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能源缺乏的问题。汽车是能源耗损中对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个。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不但能够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省能源。因此,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电动汽车,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人们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在我国推行电动汽车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技术;现状;解决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推进,人类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开始逐渐增加。根据专家预测在2010年全球石油平均每天的需求总量将由过去的90万桶上升到8490万桶,并且每年的消耗数量还在增加。但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能源是有一定限度的,到2008年的时候全国已经探明的石油存储量为1.258亿万桶。能源已经成为限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及规划
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电动汽车融入市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现在的条件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选定相关的行业和有条件的城市进行实验,逐渐由点发展到面,从而更好的拓展电动汽车市场。公共交通运输行业可以首先进行试点,第一是因为公交线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容易对公交车辆进行定点充电,而且便于管理。再者因为公交车的空间比较大,对于车载动力电池的实际重量和体积没有严格的划分,所以在技术方面容易取得突破。现在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都有大约50万辆公交车,如果以更新时间五年为一个周期,不考虑其增长率和实际需要,每年的增长量为10万辆。假如在全国的公交体系中使用电动汽车,其数目是庞大的,也便于电动汽车产业化的不断推进。而且,获得相关的经验资料也可以给电动汽车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城市最先开始使用电动汽车的试点,再逐渐融入到全国。
二、促成产业联盟优化产业布局
通过长时间的发展,虽然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是我国汽车企业的数量比较多,牵连的范围比较大、规模比较小,反复构建的情况比较多,产业科技资源也比较分散。针对新的电动汽车产业的挑战,不容易凝聚力量,不能进行创新。虽然现在我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具备国家的支持力度,但是企業的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高校研究院和生产主线相脱轨,而且资金也比较匮乏,因为各个研发单位比较分散,相互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为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需要构建新型的产业联盟。产业联盟的构成能够帮助官产学研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优化科学资源优势,体现电动汽车产业在各个环节中的主动性和热情,在电动汽车的主要技术层面、系统集成技术和整体技术方面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从而构建了产业平台,建立了良好的研究系统,并且大大的促进了电动汽车和有关零部件的研究和发展,有效的提升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竞争实力。这种方式的实行,在美国的PNGV计划中就得到了证明,而且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针对电动汽车行业来说,国家需要从两方面来入手,首先是多种社会资源的融合,其中有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
而且,国家应该支持企业之间的收购和重组,利用资本市场对企业进行合理的融合,有效的推动产业化构造,支持企业之间多种模式的合作和创新,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融合和发展,使得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壮大。其中的突出成绩表现在北京市宣告成为第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和生产基地,随后在重庆、吉林等城市也开始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主要是以当地企业为主要对象。
三、实施多种政策加速产业化
身为政策的构建人员,政府需要构建能够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定,以立法的模式对电动汽车行业进行大力支持,有效的解决电动汽车行业的相关问题,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美国在1976年的时候通过的《电动车辆的研究和演示法案》中,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二,需要构建相关的激进策略。构建支持企业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的策略,从而在电动汽车行业进行技术方面的突破,获得专利、技术发明,甚至需要对获得成绩的企业、科研院和个人进行适当的奖励。颁发指导性文件,对科技发展的总任务、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规划促进技术的发展。通过构建健全的、多元化的科技奖励制度,在电动汽车中间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最后,使用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帮助。针对生产企业进行适当的资金帮助,帮助其研究电动汽车,针对电动汽车和有关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税收方面的减免,从而有效的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四、配套基础设施加强市场引导
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存在很大的不同,过去的汽车在一些基础设备中不能有效的顺应多种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站、维修站和交通配套设备等相关配套基础设备。电动汽车在行驶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充电,在空闲时间也需要充电。所以,充电设备的构建不但要建立在公路两边,还要考虑在居民住宅区中增加空间,建立充电设备。所以,政府要把充电站等电动汽车使用的基础设备的构建和分布点安排融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去,有效的拓展充电设备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电网等电力部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效用,所以政府需要给电网企业适当的政策帮助好经济支撑。而且还要给电站运营企业在税收、峰谷电价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帮助,使得充电站构建、电动车辆构建、办证审批过程更加的简洁化,构建充电站、废旧电池租赁体系,对电池进行补贴,节省购车资金,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和使用进行强化。
参考文献:
[1]郭孔辉.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问题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9):4-7.
[2]李强.以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J].开放导报,2012(5):50-54.
[3]缪小明,刘啦.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动汽车产业化政策研究[J].软科学,2015(8):33-38.
