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校验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k78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其运行情况与接地系统存在很大联系,使得整个变电站接地电阻校验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对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设计要求进行总结,并从单相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接地电阻的最大值计算、接地网设计方案的确定、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的校验四方面,论述了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校验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电阻;校验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电网分布也变得越来越密集。在此项建设之中,110kV变电站建设占据了很大比重,相关部门对该类变电站实施了模块化通用设计。变电站接地网的布置情况与人身和设备安全存在直接联系,而且接地网的合理设计,与变电站运行情况息息相关。
  1.项目概况
  在实际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主要集中在一套直流系统馈线接地电阻校验装置的研究,供电装置为AC220。主体仪器接线操作主要由人工完成,借助于相关程序控制,实现电阻值的有效改变,并对告警阻值进行全面记录,在完成一路馈线之后,方可将其切换到下一路馈线之中。另外,在该装置应用过程中,具备明显的液晶显示功能,进而将所有的测量结果显示出来,并对其进行记录。站在实际研究角度来说,整个变电站直流系统馈线接地告警电阻阻值校验,属于是使用不同组织的电阻或者是滑线,实现手动记录和操作,该项检测的操作量较大,而且消耗时间较长。而在该种装置得到应用之后,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2.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设计要求
  2.1变电站接地网的均压要求
  在早期变电站接地网设计过程中,水平接地导体均已等间距布置为主,随着相关研究人员研究理论的进一步深入,水平接地网不等间距的布置形式被突显出来,不等间距的布置优势也逐步展示出来,而且该种方式也逐步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一般情况下,水平导体等间距布置主要指相邻导体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但该种布置形式会导致中心网孔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高于外部网孔,进而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所谓不等间距布置,主要指水平接地网导体按照具体指数规律进行排列,进而将地表电位的梯度降低。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倘若存在跨步电压超标,或者是电位梯度过大等问题,将会对均压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所以说,在整个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地网散流以及均压等问题进行充分考量,避免整个地网施工操作之中出现偷工减料等问题[1]。
  2.2电气设备接地与接地网之间的联通特点
  从长期的实验论证中可以看出,整个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变压器、相关电气装置以及地网连接等等,实际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之中:第一,在整个新建变电站过程中,接地网会提前完成,而且在变电站增容以及扩建时,对于主接地网只能进行简单的修复操作,有些甚至不能进行修复操作。第二,对于新上设备,为了方便研究工作的开展,很多工作人员将设备接地线和电缆沟之中的接地网直接连接在一起,甚至与具体的接地需求相背离,在新上设备接地线串联之后,与电缆沟中的接地网连接在一起。此种情况之下,由于电缆沟中的环境湿度较大,敷设在内部的接地网导体极容易被腐蚀,严重时还会出现断裂风险,对设备接地保护工作的开展产生严重影响。
  3.变电站接地电阻的校验方法
  某变电站的建设规模如下:在主变压器选择上,主要以远景3×50MVA为主,电压等级为110kV/10kV,变压器数量为两台,型号为三相绕组变压器。在实际供电线路设计上,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电缆和架空线,其中,电缆长度为2.4km,单回路架空线长度为5.8km。
  3.1单相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
  在主体常用基准值选择上,Sj=100MVA;Uj=115kV,Ij=0.502kA。在甲方所提供的供電系统之中,具体的短路容量能够达到1300MVA。另外,从实际单相短路时的入地计算中可以看出,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三相序网概念,而且在正序网络和负序网络之中,流经系统中性点和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为0。另外,在具体零序网络建设上,中性点的电流可以通过三相电流之和进行确定,是零序电流分量的三倍以上,具体流经变压器中性点电流为:
  最终计算的结果为1.35kA,在后续,倘若变电站内部出现短路电流之后,具体接地装置内部的电流表达式如下:
  最后,在实际系统参数确定过程中,在实际远景短路电流计算上,一般以简化或者是近似计算为主,在计算之前,可以假设故障发生前,系统处于空载状态,而且所有节点电压以平均额定电压数值为主,此种情况之下,系统之中的各个元件电阻将会得到进一步忽略,进而实现对短路电流故障分量和基频周期分量的计算。
  3.2接地电阻的最大值计算
  在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之中的所有电气装置应用过程时,需要确保接地电阻符合下列要求,即R≤2000/I。其中,R代表整个季节变化过程中的最大接地电阻,单位为Ω。I代表计算用的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单位为A。经过计算之后,主体规模下的接地网电阻R≤2000/2140=0.934Ω。对于远景规模接地网电阻,实际计算形式为R≤2000/9610=0.208Ω。如果变电站直流系统对地电阻阻值低于标准要求,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报警信号,进而对设备运行产生影响,本项目的实施主要是对该阻值进行校验。使用可变电阻R与直流电源相互连接,并由高到低的改变R值,直到告警信号消失之后,对R数值进行记录。
  3.3接地网设计方案的确定
  在实际变电站主接地网设计过程中,主要以孔接地网为主线,均压带总根数为21根。一般情况下,在变电站接地网技术总参数确定上,变电站主接地网主要以水平接地网的应用为主,而且实际接地材料的选择,主要以铜绞线为主,横截面为120mm2,接地形式以复合接地体为主。另外,如果是垂直接地体建设,以φ14.2的镀铜接地棒应用为主,长度为2.5m,总数量为79根。站在接地总长度角度来说,主要计算形式为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总数量为1300m,而且接地往外边缘线的总长度为220m。借助于上述数据,可以对具体的接地电阻进行计算,最终得到的结果为0.237Ω。本次工程在接地装置设计过程中,虽然与远景规模下的接地电阻需求不相符,但其校验效果将会得到完整性呈现。由于接地电阻之中的阻值差距并不大,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合理的技术经济比较,适当增加接地电阻值,确保接地电阻值不会高于5Ω。但从实际变电站运行情况角度来说,工作人员应根据远景情况对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进行校验[2]。
  3.4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的校验
  所谓接触电位差,主要指当接地短路电流经过接地装置之后,会在大地表面形成相应的分布电位差,而且在地面上,会与相关设备的水平距离保持0.8m,与墙壁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8m,这两点之间所形成的电位差即接触电位差。站在跨步电位差角度来说,主要是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间电位差。在两电位差允许值计算上,可以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在110kV及以上的接地系统建设上,可以根据实际单相接地,或者是同点两相接地,确保变电站接地装置之中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不会超过规定数值。而且在实际校验工作开展上,远景最大接触电位差为382.6V,跨步电位差为161.7V。如果变电站处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电位差的确定可以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进行。
