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成果发布会上的主旨发言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8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农科智库精品   助力陇原乡村振兴
  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编委会主任、主编,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   魏胜文研究员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真诚地欢迎各位莅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2019)》发布暨研讨会”!这也是该套绿皮书第一次在皮书出版发行的最权威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本部“蓝厅”发布,充分体现了主办方对该书发布及研讨会的高度重视。以下就本套绿皮书的编研工作重点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意义价值
  2019年5月出版并于2019年8月6日发布的《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是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系列的第三部成果,也是研创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地方专业化智库机构作用的又一重要成果。
  地处西北生态脆弱区的甘肃省,长期以来产业发展迟缓,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农民发展总体滞后。作为甘肃省唯一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和省里的工作部署,主动承担智库职责,在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本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创新工程学科团队平台,组织本院专家及省内相关管理、科研、教学机构权威人士,研究和编写《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工作总体部署,推动实施陇原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
  绿皮书的编研和连续出版将有助于发挥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区域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的智库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甘肃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绿皮书编研团队始终坚守“科研为民、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将自己的所研所学转化作一篇篇研究报告。通过学术专业性与现实指导性兼备的咨询建议,让专家思想变为发展思路,使科学对策成为政府政策,实现其报国为民的价值追求。
  二、原则遵循
  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始终以“坚持原创、追踪前沿、打造权威”为基本遵循,旨在提供事实充分、分析透彻、结论可靠、对策具体的权威性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上,坚持问题导向,以甘肃省农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以向决策部门提供咨询建议为落脚点,力争成为各级党政机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进行民主决策、参政议政、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编研工作团队坚持专家立场,学术视角,遵循理论、方法与实践紧密联系、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技术研究与社科理论研究相结合,以推动“硬技术软科学化”为主攻方向,以科学、权威、翔实的数据为基础,以评估现状、分析原因、预测走势、提出对策为基本框架,形成完整的研究报告,将专业研究机构的系统研究成果转换成智库产品,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全省农业农村发展。
  三、实施架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将绿皮书编研组织工作作为提升和扩大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在全省农业及农村工作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的重要举措,将其列为年度工作重点任务,“一把手”亲自抓,提出“举全院之力,创智库精品”目标,按照“提法要准确,术语要规范,研究要切题,分析要得法,结论要客观”的总要求,精心组织,与协作机构通力合作,最终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绿皮书成果。
  在组织架构上,成立了《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编委会,全面领导和协调绿皮书的编研和出版工作。在编委会领导下实行主编负责制,主编把握研究方向,全面进行规划设计、统筹协调和动态管理。编辑部采取“按篇章结构分工,按专题择优选人”的方式组织研究和编写,注重过程管理,严格审定作者提交的编研大纲;编研人员实行科研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相结合、紧密层研究人员与松散层研究人员相结合、专业研究与兼职研究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重研强编、研编统一,综合规划,任务分组,各司其职。
  编研工作严格按照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皮书规范开展。为此,专门编辑印发了《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编研出版工作手册》下发至每位参与者,用以规范管理。手册明确了编研内容、编研方式、编研程序、编研定位、编研目的,阐释了皮书的功能、价值和意义;对篇章结构、进度设定、质量控制、体例规范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在编撰结构上,绿皮书的设计注重逻辑与层次。涵盖重点内容和热点内容。包括综合分析(即总报告)、重点扫描(即重点内容)、专题评述(即热点内容)。注意运用数字和图表,建立模型和指标评估体系,努力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有机结合。编辑部采用严格的重复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流程,使得绿皮书的每篇报告都成为独立且首发的研究成果,保证了成果的原创性。
  四、成效体会
  自2016年启动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研创工作以来,团队成员始终遵循科学规律、坚持专业精神,力求创新、精益求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第一部绿皮书《甘肃农业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11 — 2015)》2019年1月荣获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实现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在高水平社会科学奖励方面零的突破。此外,得益于绿皮书带来的品牌效应,研创团队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先后获得了国家农业农村部、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相关工作任务和专项经费支持,推动研究工作驶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当然,《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的内容设计与皮书“年际连续出版物”的严格定义并不完全一致,每年围绕一个与甘肃农业科技相关的主题组织研创工作,主要是基于行業的自身特点出发的。农业科技的研发周期长,年际变化相对较小,应用与见效都相对较慢,如果沿用传统“套路”,则会因时间太短、差异不显著、效果显现不及,必然影响皮书出版物的质量。
