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来源 :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ab initio和DFT方法,分别在HF/6-31G*和B3LYP/6-31G*水平下全优化计算了高能量密度材料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的α(γ),β和ε型构象的分子几何构型、电子结构、IR谱和298~1 000K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细致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法和相关的实验结果.理论计算几何参数与实验值相一致.分子中N-N键较长,N-N键Mulliken集居数较小,预示该键为热解和起爆的引发键.所得的IR谱形符合实验、指纹区频率与实验的平均绝对差值小于45 cm-1.由前线MO能级及其差值预示的热力
其他文献
以廉价的硅溶胶和三氯化钛分别作为硅源和钛源,四丙基溴化铵(TPABr)为模板剂,二乙胺、正丁胺、氨水等作为碱源,在无机体系中合成了TS-1分子筛。采用XRD,IR,UV-vis,SEM,元素分析和N2吸
实验研究和现场结果表明,具有独特优点的热力采油技术已成为提高原油采收率(EOR)的主要方法。其中,注蒸汽在开采稠油领域中明显地占据着领先地位。蒸汽吞吐是注蒸汽热采工艺的先导,是
由1,3,5-三(1-咪唑基-亚甲基)-2,4,6-三甲基苯(titb)的乙醇溶液与四氟硼酸四乙腈合银水溶液扩散制备得到了一个含二配位银的M3L2型笼状化合物[Ag3(titb)2](BF4)3.该化合物属
根据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注水井调剖和油井堵水的区块综合治理,成功地引进推广了TP-910调剖技术,研究试验了互穿聚合物网络(砂岩)TDG调堵技术,完善了施工工艺。在港东开
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把教师职业道德分为三个层次,三种境界,即“规范、良心、享受”,一部分教师要靠规范来约束,一部分教师是凭着良心做事,还有一部分老师是把教师这个职
期刊
该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高度重视和正在开发应用的一项压裂新技术-端部脱砂压裂技术,阐述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设计方法及适用条件,并分析对比了该项技术与常规压裂技术的
该文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模拟实验装置,采用了复合型的Para-Bac微生物,对高凝油油藏微生物驱采油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其内容包括驱替速度以及微生物段塞大小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在与水
“十一五”期间,延安区城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拟确立为:搞好“四个兼顾”.解决延安区城经济发展面临的四个突出问题;坚持“三个带动”,为延安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动动力;突出“两个培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乙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乙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
用改进的Bridgman法,在加入助熔剂的条件下,生长出最大尺寸为φ30×25mm^3的铌锌酸铅-钛酸铅固溶体单晶[0.91Pb(Zn1/3Nb2/3)O3-0.09PbTiO3]。无宏观缺陷的晶片的典型尺寸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