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幸福相遇在哪里?

来源 :玉龙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镇记忆
  悠悠小巷、小桥流水、古朴而个性的门店,无处不在的身影,留下爱的记忆……
  
  样片一:古镇·染房图注:羽·映像摄影机构提供
  样片二:束河·青龙桥图注:羽·映像摄影机构提供
  
  取景点推荐:大研古镇(文昌宫、酒吧街、纳西喜院、东巴造纸坊、老巷子等),束河古镇(青龙桥、仁里、九鼎龙潭、扎染房、飞花触水等),白沙古镇(田园风光等)
  
  


  


  


  雪山印象
  纯净、神圣、宏伟的雪山,还有雪山下成群的牛羊、留给爱情那么多想象空间……
  
  样片一:玉龙雪山·品图注:P99品摄影梦工厂提供
  样片二:玉龙雪山·羽图注:羽·映像摄影机构提供
  
  取景点推荐:雪山远眺(雪山路、高尔夫球场、蓝月谷、甘海子等),雪山脚下(牦牛坪、云彬坪、冰川公园等)
  
  浪漫花海
  每个季节都该有自己的故事,每一朵花的笑脸,就是一次次深深的拥吻,这便是爱的证明。
  
  样片一:花海·品 图注:P99品摄影梦工厂提供
  样片二:花海·V2 图注:V2视觉外景婚纱摄影机构提供
  
  取景点推荐:文海、九子海、泰安(洋芋花、油菜花等)
  
  自然人文
  那些只属于丽江独一无二的画面,不变的美景、深厚的文化。
  
  样片一:黑龙潭图注:羽·映像摄影机构提供
  样片二:拉市海·V2图注:V2视觉外景婚纱摄影机构提供
  样片三:玉水寨·V2图注:V2视觉外景婚纱摄影机构提供
  样片四:东巴谷图注:P99品摄影梦工厂提供
  取景点推荐:黑龙潭、东巴谷、玉水寨、拉市海、泸沽湖
  
  


  


  


  


  


  遥远路途
  不止要收获最美的婚纱照作为人生纪念,还要更完美的爱之旅途。那么就让我们走得更远一些……
  
  样片一:香格里拉·品图注:P99品摄影梦工厂提供
  样片二:香格里拉图注:P99品摄影梦工厂提供
  
  取景点推荐:香格里拉、梅里雪山、稻城亚丁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丽江已经成为世人眼中一个可以膜拜的高度。这个高度不仅仅来自丽江对历史的凝练与意识的激扬,更来自人类对那些弥足珍贵的文明与自然的崇高敬意。而囊括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典籍文献)和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三项桂冠,便成为了丽江高度的极致精髓,也成为丽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现自我、走向世界的荣耀见证。    十年长跑,成就非凡    改革开放三十年,丽江用了十年的时间
期刊
白沙的地盘其实很大,除了大多游人都知道的白沙古镇外,还有很多美丽的小村庄安逸地坐落在恰当的土地上,白沙古街所在的白沙村、东巴谷所在的新善村、丽江户外乐园所在的木都村,以及早已被游人所熟知的玉湖和文海。总能在某个宁静的清晨看到从这些地方升腾起的一阵阵的雾气,满是生活的味道。生活主导着这里的一切,田野、房舍、道路、阿猫阿狗、居民……岁月静好就是形容着在这里的每一刻吧!    你所认识的白沙    我们
期刊
认识于涌已经十余年了,和他去民间淘过“宝”,和他去江边拣过石,一直找不到恰当的称呼来形容他。他搞经营,说他是企业家吧,他好象一直也没把自己的事业做大,而且也好像没有要做大的意思,也不见他有一般企业家的奢侈消费。他收藏,那说他是收藏家吧,但他收的东西很多很杂很广,而很多东西在一般人眼里却不值一文。他也搞木雕刻,说他是艺术家吗?但他的很多作品却又不是通常可以见到的东西,而显得非常另类。不久前,在一次朋
期刊
一代英杰和志强的名字,是与五彩云南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巨变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与经典丽江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广纳开放、浴火重生”联系在一起的,是与魅力丽江的打造“文化旅游名市,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一个又一个辉煌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几次丽江之行,都为破解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送来了“及时雨”、“金钥匙”。  ——1990年8月28日起的九天丽江之行,他明确提出:打破封闭,死角
期刊
提 要 前半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今时代抢救方言对于保护地方文化有着更加重要的特别价值:近20年来,人、物、信息的交流媒介和交流方式的急剧变化正在迅速碾平我国各地独特的风俗文化,但表示各地独特风俗文化的词语还较为完整地保存在65岁以上人群的记忆中。并指出,《中国方言民俗图典系列》(第一辑)的重要价值正在于,抓住上述时间差,高质量地落实了多角度地科学抢救方言并与抢救地方风俗文化有机结合的全新思路,为
期刊
秋风肃杀玉龙吟,回眸远眺群山叠;挥臂击鹰爽雄姿,唯我独尊云岭端。当纳西族的汉子们在玉龙大雪山麓架鹰牵狗叱咤风云几百年至今的二十一世纪初,央视《发现之旅》栏目,专题报道了我国东北吉林市郊一个叫做鹰屯的村落一户鹰猎技能传承濒临消亡的发现。看后感触颇深,亦喜亦忧。喜的是我华夏民族的远古遗风——鹰猎文化终于被发现披露,忧的是这一文化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鹰猎活动,属远古人类狩猎文化范畴,据可考文献记载,在
期刊
是11月的这天,带着一只大鹰,我们出发了。同时带着的还有一份期待,因为并不是每次的鹰猎都能有实物的收获。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些偶然性,给每一次的行程渲染上了不同的颜色。  清晨行车,目的地是大理鹤庆县的某片大山。鹰猎的条件之一是选择的目的地有野鸡一类的动物生存,不可是浓密的山林,如此的行车去鹤庆而不在丽江就有了适当的理由,很显然那里有鹰猎的天然条件。        深秋季节的大山,已然是整片整片的枯黄
期刊
在丽江玩鹰的纳西人太多了,到四方街街头或者到忠义市场走一圈,都能看到手上架着一只鹰随处散步的纳西男人。不分年龄,不分学历,有老年人,有年轻人,有农民,有知识分子……养宠物或许是为了填补人在城市中的孤独感,那么把鹰作为生活中短暂的伴侣动物,更多是在与鹰的那么几个月里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力量,保存了鹰最原始的勇猛本性,一同与它们到野外感受无我的状态。不止纳西人延续了鹰猎这一传统,如今越来越多的西方的人也
期刊
婚姻的神圣就在于它将两个陌生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以一生的誓言与甜蜜的爱恋承诺相守一生。    丽江婚纱摄影之旅    丽江是这样一个地方:抬头望望蓝天,蓝得那么纯净,只要那么一眼,仿佛身后红尘滚滚和市井喧嚣都在那一瞬间云散烟消。在灿烂的阳光下让人不自觉地开始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向往与激情,这也是一对新人在组建一个新的家庭时所要拥有的,不是吗?丽江太美了,几乎让人找不到一个贴切的词来形容她,有时候
期刊
在丽江有这样一位老人:年过古稀,却仍坚持用镜头记录着自己眼中的人和事,在他长达62年的摄影人生中,丽江的发展变迁更是牵引着他不断按下手中的快门。这位老人就是1929年出生在云南丽江一个普通纳西家庭的吴积仁老人。他在1946年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开始了他的摄影人生。1980年加入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和云南省职工摄影家协会。1983年被调入丽江县文化馆工作。1985年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