  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绿皮书编研团队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出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安排和部署皮书研创工作,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皮书系列成果。在完成以“创新”为主题的《甘肃农业科技发展研究报告》、以“绿色”为主题的《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以“协调”为主题的《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三个报告的基础上,继续组织部署2019年以“开放”和2020年以“共享”为主题的专题研究报告。如此安排,将形成以五年为循环的出版周期,这既更加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又与国家的“五年规划”合拍,更实现了与“五大发展理念”同频共振。
  绿皮书编研团队将以绿皮书为纽带,加强和深化与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深度合作,加强与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继续担当时代赋予的光荣职责,更好地发挥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全省农业产业政策研究和科技管理中的“智库”作用,服务于甘肃“三农”发展。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团队的智慧和努力,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摘要: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对4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不同浓度ABA浸种对低温条件下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温度下(5、10 ℃),各供试材料的发芽率、根长、芽长均随着ABA浓度的提高而降低,20 ℃时,1 mg/L、5 mg/L的ABA处理对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ABA处理可增强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
期刊
摘要: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5号以中249-250/08T021为母本、兰天27号为父本杂交, 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 — 2017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区域试验,2 a折合产量6 042.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6.1%;在2017 — 2018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 324.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7.3%。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中4
期刊
摘要: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管理措施、目标产量、肥料选用准则、农药使用准则、播前准备、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对旱作覆膜玉米施用控释氮肥栽培技术进行了规范。  关键词:旱作;覆膜玉米;控释氮肥;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463(2019)06-0081-04   xAbstract:In the study, e
期刊
摘要: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主持编研的《甘肃农业改革开放研究报告》是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系列的2021年度成果。该书以甘肃农业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包含总报告和“改革篇”“开放篇”“特色篇”3个专篇,共18篇研究报告。全书回溯了甘肃省农业农村改革开放的历程,系统研究了深化农村改革与扩大农业开放的全局性、关键性重大问题,提出了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是对这部著作主
期刊
摘要:在镇原县对引进的6个饲用玉米品种从全株产量、农艺性状、青贮后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饲用玉米品种金岭1630全株产量最高,可达23.1 t/hm2,农艺性状优良,青贮后粗蛋白含量74.1 g/kg、粗脂肪含量19.5 g/kg、初水分含量700.3 g/kg,营养品质较高,综合表现优于其余品种,可作为陇东区域种植的首选饲用玉米品种。  关键词:饲用玉米;产量;农艺性状;青贮品质;适
期刊
摘要:采取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2种覆膜种植方式,以露地穴播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盖模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结实特性和粒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模式下冬小麦品种小穗位结实粒数、小穗重及不同粒位粒重均随着小穗位自基部至顶部呈先增后减的二次曲线变化;不同抗性冬小麦品种穗部籽粒的分部差异显著,主茎穗的结实特性及粒重均优于分蘖穗。2种穗型的冬小麦品种主茎穗与分蘖穗的籽粒结实数、小穗重与单粒重在不同
期刊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临夏高海拔灌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的最佳专用缓释肥,以玉米品种金凯8号为指示品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4种专用缓释肥对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肥料利用效率和施肥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专用缓释肥B(N 26.50%+P2O5 8.80%+K2O 4.10%+有机质15.00%)900 kg/hm2处理的玉米折合产量最高,达14 847.0 kg/hm2,较不施肥(CK)增产22.
期刊
摘要:采用盆栽稱重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甘啤6号啤酒大麦生长、产量、关键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0 d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处理均未对啤酒大麦生长、产量、品质以及叶绿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干旱胁迫30 d较干旱胁迫10 d啤酒大麦的平均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淀粉含量和饱满度显著降低,生育期明显提前,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与对照土壤含水
期刊
摘要:通过采用不同施肥水平研究对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中梁30号群体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肥(折合施N 50.60 kg/hm2,P2O5 14.88 kg/hm2,K2O 10.20 kg/hm2)、中肥(折合施N 101.20 kg/hm2,P2O5 36.60 kg/hm2,K2O 25.50 kg/hm2)、高肥(折合施N 151.8 kg/hm2,P2O5 54.96 kg/hm2,
期刊
摘要:从范围、术语和定义、目标产量、生产管理措施、播前准备、起垄覆膜、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清除残膜等方面规范了半干旱区冬小麦全膜覆盖微垄沟播栽培技术。  关键词:半干旱区;全膜微垄沟播;冬小麦;规程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9)02-0065-04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