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镇洪 靠团队双赢

来源 :投资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5813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当许多VC佬将都进行独立运动时,时任集富亚洲董事总经理及北亚主管的陈镇洪曾经带领团队成功应对了人才流失的窘境。而如今,他却扛起了独立的大旗,与著名亚洲股票投资家及Penta基金创始人John Zwaanstra一起合作创建了天泉投资(Spring Capital Asia, Ltd.)。
  评价陈镇洪是集富亚洲中国市场的开拓者恐不为过,因为集富亚洲对中国大陆企业的所有成功投资战绩都是从2001年陈镇洪加盟后开始的。他秉持着日本集富一贯的稳健作风,成功发掘并扶持了许多优秀的中国企业,包括BENQ、宝姿时装、3721、国人通讯、加拿大太阳能、上海光侨、博动科技、乙太光电、艾科微电子、兆日科技等企业。
  陈镇洪视投资如艺术,其目标要达到双赢;投资的企业成功上市,创投公司亦有骄人业绩吸引新的资金。而要达到双赢,他极为看重的则是团队的作用。他说,在选择项目时,会考虑企业在核心技术掌握和开发上是否有市场优势、是否拥有一套稳健而不失进取的业务模式,而最重要的是管理团队是否称职。而对于他的创投团队,他认为,要将团队整合成一个家庭,他强调说:“我的工作就是要建立一个懂得分享,积极参与以及互相信任的团队。”
其他文献
2007年初,兰馨亚洲联合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和优势资本等风险投资机构向云南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生集团)注资5500万元,其中兰馨亚洲投资3000万元。此项目一经完成,普洱茶的价格也随之冲高,但投资不到半年,普洱茶的价格又开始下跌。有数据显示,向来被称为普洱茶风向标的勐海茶厂出品的编号为7542的青饼2006年的批发价是83元/公斤,2007年初飙升至283元/公斤,2007年7月
期刊
巨人网络(以下简称巨人)2007年11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融资额达10.45亿美元,上市当日公司总市值达到42亿美元,成为在美国发行规模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巨人的上市不仅让史玉柱这个风云人物身份倍增,再次大放光彩,同时也为2007年的投资市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说,史玉柱销售脑白金是帮助解决睡眠问题的话,那么他一手炮制的网络游戏《征途》却让数以万计的玩家不眠不休。这款用免费模
期刊
深圳三诺数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诺数码)在韩国KOSDAQ市场演绎了一个资本市场的神话:2007年8月17日三诺数码正式在韩国KOSDAQ挂牌上市,当天的涨幅达15%,随后创下连续十个交易日均以15%涨停的奇迹,累计涨幅高达380%。三诺数码不仅是第一个韩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也是全球第一家在韩国上市的国外企业。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韩国才修改了不允许韩国境外企业在韩国上市的相关法规,而三诺数码
期刊
2007年7月,完美时空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软银赛富当初投入的800万美元,市值高达4亿美元,按市值计算,增值约50倍,一度创出新的纪录。  2008年1月10日,花旗分析师埃利西亚·雅普(Alicia Yap)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称,在中国网络游戏股中,他首选完美时空。雅普对完美时空的股票评级为“买入”,目标股价为42美元。  雅普在投资者报告中称,在中国网络游戏运营商中,完美时空最不可能出现
期刊
梁伯韬至今纵横投行业二十余年,职业生涯几经起伏,在亚洲投行业绝对称得上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职场生涯也是一部典型的励志类教科书,告诉你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屋村仔”是如何成长为“红筹教父”的。从一飞冲天的百富勤、到2006年收购电盈股权、2007年8月正式加入全球五大私募基金之一的CVC, 梁伯韬的一举一动始终备受关注。  当国际顶级私募基金进入中国的同时,亦在搜寻金融圈的重量级人物,而香港金
期刊
国际著名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黑石在短短的三周内,在美国上市之前的关键时刻,获得了中投公司30亿美元的投资,被称为中国外汇投资史上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而集最早得知消息者、穿针引线者、亲赴北京谈判者三项重任于一身的,正是梁锦松。2007年1月,梁锦松加盟黑石成为其大中华区总裁。  梁锦松的家境清贫,后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考上香港最高学府香港大学。在火红的上世纪70年代,他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考察,直言自己“熟
期刊
唐葵离开淡马锡之举被业内认为是一个趋势的例证。火热的市场使境内、境外的资本躁动,同时也为有经验的投资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的展示舞台,自立门户渐成趋势。  “遇到合适的机会,大家都会想自己做主。”软银赛富合伙人阎焱创下先例。  内部人士透露,唐葵离开淡马锡是“希望更专注一点,将全部精力放在中国”。而唐葵则希望“管理一支中国人自己的私募股权基金”,计划募集的7.5亿美元,目前已近尾声。  从长远的发展来
期刊
黑石、KKR、橡树、贝恩等国际主流PE齐聚中国,可见PE在中国较量不可避免。黑石集团继梁锦松加入后,又从汉鼎亚太挖来素有“并购金童”美誉的郭明鉴。  汉鼎亚太2006年曾以4500万美元收购中国玉柴43.3%的股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而此次收购的操盘手正是郭明鉴。  此次黑石选中郭明鉴,和其熟悉中国市场的背景不无关系。他曾说:“没有专业,你的人际关系都是空的。但是即使有专
期刊
方风雷是最早跻身国内投资银行业的风云人物之一,2007年方风雷统领中新和厚朴内外两支基金,被形容为“从投行到PE的华丽转身”。  说起方风雷,不得不说中金公司。国内的私人股权投资可能最早始于12年前中金公司的直接投资部,创建人之一的方风雷主持中金公司的投资银行和投资业务,并担纲首任投资委员会主席,此番征战可谓老兵新传。  看方风雷的战绩,读来有一气呵成的紧凑感。从中金公司、中银国际、工商东亚到高盛
期刊
周志雄是中国最活跃的风险投资人之一,业内对他的称赞之词不绝于耳。  周志雄在2001年加入软银赛富。2005年之后,周志雄以每年主持投资五个新项目,年投资额近亿美元的速度为软银赛富冲锋陷阵。  周志雄用业绩证明自己是风险投资业内的高手之一,他眼光独到,善于发掘成为热门之前的冷门,对投资的节奏以及对技术的趋势及动态把握得很准。他主持投资的项目有盛大、橡果国际、ATA、欢乐传媒、杰德芯片、士康射频、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