  总结:综上所述,站在实际工作角度来说,如果系统应用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减去变压器中的中性点短路电流来获取入地电流,相关电位差也会得到本质性呈现,为后续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创造有利条件。倘若工程周围铺设以碎石为主,人们可以借助于接触电位差允许值计算,提升整个电位差的允许值。
  参考文献:
  [1]丁晓雨.光伏发电系统大地网接地电阻检测及影响因素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5):206-207.
  [2]郭彩丽.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设计及校验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2):95-9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内的电力事业也随之迅速发展,电网正在逐渐扩大普及范围,电网系统运维要求也更加严格,变电运维一体化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从当前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情况来看,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我国电网建设持续深化。文章基于对当前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的分析,探索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实践,以期为我国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
期刊
摘要:电子互感器对于智能变电站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明确电子互感器的极性,技术人员往往会采用极性测试和GOOSE测试两种方法,掌握两种测试方法的原理和区别,能够有效保证测试结果,并提升测试精度。所以,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电子互感器极性测试及GOOSE测试的试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相应的试验数据验证了两种测试方法的有效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电子互感器;极性测试;GOOSE厕所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变频器技术的革新和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市场中开始出现各种类型的变频器产品,与此同时增加了变频器在各领域的使用频率。随着变频器的大量使用,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开始出现各种故障,变频器的维护工作也因此日益繁重。  关键词:变频器;使用;维护  引言:变频器对于我们的生活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变频器的广泛应用使操作更加简单快捷,我们应该不断创新和改革,使变频器得到全面应用,极
期刊
摘 要:针对目前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技术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电气设备安装技术运用现状与运用重点,并提出了施工工艺的优化控制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在明确变电站工程建设要求与规范标准的情况下,才能使电气设备安装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进而促进区域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水平。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技术;施工工艺  引言  变电站随着社会经
期刊
综上所述,对静变电源返厂大修相较更摘要:探讨静变电源设备更新改造的方式,大修或是更换新机,提高对设备的认知程度,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关键词:静变电源;大修;新设备更换;可行性分析  0概述   根据民航局要求,重点推进400赫兹静变电源替代飞机APU方案,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计划对T1航站楼桥载静变电源进行更新改造。该静变电源由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型号:WGJB90/90, 2003年
期刊
摘要:近年智能变电站设备变得越来越普遍,较高的技术条件和现实需求使得程序操作模式的研究和推广更加容易。我们可以通过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的总体发展策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将对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与建设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程序化操作模式;  前言  智能变电站组成了智能电网,电力系统需要创新发展的方向就是智能变电站的方向。由此发展智能变电站对我国来说非常重要。目前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智能变
期刊
摘 要:依据积累的工程经验,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和异常运行状况,并根据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和异常运行状况,分析介绍了变压器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配置。  关键词: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变压器的异常运行状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     电力变压器是变电站中最重要、最昂贵的电气设备。其安全运行是保证电能连续可靠传输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保证。变压器一旦发生故障和损坏,维修难度较大,损坏越严重,经济损失越
期刊
摘要: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变压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其产生的效果极高,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过,从变压器实际运行状态来看,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进而引发了差动保护误动情况,这一情况不利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相关因素,并且提出了有关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变动器;差动误差因素;应对方式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特别
期刊
摘要:人们在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以后,逐渐对能够影响民生大计的行业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对110kV变电所增容改造对新技术应用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我国由于人口数量庞大,对电能的消耗量也比较大,很多110kV变电所都存在容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应该加大对110kV变电所增容改造在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水平。本文针对110kV变电所增容改造对新技术的应用,展开详细的分析,为我国变电所的优化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现今,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提升让电力体系整体设备也有所增强,同时系统整体可以选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监控,而生活与工业用电量的增加,无形中提升了对电力体系的考验与安全输电的要求,需要电力系统加大对输电线路的维护与检修。本文即针对架空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相应预防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预防措施  一、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  1.1导线  在架空输电线路过程中导线在其中占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