作者简介:白金国(1987-),西安外事学院工作。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技术;现状;解决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推进,人类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开始逐渐增加。根据专家预测在2010年全球石油平均每天的需求总量将由过去的90万桶上升到8490万桶,并且每年的消耗数量还在增加。但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能源是有一定限度的,到2008年的时候全国已经探明的石油存储量为1.258亿万桶。能源已经成为限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及规划
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电动汽车融入市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现在的条件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选定相关的行业和有条件的城市进行实验,逐渐由点发展到面,从而更好的拓展电动汽车市场。公共交通运输行业可以首先进行试点,第一是因为公交线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容易对公交车辆进行定点充电,而且便于管理。再者因为公交车的空间比较大,对于车载动力电池的实际重量和体积没有严格的划分,所以在技术方面容易取得突破。现在我国很多大中城市都有大约50万辆公交车,如果以更新时间五年为一个周期,不考虑其增长率和实际需要,每年的增长量为10万辆。假如在全国的公交体系中使用电动汽车,其数目是庞大的,也便于电动汽车产业化的不断推进。而且,获得相关的经验资料也可以给电动汽车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城市最先开始使用电动汽车的试点,再逐渐融入到全国。
二、促成产业联盟优化产业布局
通过长时间的发展,虽然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是我国汽车企业的数量比较多,牵连的范围比较大、规模比较小,反复构建的情况比较多,产业科技资源也比较分散。针对新的电动汽车产业的挑战,不容易凝聚力量,不能进行创新。虽然现在我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具备国家的支持力度,但是企業的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高校研究院和生产主线相脱轨,而且资金也比较匮乏,因为各个研发单位比较分散,相互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为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需要构建新型的产业联盟。产业联盟的构成能够帮助官产学研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优化科学资源优势,体现电动汽车产业在各个环节中的主动性和热情,在电动汽车的主要技术层面、系统集成技术和整体技术方面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从而构建了产业平台,建立了良好的研究系统,并且大大的促进了电动汽车和有关零部件的研究和发展,有效的提升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竞争实力。这种方式的实行,在美国的PNGV计划中就得到了证明,而且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针对电动汽车行业来说,国家需要从两方面来入手,首先是多种社会资源的融合,其中有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
而且,国家应该支持企业之间的收购和重组,利用资本市场对企业进行合理的融合,有效的推动产业化构造,支持企业之间多种模式的合作和创新,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融合和发展,使得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壮大。其中的突出成绩表现在北京市宣告成为第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和生产基地,随后在重庆、吉林等城市也开始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主要是以当地企业为主要对象。
三、实施多种政策加速产业化
身为政策的构建人员,政府需要构建能够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定,以立法的模式对电动汽车行业进行大力支持,有效的解决电动汽车行业的相关问题,推动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美国在1976年的时候通过的《电动车辆的研究和演示法案》中,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二,需要构建相关的激进策略。构建支持企业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的策略,从而在电动汽车行业进行技术方面的突破,获得专利、技术发明,甚至需要对获得成绩的企业、科研院和个人进行适当的奖励。颁发指导性文件,对科技发展的总任务、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规划促进技术的发展。通过构建健全的、多元化的科技奖励制度,在电动汽车中间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最后,使用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帮助。针对生产企业进行适当的资金帮助,帮助其研究电动汽车,针对电动汽车和有关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税收方面的减免,从而有效的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四、配套基础设施加强市场引导
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存在很大的不同,过去的汽车在一些基础设备中不能有效的顺应多种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站、维修站和交通配套设备等相关配套基础设备。电动汽车在行驶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充电,在空闲时间也需要充电。所以,充电设备的构建不但要建立在公路两边,还要考虑在居民住宅区中增加空间,建立充电设备。所以,政府要把充电站等电动汽车使用的基础设备的构建和分布点安排融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去,有效的拓展充电设备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电网等电力部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效用,所以政府需要给电网企业适当的政策帮助好经济支撑。而且还要给电站运营企业在税收、峰谷电价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帮助,使得充电站构建、电动车辆构建、办证审批过程更加的简洁化,构建充电站、废旧电池租赁体系,对电池进行补贴,节省购车资金,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和使用进行强化。
参考文献:
[1]郭孔辉.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问题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9):4-7.
[2]李强.以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J].开放导报,2012(5):50-54.
[3]缪小明,刘啦.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动汽车产业化政策研究[J].软科学,2015(8):33-38.
作者简介:白金国(1987-),西安外事学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