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干扰沉默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对耐药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es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 42,Cdc42)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可能与肿瘤的化疗耐药有关[1].胰腺癌恶性度高,预后较差,其化疗耐药性和易复发转移是主要原因[2].本研究在前期发现Cdc42在胰腺癌中高表达的基础上[3],对Cdc42与胰腺癌耐药及侵袭转移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异位曲张静脉(ectopic varices,EV)是指门静脉高压于食管胃底以外发生的曲张静脉,可单独存在或伴有其他部位的曲张静脉.EV可发生于除食管胃底以外的消化道任意部位,不同部位的异位出血包括十二指肠、空肠、肝区、结肠、直肠、肛缘、胆道系统、造瘘口、腹膜、脐周、肝镰状韧带、肝脏裸区、脾脏韧带、膀胱、横膈、卵巢和睾丸[1],膀胱、阴道、腹壁、腹膜、肝胃韧带、脾周等的发生率很低[2].EV破裂导
期刊
HOX基因是I类同源异型盒基因(homobox genes,HB基因),是一类特殊的转录调节因子,控制胚胎细胞发育、分化,在成人组织的增殖、分化过程中也发挥主控作用。本研究应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联合检测HOXDl0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期刊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阳性时腋窝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哨淋巴结阳性并实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观察组)以及直接施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对照组)的病例,总结不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对手术并发症、肿瘤分期的影响.结果 在观察组95例患者中,Ⅰ+Ⅱ水平非前哨淋巴结的阳性率为68.4%,Ⅲ水平淋巴结的阳性率为29.5%.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时施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使57.9%的病例由pN1改变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在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性疾病(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occlusion,ASMO)中的应用和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天津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间手术治疗的ASMO 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均经CT和(或)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为ASMO;将17例分为
目的 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后再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单纯股-腘动脉旁路术、15例单纯腔内成形术、25例联合治疗后下肢单侧动脉再次闭塞.70例患者共发生98次动脉闭塞.10例次在发生末次闭塞时保守治疗(组),余88例次行手术治疗[包括单纯股或人工血管取栓15例次(单纯取栓组),取栓+局部动脉微导管置入(组)抗凝溶栓13例
目的 探讨全胰腺系膜切除理念以及基于动脉优先技术实施胰头癌全胰腺系膜切除的手术技巧和规范.方法 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前后联合入路的动脉优先技术实施全胰腺系膜切除,切除标本后标记胰腺系膜切缘送快速切片联合常规切片病理检查.结果 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15例患者经探查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其中2例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胰消化道重建采用捆绑胰胃吻合术4例,胰管空肠黏膜端
目的 比较CT和腹腔镜路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横膈下方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RFA治疗43例患者的43个膈下肝血管瘤的临床资料,19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RFA治疗(CT组),24例接受腹腔镜路径RFA治疗(腹腔镜组).结果 43例肝血管瘤的直径为6.0~11.8cm,平均(9.4±1.7 cm).2组患者血管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
Notch基因最早发现于果蝇体内,表达在多种生物体内,其结构具有高度的保守性.Notch4蛋白只在哺乳动物中表达,分子量小,目前在结肠癌的表达及意义研究很少,其作用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探讨.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标本来源于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符合本实验条件的52例结肠癌患者.A组患者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61.9岁,年龄>60岁患者30例,<60岁的
期刊
患者女,52岁,因间歇性右上腹疼痛1个月于2013年11月2日住院.患者2012年7月23日因“胆囊结石”在外院行胆囊切除术;2012年10月9日因“胆总管结石”在我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此次腹部B超提示胆总管显著增粗伴多发性结石,最大约25 mm×10 mm,胆囊切除术后.查体:巩膜无黄染,腹平,右上腹可见长约15 cm手术瘢痕,腹软,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
期刊
目的 探讨自闭性回肠插管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保肛手术预防吻合口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0-2013年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54例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自闭性回肠插管造口术28例,B组为传统回肠襻式造口术26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安全性和经济、社会性等方面的意义.结果 两组回肠造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