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课程中的运用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莉(1970-),女,河北沧州人。管理学硕士,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研究、经济管理。
  摘要:进出口商品报检工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货物报检要求和流程,正确填制进出境货物报检单,完成报检业务。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强化学生报检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养成,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行动导向;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职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方法,在德国已经广为实施。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将认知学习过程与职业行动结合在一起,即教师提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运作该项目,让学生通过学习,清晰的掌握项目过程,明确项目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这就决定了整个项目中,无论是信息、方案均由学生独立采集、设计,实施和评价更是由学生自己来。这种教学方式,成为行动导向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能力)、方法能力(接收和用信息、知识、技能的能力,表现为学习方法的应变能力)和社会能力(个体表现行为和态度的约束能力,表现为合作和处事能力)关键能力是对那些与具体工作任务和专门技能或知识无关的,但是对现代生产和社会运转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的总称,有助于全面提高职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
  按照行动导向法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笔者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改变原有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本课程的学时是52学时,知识学习与实训教学按照1:3的比例实施,以便学生能够动手、动脑进行业务演练,从而培养学生报检职业能力,充分体现出理论为实践服务,突出实践的主导地位。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在上第一次课时要展示给学生,说明本课程在构建专业职业能力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对于学生日后就业、求职有什么帮助,同时征求学生意见。而且要向学生阐明“任务驱动、行到导向”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实施与运用,让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习到什么,如何去做,最终能够去做什么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的发挥学习的创造性。
  二、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明显特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和传统教学区别开来,学生成为主体,而传统的主体教师则成为配角,其具体方式体现在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环节划分,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都对学生和老师有明确的能力培养要求,都要求学生自行摸索详细的工作方法,并且对完成时间有严格的限定,大体来讲,可以分为咨询、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五个环节,教师通过对某一个教学业务的环节分块,每个阶段都可做为独立的教学小单元。各个环节功能明确,资讯环节重点在教师指导学习方法、说明规则、并最终布置任务;计划、实施、检查阶段,由学生独立完成,大多数以独立的小组方式,独立寻找信息,制定计划,并依据计划于资料完成任务,做好记录;检查和评价阶段,学生将最终成果进行尽情的、完整的展示,并最终由自我、同学、老师共同评价。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课程的核心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货物检验檢疫的要求提前做好如进出口货物审批、备案、注册登记等工作;根据进出口货物的业务背景和单证资料如合同、发票、信用证、提单、装箱单等填制《进口货物报检单》或《出口货物报检单》,以及完成进出口货物报检工作,协助商检局完成货物检验检疫,使货物能够顺利进出口。首先,必要的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了解报检操作程序和具体要求。其次,是以小组为单位填制报检单,准备必要的审批、备案或注册登记文件以及完成报检业务流程工作。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精髓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不会事先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找答案,教师进行观察并给出指导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笔者向学生讲明学习任务要求和简单的背景描述,然后让学生小组研究,遇到一些共性问题时,教师也可以把其作为论题,在全班进行探讨。
  在对合同、发票、提单、箱单等资料深入阅读、了解的情况下,就可以进入报检单的填制阶段了,可以先练习填制纸质报检单,后面就可以利用九城电子报检系统软件填制电子报检单,完成电子报检流程,打印报检单,模拟报检业务实际操作流程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学生认真审阅合同、发票、提单、托运单、装箱单和信用证等资料,并将有关信息标记、摘录。
  2、根据相关信息,学生填制《进境货物报检单》或《出境货物报检单》,报检员姓名和联系电话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涉及到企业商业秘密的信息可以让学生自行确定。
  3、小组集体审核无误,打印报检单,并盖上报检单位公章和报检员签字。
  4、进一步确定进口或出口报检货物的类别以及在报检时需要提供的相关单证资料,如合同等常规外贸单证以及进出口货物的备案、审批、注册登记和许可证等相关文件资料。
  5、报检员按照具体货物报检的操作流程,模拟完成整个报检及货物检验检疫业务,实现与报检员岗位操作能力的“零距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内学习、讨论或向老师咨询、请教等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完成业务单元货物的报检及协助商检局检验检疫工作。
  三、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效果与应用价值
  1、行动导向教学针对性强,教学效率高。课程教学内容参照企业工作实际划分为若干学习任务模块,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行动导向来实施,学生可以触摸与领会到企业实际工作,对构建专业职业能力和毕业求职作用很大,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大大增强,变“被动”为“主动”,目标清楚,动力十足,效率高。
  2、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在《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学习任务都需要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解决方案并完成工作。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了解整体,又清楚局部,在“做中学”,又在“学中作”,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学效果明显。
  3、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团队合作精神逐渐养成。在每一个业务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承担不同的角色,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问题最终得以解决。行动导向,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又培养了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深切体会团队精神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促进学生,为以后步入社会,进入企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行动导向教学法使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转变。教师从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咨询家、指导者和主持人,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过程中淡出,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角。行动导向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体化”的新要求,既要掌握本课程、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又要具备该课程专业领域的娴熟技能,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够真正指导学生,驾驭整个教学过程,收放自如。
  通过“任务驱动,行动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进出口货物报检流程及工作要求,报检职业能力大大增强;在国家报检员职业资格考试中通过率达43%,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考试合格的学生取得了报检员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时实现“双证书”,为就业开启了一扇窗。(作者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
  参考文献:
  [1]陆晓洁.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运用.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
  [2]刘兰君.行动导向教学操作实务.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培训资料,2008
  [3]朱浩.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探索.职业技术,2009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时期,世界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高效率以及具有经济价值是连续铸件生产工艺主要的特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迅速的发展,相关企业对于连续铸件的质量要求很高.在特定联铸工艺下,可在联铸
在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今天,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广泛使用的通讯工具.作为配套产品电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机待机和通话时间的长短,如果安全性能有问题还会直接涉
社区体育是一个社区中不可缺少的娱乐精神项目,是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做好社区体育工作对于社区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可以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丰富精神,同时还
近年来美国多所高等院校将电梯演讲作为实训模式引入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国内高职院校借鉴和应用,将电梯演讲引入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训课
“正气长绕獬豸第,清风永驻凤凰山。”这是挂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津江村祠堂“豸(zhì)史第”門口的一副对联,是对我国明朝监察官朱海恰如其分的褒奖。  明正统乙丑年(1445),汝城县津江村人氏朱海,荣登进士,相继任南京、江西等地的监察官,任内清正廉洁,激浊扬清,他的廉政故事传颂乡里。  朱海性格刚毅质厚,初授南京监察御史,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达官贵人对他很忌惮,士大夫都为朱海担忧,朱海却说:“
期刊
从8D概念、方法步骤以及8D报告的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介绍.在使用8D方法解决锻件质量问题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并列举实例对8D方法流程进行说明.企业全面落实好8D,通过不断完
本文从综合性和社会性、实践性和理论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四个方面简要探讨了档案学的学科特点。
我们这次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宣传工作会议,是在第六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环境监测是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始终的,环境影响评价又依赖于环境监测数据的有力支撑,所以二者存在相辅相成关系,缺一不可.本文简要指出了环境监测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