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 守护正义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ar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查办职务犯罪决不手软,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393件1646人,其中有厅处级干部107人”;“全年共批准逮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和假药犯罪嫌疑人114人,依法提起公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涉众型经济犯罪464件891人,起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171件405人,立案查处环保领域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52人,监督纠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虚假诉讼案件 375件,依法追究71名虚假诉讼行为人刑事责任”;“先后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新闻媒体等各类座谈会13个,开通网上征求意见箱,回访案件当事人,共征求到6大类230条问题”;“对查摆出的问题坚持立行立改,确定了12项即知即改事项,四个方面的整改任务和18项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整改时限要求,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014年1月9日,江苏省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2013年检察工作情况及查办职务犯罪8个典型案例。从餐桌安全到钱包安全,从环境保护到确保司法公正,从维护个人权益到促进社会诚信建设,江苏省检察院以2013年检察工作为主线,通过客观、真实的数据和典型案例,聚焦“民生、反腐、公平、正义”这一敏感话题,再次向全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服务民生、守护正义,践行群众路线,这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徐安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整个江苏检察系统多年如一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让正义植根于群众心底的孜孜追求。
  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大量的事实表明,现在的腐败案件多发端于基层群众的信访举报。“大老虎离得远,小苍蝇扑面来。”这是群众对发生在身边腐败的生动概括。
  群众有呼声,检察机关就必须积极回应,依法查办。在江苏省检察机关,几乎每个检察工作人员都对省检察院作出的《改进作风执法为民七项承诺》烂熟于心。根据规定,全省各级检察院对群众举报线索确定专人及时审查,自收到之日起7日内分别作出处理。对群众实名举报,检察机关将在30日内联系举报人、开展调查核实工作,3个月内将调查进展情况答复举报人。
  《七项承诺》说在口上,写在纸上,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为加大对危害民生民利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2013年,江苏省检察院先后与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非法集资、虚假诉讼案件的意见等4份规范性文件,统一了执法标准,严格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形成了打击危害民生犯罪合力。在此基础上,全省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开展“民生检察深化年”和“五进三服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和服务经济、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活动,对一些地方非法制造销售“地沟油”、“毒胶囊”、“假疫苗”等重大有影响案件加强督办指导,依法快捕快诉,有力震慑了犯罪;全面推行各级检察长预约接待、下访巡访等制度,省市各级检察院全面开通12309检察民生服务热线,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开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检查活动和查办危害民生民利职务犯罪等专项工作,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组织检察人员下基层开展“三解三促”,面对面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积极向基层乡镇、社区延伸检察工作触角,强化对基层执法活动的监督,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各项便民护民措施,全省105个检察院建成了综合服务中心,为案件当事人统一提供案件受理查询、律师接待等服务,方便群众诉讼;积极探索在检察环节对特困刑事被害人实行司法救助。2013年,共对符合条件的1170件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依照有关规定发放救助金464.7万元,缓解了受害群众的生活困难。无锡市检察院推动立法的《无锡市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实施办法》,成为中国第一个有关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地方性法规。
  统计显示,仅2013年,江苏省检察机关在深入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专项行动中,就集中力量查办了发生在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职务犯罪1400件1709人;在开展危害民生刑事犯罪立案监督专项活动中,监督行政机关移送了一批案件线索,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一批犯罪嫌疑人,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心系关怀,塑造“亲民检察”
  在一般的民众眼里,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它行使国家的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相较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似乎十分遥远。
  但在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看来,现实生活中的真理和真相,往往掌握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手上。做检察工作,如果不贴近群众,不服务好群众,就会离真理和真相越来越远。他常说,“接待来访、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是我们检察机关应尽的职责。只有心系关怀,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做好我们的工作。”
