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前五分钟”演讲的潜能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m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前五分钟”演讲确实能让“听”“说”的效果事半功倍,反过来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语文教师当好“主持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训练。
  关键词:“课前五分钟”;演讲;鼓励;因势利导
  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活动。经过本人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总结,发现“满堂灌”不足取,“课前五分钟”演讲确实能让“听”“说”的效果事半功倍,反过来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课前五分钟”是指语文教师在上正课前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上台演讲与语文课有关的观点和内容,也可以是一周以来有意义的见闻和感受。每节课利用五分钟时间安排1~2名学生上讲台发言,师生及时简要点评,及时记录精彩语段,定期评出“最佳组合”和“演讲之星”,就会逐渐增强全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要积极准备,贵在坚持。教师要反复要求学生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上台前精心准备,认真查资料,认真选择话题,内容健康向上,贴近生活,紧扣实际,真正表现出自我的风格和水平。“课前五分钟”训练活动还要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
  其次,要鼓励为主,因势利导。“课前五分钟”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让他们自行确定所要演讲的内容,自己动手查资料,自由发挥,让学生真正起到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巧妙地给予鼓励,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目的是使“课前五分钟”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发挥各自的专长。而因势利导则是保证他们的独立学习和实践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培养科学的、健康的思想观和人生观。
  最后,要把握全局,由点及面。“课前五分钟”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锻炼的机会,进而形成良好的循环习惯,既有利于活动的继续开展,也有利于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假如只面向少数水平高的学生,就会使其他大部分学生丧失锻炼提高的机会。久而久之,“课前五分钟”就会枯燥乏味,失去坚持下去的兴趣。而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前提下,可以从中发现人才,培养良好的班风士气,培养竞争意识,形成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
  经过10多年的尝试,我的学生的确感到了语文课前演讲的功效。演讲是人类交流思想、阐述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演讲者展示自我、推销自我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虽然仅是语文教学训练的一个小措施,但小小的“星火”可成“燎原之势”。
  作者简介:先志军,男,1970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青海省海东市教育局,研究方向:发挥班主任的心理矫治功能。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直以来,教育事业都是我国长期坚持发展的一项基本任务。它对提高我国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先通过语义辨析的方法,对该机制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了解,随后,按照系统论原理,对其展开了深度研究,从而为各大高职院校提供了有效建议。   [关 键 词] 现代系统论;高职院校;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放弃讲解,抛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交流,通过展示成果、互
期刊
初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是教学中的重要知识内容,两者都是能够有效地呈现现实生活的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工具,又是中考必考内容,在其他的章节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