铋(Ⅲ)—桑色素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来源 :分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73249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0.25 mol/L HCl底液中,用单扫极谱法得到了灵敏的铋(Ⅱ)-桑色素络合吸附波,其检测下限达5.0×10<sup>-9</sup>mol/L。用其测定了锰盐中的痕量铋。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铋(Ⅱ):桑色素=1:1,条件稳定常数1gμ=5.0。电极反应为吸附络合物中Bi(Ⅱ)还原为Bi(Hg)。测得电极反应转移系数α=0.42,表面电化学反应的标准速率常数k<sub>s</sub>=12.7s<sup>-1</sup&
其他文献
<正> 1 引言 铅的测定多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双疏腙比色法,这两种方法虽灵敏度高,但前者仪器昂贵,后者重现性差、操作繁琐、试剂不稳定、毒性大。我们用铅离子选择电极测
1 引言 硒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适量的硒具有抗癌作用。人体过低的硒易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等,而过高的硒易发生硒中毒。人体内硒的来源主要是食物和饮用水,因此硒的研究正
利用He-Ne激光,观测了锑-孔雀绿络合物的激光热透镜效应。其在苯中最低检测浓度为10ng/ml Sb,测定线性浓度范围为1~120ng/m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5%。本方法比常规光度法的
应用活化鲁米诺,用优化的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测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限为0.2mIU/ml。线性范围0~200mIU/ml,与放射免分析测定结果比较,相关性良好。进而又发展
本文根据指数修正的高斯函数模型(EMG),并利用回归分析提出了一种解析严重重叠的色谱峰对的方法。此法可适用于相对峰谷在50%~95%的严重重叠的色谱峰对的解析。
用电化学方法固定在直径为0.5mm铂丝上的聚苯胺(PANI)葡萄糖(GOD)电极对葡萄糖有催化氧化作用.在0~-0.6V(vs.SCE)的电极范围内,在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上观察到与葡萄糖浓度有关
用5-Br-PADAP做显色剂,采用多波长线性回归-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镍、铜、钒。该法灵敏、准确。与CPA矩阵等方法相比,由于不需进行矩阵运算,只进行简单的数学处理,因而更方
<正> 1 引言 在原子吸收(AAS)测定中,生物试样的预处理手续十分耗时,因此应用固体粉末或其悬浮液直接进样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在气动喷雾的火焰原子吸收(FAAS)测定中,直接吸收
本文提出了离子对-原子发射光谱间接测定黄连素片剂中盐酸小檗碱的新方法。发现用1,2-二氯乙烷作萃取剂效果最佳。用此怯测定实际样品的结果与药典法一致,相对误差为0.61%,单
本文提出了环炉分离-固体表面化学发光测定微量样品中银的方法。方法简便,快速,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测足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4%(5.0ngAg,n=11),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是0.5~50ng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