  据陪同采访的省检察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年来,徐安检察长一直坚持下基层接访、阅看群众来信,每年批阅群众来信数百封。他常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一封群众来信,就是一份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如果我们处理疏忽,就会让这份信任得而复失。
  正是徐安检察长以身作则、亲历亲为的工作作风,使亲近民众的作风在整个江苏检察机关蔚然成风。这在记者走访淮安、常州、盐城等各市检察院时有着别样的体会。
  “亲民”,是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留给家乡淮安的宝贵财富。如今,这一精神也深深地根植于淮安检察人的内心。2011年年初,甫一上任的淮安市检察院检察长成吉喜思考谋划未来工作时,决定从当地的文化精髓中汲取“养分”。领导班子推出了15项亲民作风和具体要求,确立了以周恩来“亲民”思想为内核的淮安检察精神,并用实际行动向全市检察干警和社会各界作出了榜样。在办案一线,主要领导亲临坐镇指挥;在社区村庄,班子成员“三进三帮”;在检察夜校,检察长带头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淮安市检察机关在全市乡镇设立了39个检察工作站??   网友走进检察院,这在常州市检察系统早就不是一件新鲜事。为了宣传检察职能和检察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早在2011年7月,常州市检察院就特邀中国常州网、中吴网网友代表分批走进常州检察机关,参观市检察院办公场所、社会实践基地,观摩现场开庭,听取检察职能介绍、工作情况通报并向检察官们提问。近年来,常州市检察院进一步紧紧围绕“司法为民”要求,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向社会公开十项为民承诺;开通12309常州检察民生服务热线,打造集“大厅接访、阅信处访、热线受理、网上举报及远程视频接访”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加强信访接待工作;开展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牵头建成中国首家“环境公益保护联动执法中心”;在全市农村乡镇和城区街道设立派驻检察室13个、“社情民意中心”等检察工作站32个、联系点181个,聘请联络员200余名,贴近群众开展受理控告、化解矛盾、预防犯罪和法制宣传等工作。
  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管理一直是检察工作的一大难点。近年来,无锡市检察院检察长蒋永良力主检务下沉,机制创新,带领全市检察人员开展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和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基地工作,建立了中国首批“涉罪外来未成年人关爱基地”,2009年推动出台的《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成为中国首创。与此同时,无锡市检察机关更把眼光放在了广大人民群众身上。从2009年起,市检察院实行派驻检察室,实现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及检察联络员三级下沉,不仅接上地气获取了大量办案线索,而且在基层一线为群众办了大量涉法的实事、好事,大大提升了检察工作的亲和力、公信力。
  作为中国百强县“八连冠”的江阴市,是“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所在地,拥有33家上市公司。但其熠熠生辉的荣光背后,离不开扎根在此的140多名检察官默默的奉献,也离不开江阴市检察院的中国首创之举——管护教育基地。自2008年8月成立以来,江阴市检察院的管护教育基地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共502人入驻管护教育基地,无一脱保漏保,98%以上适用不起诉或缓刑等非监禁处置,涉罪外来人员批捕率下降了15%。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工作被写入2013年全国两会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心系关怀,塑造“亲民检察”,正是全省检察机关上下的一致行动,才铸就了今天江苏检察的新形象。据了解,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不仅连续5年在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人民检察院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中,人民群众的整体评价满意率保持在97%以上,而且是目前中国检察机关中获得“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最多的省份之一。
  聚焦生态安全,护航“美丽江苏”
  2013年,肆虐的雾霾天气让人揪心。随着环境问题凸显,“美丽江苏”建设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
  江苏省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中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要求,江苏省检察机关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专门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依法努力做到对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零容忍,敢于执法,铁腕问责,同时积极推动和省高级法院、省公安厅、省环保厅合作,健全环保联动执法机制,在中国首家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实施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意见》,努力解决环保执法“以罚代刑”难题。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察腐败等问题,2008年以来,江苏省检察机关共对盗伐滥伐林木、蓄意污染环境、非法猎捕等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提起公诉1491件3041人。突出办理各类环境污染事故案件,淮安市院审查起诉了洪泽日辉助剂有限公司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 8名涉案人员被作了有罪判决;徐州市院积极介入向骆马湖倾倒96吨强腐蚀性化工废水环境污染事故案件,对徐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快批准逮捕;突出打击破坏性采矿、滥伐盗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南通市港闸区院批捕起诉了江苏省首例长江水域非法采砂案;突出打击侵占环保物资犯罪,无锡市滨湖区院起诉了结伙侵占太湖水治理工程物资、危害太湖治理系列案件,15名被告人分别以职务侵占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提起公诉。在苏北盐城,当地检察机关注重履行检察职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将水源生态地盐龙湖列为职务犯罪预防重点区域,经常性地组织察看预防,关注每个生产监管环节的渎职风险点,自2012年以来射阳、滨海等检察院办理了73起影响盐城生态环境的案件;大丰市检察院就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问题,发出“绿色检察”建议17份。
