崔玉贵就奉旨杀了珍妃。但应该强调,谋杀说属于推断,并无过硬的证据作支撑。
  上世纪80年代初,“谋杀说”被推翻,光绪帝的死因被学者们定论为“正常死亡”。原来,在清宫档案中,光绪帝的脉案保存得相当完整,史学家会同中医专家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这些脉案,认为符合病情演进的规律,未见特殊异常症状出现,应为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合并急性感染死亡,并无中毒和其他伤害的征象。这一说法较为广泛地被史学界认同。
  然而,近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又取得了进展,“正常死亡”说似乎被颠覆,“谋杀”说获得了实质性的支持。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等4家单位的专家历时数年,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光绪帝遗骨、头发、下葬的衣物做了检测,发现其中附着有高含量的三氧化二砷(砒霜),由此认定光绪死于急性砷中毒,应为他杀。
  那么,光绪帝的死因就此获得广泛认同了吗?事情也不是这样简单。尽管史学家对“检测报告”难以置喙,但这一说法与脉案不合。光绪从病重到逝世,每天医生几次前来诊治,脉案中不仅没有呕吐、腹泻之类的砷中毒症状,反而有八九日不解大便的相反记载。
  当时,负责治疗的医生人数不少,轮班诊治,既有太医院的御医,也有各省举荐的临时效力的医生,想操纵这些人篡改脉案,谈何容易?更何况光绪死后的次日慈禧就病故,4年后清朝亡国,改朝换代之后,这些医生依然在世,留有日记或回忆录,其中若有篡改、伪造脉案的黑幕,很难被继续隐瞒,至少也会透出些蛛丝马迹。
  再者,“毒杀说”也跟情理不合。戊戌政变后,光绪帝处于慈禧的幽禁之中达10年之久,按说慈禧随时可以将他置于死地,既然光绪帝此时已病入膏肓,不过拖时间而已,慈禧还有必要做这种勾当吗?况且慈禧立溥仪为帝、命载沣摄政的时候,特意强调“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可见慈禧尚未想到自己的生命也临近终点,就更没必要将光绪置于死地了。
  (摘自商务印书馆《囚徒天子光绪皇帝》 作者:喻大华)
其他文献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孩子:别人学习的时候,他在学习;别人玩的时候,他还在学习。可以说是相当刻苦,但成绩就是上不去。多数人会认为是天生愚钝。然而,裘沛然教授则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绝大多数是记忆力较差。而记忆力虽然会在一定程度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比如孕期母亲的身体健康状况、胎教的情况等,但记忆力却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的。  老中医裘沛然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小时候学针灸,对那些复杂的经络穴位是过目不忘,甚至
期刊
有一个网络词被炒得很“火”,那就是“羡慕嫉妒恨”。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词语,不仅强化了中心词“嫉妒”的表达效果,还包含了嫉妒的结构层次和来龙去脉。  但是嫉妒本身却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仅无趣,而且还常常破坏幸福。比如,小的时候,爷爷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羊和一头驴子。山羊看到农夫给驴子的食物比自己丰富,心生嫉妒,于是想了一个办法陷害驴子。山羊对驴子说:“你看,主人
期刊
薯类作为我们中国的传统食物之一,种类非常丰富。有白薯、红薯、紫薯,其中紫薯最近更是非常流行。  虽然说紫薯也很好,但是实际上它和红薯、白薯并没有什么质的区別,其中只是花青素多一些。在国家的膳食推荐中,特地强调,我们要多吃点谷类和薯类。谷类和薯类是我们膳食结构的基础,也是我们膳食宝塔的根。  薯类中含有热量,可以替代粮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口感非常好,而且容易产生饱腹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减肥
期刊
67岁的胡丙申病情在恶化,肺癌晚期,已经停止化疗。  这个曾经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乡镇企业局局长,在退休后的10年里,一直在还债。  局长胡丙申被追债,跟那个时候的大环境分不开。夏县在发展乡镇企业时缺钱,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门槛高。胡丙申在乡镇企业局局长任上给县里19家乡镇企业担保,从信用社或熟人手里借了69万元。不过,有一大半企业倒闭了,“欠债人跑的跑,病的病”,有人甚至一分钱都没还。  2001
期刊
作为世界上最会投资的金融机构,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高盛”就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市场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圈中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之一,“高盛”于1984年在中国香港建立第一个办公室,又于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设立了“高盛”驻中国内地办事处”。  从1997年开始的10年间,中国多家国有企业通过海外上市的方式进行了国有企业股份化的深层次改革——中国企业通过“高盛”在海外市场发行的筹资总额超过其他投资银
期刊
墨菲定律:凡事只要可能出错,就会出错。  莱希定律:事情只要经常做错,就变对了。  奇泽姆第一定律:每当一切顺利,就有事情出错。  斯科特第一定律:无论什么出错,看上去都没错。  索德第一定律:人们要做的事情,总会在无意中受到其他(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而失败;不过,那些因素本身也是要做的事情,自然也会受到干扰,因此有些事情还是做成了。  索德第二定律:最糟糕的情况迟早都会出现。  西蒙定律:凡是
期刊
欧洲陷入欧债的这个坑是美国人挖出来的。美国采取了信用评级、金融投机和媒体炒作三件大杀器对欧洲进行了三位一体的金融战。其中首当其冲的第一件大杀器便是美国人控制的三大国际评级机构,虽然全世界总共有150多家评级机构,但只有“穆迪”、“标准普尔”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占据了垄断地位和拥有绝对话语权。排名第三的惠誉国际评级公司提供的等级只是这两家公司中的一个参考与补充。除“惠誉”具有部分英资背景外,三大评级
期刊
连天朝最有头脑的林则徐都认为英兵“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甚至“一仆不能复起”。说他们的舰艇在海上能占点上风,人一上陆地便活动不开,所以只要抓住英兵的这一弱点,要战胜英人并非难事等等。从一系列的战事中,虽也看到几个反侵略的英雄战士,但更多的是官场腐败中“脱颖而出”的窝囊废与民族败类。官员战败后,向朝廷谎报军情的奏折,基本是捏造或篡改事实,致使皇帝在看了这些战报后瞎指挥
期刊
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基于其价值,这个道理不须多论。  以一国论,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的均价及整体销售情况,由该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当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极高且发展迅猛、前景可期时,这个国家的住宅产品就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的住宅市场就会具有强悍的吸金能力。以城市论,当城市的产业经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时,它的房地产价格就会随之水涨船高。  房地产行业,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支柱性产业。政府经营城市,促进经
期刊
第一家庭欲交财产“赎罪”  2011年8月3日,埃及司法机关开始审理穆巴拉克和他的2个儿子阿拉和贾迈勒的案子。3人受贪污腐败、滥用职权、下令向示威者开枪等多项指控。但围绕贪污一项的调查与洗白,从穆巴拉克下台就开始了。  5月12日,70岁的第一夫人苏珊被埃及检察部门传讯,原因是她涉嫌利用丈夫穆巴拉克的总统职务为自己非法牟利。5月13日,检方又决定对她拘押15天。苏珊闻讯后因“心痛”被送进医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