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泡方式改进缓释碳源基质脱氮效果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5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传统缓释碳源材料释碳不稳定和脱氮速率慢的问题,以物理曝气发泡、双氧水(H2O2)、十二烷基硫酸钠(K12)3种发泡方式对玉米芯、聚己内酯(PCL)和菌悬液(B)为原料的有机缓释碳源基质进行改进,考察了不同发泡方式下改进缓释碳源的释碳性能、脱氮效果和脱氮速率.结果表明,3种改进型缓释碳源(曝气-B,H2O2-B,K12-B)在中(NO-3-N为10.00 mg/L)、高(NO-3-N为20.00 mg/L)质量浓度进水条件下的总氮平均去除率高于原基质,曝气-B缓释碳源基质释碳速率快、释碳稳定,在中、高质量浓度进水条件下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59%和87.34%,比原基质分别高6.38%和13.26%.基于反硝化动力学方程,曝气-B缓释碳源基质的最大比反硝化速率可达到3.06 mg/(L·h·g),从理论上证明了曝气-B缓释碳源基质可提高脱氮速率,为快速脱氮提供了一种新型碳源材料.
其他文献
在雄安新区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解决新区失地农民养老问题对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雄安新区的失地农民保险存在一定的不足,失地农民的权益没能得到充分的保障。在分析总结广东省、江西省以及北京市对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地区经验中,提出政府应继续提高对失地农民保障的水平,拓宽保障的领域,通过多种途径保障他们的应得权益。
随着我国工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机械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支柱产业,而在全球资源和环境恶化都很严峻的情况下,机械制造业需要将绿色制造作为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文章简单概述了绿色制造的新型工艺技术的应用,并分析了绿色制造技术中新型工艺系统的应用。
恩格德尔是清前期首位蒙古额驸,生前受到了后金政权的高度礼遇。今在沈阳市其墓地原址尚存其墓碑(1)。其墓碑阴阳双侧均有满汉合璧的碑文。本文通过整理、抄录满汉碑文,进行对比校勘,并简析此碑文的一些情况,以期为学界提供一份新的文献材料。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湖泊开始逐步扩张,对自然环境和野外基础设施产生了威胁。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湖泊水量的影响,利用2010~2018年青海可可西里腹地盐湖(又名68道班盐湖)的CryoSat-2卫星测高数据和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分别提取了盐湖的水位及面积,结合实测获取的盐湖水下地形数据,计算并构建库容关系曲线,并结合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 2010~2011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的和谐精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师法自然"不假外求"、"反求诸己"的自我超越,来达到精神的自由境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人实现内在超越的场所,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为中心,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清静无为、返朴归真、以天合天、以无为达至无不为。"文之英蕤,有秀有隐。……"。"仁者乐山,智者
建立了中红外(2.5um-25um)波段材料透射,反射,发射特性绝对测量的高精度计量标准装置。该标准装置由透射,反射和法向发射率三大部分组成。在分析各模块实现的基础上,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研究了系统线性的分析,实现了对规则透射量值的绝对测量,为国内所创。以此为依托,分析探讨了材料法向发射率的量值溯源途径。最后,利用发射光的空间分布测量并结合国家漫反射副基准装置实现了中红外漫反射以及BRDF的绝对测量
激光焊接技术主要运用于国家各项激光加工项目和应用中,它覆盖了制造业、冶金、汽车工业、医学等多个领域,对我国工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激光焊接技术的概况和国内外激光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当前激光焊接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为促进我国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
基于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粮食体系韧性和数字乡村建设的综合指标体系,实证探究了数字乡村建设对粮食体系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提升粮食体系韧性,且乡村数字金融和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对粮食体系韧性的促进效果在较长一个时间序列上都稳健成立。研究还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粮食体系韧性的影响效应主要体现在流通数字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据此,未来应关注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
本文为提高琼州海峡客滚船的工作效率,减少客滚船装卸货时间、实现智能化客滚船管理,利用5G技术的高效性,快速性的特点,结合无人客滚船形成一种基于5G技术的无人客滚船的新型应用型船舶。基于5G技术,构建由自动靠离泊系统、乘客管理系统、货物装卸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组成的琼州海峡无人客滚船数据信息架构。随着5G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我们的船舶事业带来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目前常用的面瘫神经修复方式,有面神经直接吻合、神经桥接移植、跨面神经移植、神经转位以及带血管神经蒂的游离肌瓣移植术等。三叉神经运动分支咬肌神经和颞深神经,由于其位置邻近面神经、供体部位并发症发生少、神经再支配效果明确,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面瘫修复领域。本文就咬肌神经和颞深神经的临床解剖特点和其在面瘫修复中的应用、预后恢复等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和更好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