  生态环境,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采访中,徐安检察长动情地说:“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我们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让群众享受到法治建设的成果,满足群众的司法期待,让老百姓有尊严地生活。未来的江苏省检察机关,将更加心怀感恩之情和敬畏之心,把‘身子’沉下去,真正让正义根植于群众的心底,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其他文献
一边旅游一边赚钱,在父辈们看来纯粹是无稽之谈。但是近年来,有一批年轻人做到了!而这一颠覆人们想象的工作就是新职业—旅行定制师。他们乐此不疲地行走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搜罗一路的美食美景,为客户量身定做丰富有趣的旅游行程。  2018年5月17日,中国旅游平台携程推出中国首家旅游定制学院,自发布招募到开学的两个月内,就收到了几百份简历,在最终招收的53名学员中,80%为年轻的“90后
从台湾到北京,真正的距离不在地理,而是在心理。  2017年7月4日晚间,一曲街舞拉开了“龙脉相传青春中华—全国台联2017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开营仪式”的帷幕。在不断闪烁的彩灯下,两岸的青春热度汇聚到了一个舞台上,魅力四射,格外亮眼。  盼望两岸好好的  来自台湾的营员吴逸芳是“追剧迷”,从小就喜欢看历史剧,脑海中始终存着对大陆的好奇想法。自《甄嬛传》在岛内热播后,吴逸芳对大陆便更加向往。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当时中国欢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战后”儿童提供紧急援助。197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式同中国政府开始合作,合作的项目包括水、环境卫生、基础教育、艾滋病防治等。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合作的项目已经涵盖了全国大部分的省市自治区。近日,《今日中国》专访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驻华代表麦吉莲女士。  一个模范国家,了不起的成就  谈到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儿童权
这里每一座房子都有一户船民上岸的故事,每一个年代的建筑都承载着上岸船民生活的变迁。  连家船民,又称蛋民,生活于中国福建闽江中下游及福州沿海一带,传统上他们终生漂泊于水上,以船为家,为汉族一部分,以闽东语福州话为母语,但又有别于当地的福州族群,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  每天凌晨3点,家住福建省福安市溪尾镇溪邳村的刘荣全都会骑着摩托车,到离家几里外的海边收购海鲜,当天收来的海鲜通过汽
近日,随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建租赁房”新聞的持续热传,这句话成了很多城中村人的口头语。2017年8月28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印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方案称,根据地方自愿原则,确定第一批在北京、上海、沈阳等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  这一改革影响深远,也充满未知。正如专家所说的那样“土地改革的逻辑是小步快走,先找到一个突破口,慢慢拱出一条路,有了路就
《中国与联合国:合作、发展与贡献》,一个极为大气的标题,也是一个极为热门的话题。  7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以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前苏联)、法国为首的战胜国创建了联合国并制定《联合国宪章》,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70年后,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在新形势下加强联合国作为全球治理核心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
台湾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公众忧虑。有感于食安问题的嚴重性,台湾数十位关心食品安全的民间人士2017年5月20日创立台湾安全食品推广协会(安食会),致力于加强食品安全督管,力求让民众“吃得安心又安全”。为进一步推动台湾民众和当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安食会理事长詹竣毅表示,该协会将致力于帮助食品业者建立规范的自检流程,并提供一个可查核及检举的平台,定时公布食品查核报告,推选优质食品厂商供民众
2018年,是有着“中国药圣”盛誉的名医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以此为契机,湖北省启动了多项纪念活动,并希望借此推动当地中医药的发展。尤其在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蕲春,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尽管时光已经走过了数百年,沧海桑田,但家乡人依然没有忘记这位杰出的中医名家。连绵细雨中,在医药学专家的引领下,当地中学生诵读“时珍精神,民族之魂”的《拜医圣文》,清亮的声音传出很远,场面颇为动人。  尤为引人关注
历经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旅游 产业”扶贫的艰苦历程,赤溪村走出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路子。  2001年,20岁的钟丽眉第一次随男朋友来到位于福鼎市磻溪镇的赤溪村。“当时我就傻了眼,早先赤溪村是没有通往山外的大路的,来的时候是在一个叫作龙亭的地方下车,徒步翻越一座山之后,才沿着一条崎岖的山路进了村。”回想起17年前第一次进入赤溪村的情
细菌偏见的根源深植在人与病痛抗争的医學史里。直到89年前青霉素被发现,它都是人类历史上制造的肺炎、伤寒、痢疾、肺结核等疾病的最强大杀手。55年前,人类身体内部拥有包括细菌在内的巨大的微生物群落的概念才开始流传,人们开始逐渐尝试认识,我们体内的这些定居者们究竟如何与我们互动。在敌人之外,我们是否还存在另一种亲密关系?  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小小的寄生者不仅是我们的好伙伴,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也和它们息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