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身价之战”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524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近春节,有关高端白酒控量保价的消息不胫而走。
  如五粮液,全国多地的经销商都表示,已经收到五粮液厂家的通知,要求“保顺价”(不能低价倾销)。
  几个月前,52度普通五粮液(下称“普五”)的批发价大概为500余元,现在最低的一批价都要580元,大部分在600元左右。
  外界关心的话题是,五粮液集团为何要在春节前夕控量保价?这个政策实施一个多月的效果如何?除了五粮液外,茅台等高端白酒的保价效果又是如何呢?
  回暖初现
  价格已经开始提升,五粮液实施保价政策在春节前有了初步的效果。
  2月4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路的易初莲花超市。在超市的白酒柜台前,销售人员称临近春节,茅台和五粮液都卖得不错,虽然价格同比普遍上涨了20?50元,但销售没有受到价格浮动的影响。
  2014年12月18日,在年度经销商大会上,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曾强调:2015年普五609元/瓶的出厂价不会下调。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观察,随着五粮液一再强调控量保价,且表示不再给更多补贴,普五市场批发价1个多月来明显上涨。
  相比于五粮液,茅台的“控量保价”措施则是:出厂价格不会降价;不提前执行2015年计划,2014计划用完即止;2015年茅台不增量,供货量小于或等于2014年投放量;不允许低于各地联谊会制定价格批发销售。
  2月2日,北京朝阳批发市场一位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现在五粮液要求一级经销商对52度普通五粮液的批发价是609元,作为北京市五粮液的一级经销商,他们批发给超市的大部门价格都在600元以上了,目前只有欧尚、易初莲花、物美超市进货价格便宜些。
  对于52度普通五粮液价格的回暖,在北京朝阳批发市场这位负责人看来,这同五粮液集团的控量保价政策密不可分, 2015年春节基本就是这个价了,不会再降低了,现在各个经销商的五粮液库存都不多了。
  那么,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又如何呢?据记者调研了解,以北京朝阳批发市场为例子,目前53度飞天茅台的出厂价是800多元,他们批发给北京地区超市的价格在860?880元之间,超市零售价在880?1000元之间。
  “五粮液最近的市场比前一段时期略有好转,春节前夕走量比较大,价格有所回升。”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介绍,受整个环境影响,虽然出现回暖,但是茅台和五粮液都不像过去那些年一样,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现在五粮液价格的回暖原因是多方面的。此前,五粮液在业绩压力之下急于完成销售指标,影响到了经销商对于稳定价格的信心,现在经销商的信心开始恢复。只有顺价销售,市场能够稳定,经销商才能够盈利。
  除了北京市场之外,浙江杭州市场也出现回暖。对此,杭州华商糖业烟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五粮液普五的批发价格都在600元以上了,零售价格700多元,前段时间销售五粮液是赔本的,现在好多了;茅台则是819元进货,出货价格是850?860元左右。


高端白酒的保价之战,背后是白酒行业的产业命运之思。

  据记者了解,2012年底,中央出台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之后,五粮液的部分小经销商出现恐慌,出现过低价抛售五粮液的情况,进而波及大经销商,打乱了价格体系。
  对此,一位五粮液内部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一个好的保价政策,必然不是孤立,还应该配套进行品牌、渠道和人才等方面的建设,这个组合拳一旦打好,不仅不会让高端白酒控价丧失市场份额,还会扩大份额,如果五粮液能够协调好就是一招美棋,反之则情况不妙。
  身价之战
  高端白酒的保价之战,背后是白酒行业的产业命运之思。
  早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等几位白酒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就曾表态:高端白酒应回归“民酒”定位,回归市场定价,暗示不可能再有原来“白酒黄金十年”的高价位。
  这两年来,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价格也一路下跌。在四川省的一个公开论坛上,五粮液集团前董事长王国春也呼吁,高端白酒要让市场定价,价格要全面回归市场。
  在业界眼里,高端白酒第一方阵是茅台和五粮液两家品牌。因此对五粮液和茅台来说,保价战也是高端品牌之战。
  那么,国内“高端白酒”的价位多少合适呢?在去除公务消费这一最大市场之后,2013年高端白酒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目前北京市场,53度飞天茅台市场零售价在850?1000元,52度普通五粮液市场零售价在650?800元,这是市场上两种销售量最大的一线品牌白酒。
  因此,有业界认为,如果这一价格能够稳定,则可以视为中国高端白酒新的基点价。能不能稳住这一价格,对排在第一方阵的茅台和五粮液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春节之后会出现销售淡季,这对于“保顺价”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作为一个品牌,我认为价格应该稳定,不能反复。”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上述负责人认为,渠道方面不能让经销商老赔钱,对于五粮液的保价政策,经销商是欢迎的,这样销售五粮液就不赔本了,去年给了20元钱的补助,今年还不清楚,但是经销商是希望他们能够长期坚持下来。
  在这次市场调研时,《财经国家周刊》还发现,一些国外品牌的高度酒在中国市场定价坚持不降,甚至提价。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际品牌的高端品牌酒想要的是“高端身份”,中国一线品牌的白酒如何保住“世界名酒”的定位,此轮“身价之战”对此将产生微妙但长远的影响。事实上,相对于外国名酒,五粮液、茅台的产量相对更低,如果不能保住身价,其品牌地位可能让位于洋酒,这不利于白酒这一传统民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挑战依然
  目前,尽管市场出现回暖,但是从各种数据的分析来看,各大酒企2015年的困难依然不小。
  以川酒为例,《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统计发现,虽然五粮液还未披露业绩预告,但从201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情况来看,全年业绩依然不乐观;1月10日,泸州老窖预披了2014年业绩,预计全年盈利则同比下滑50%?75%;2014年前三季度,沱牌舍得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跌18.85%;最惨淡的莫过于水井坊,预计公司2014年亏损4.0亿元?4.3亿元。
  不过,本刊记者调研发现,白酒行业出现了三个新表现:一是价格稳中有升,前段时间渠道出现了恐慌,现在已经没有人在抛货了;二是随着春节旺季的来临,行业放量明显;三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定制酒非常多,订单明显增多。
  目前,不管是茅台、五粮液的“控量保价”策略,还是郎酒的逆市提价,都已经呈现出高端白酒回暖迹象。
  “具体什么时候白酒行业能够走出低谷,目前还不好判断,因为虽然行业低迷,但是有的白酒品牌在逆势增长。”接受本刊记者调研的多位业内人士大都认为,五粮液作为一个知名品牌,只要稳住价格体系,自己不乱,调整过来问题不大,前期五粮液的一些应对行业变局的政策,现在已经陆续起到效果了,比如2014年新推出的低度五粮液系列酒,市场反应就不错。
  上述观点,在杭州华商糖业烟酒有限公司上述相关负责人那里得到了印证。他告诉记者,目前购买五粮液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居民,在江浙一带,很多家庭的婚宴、生日、过节、宴请等都用名酒,对民间消费市场来说,喝酒除了喝质量,还是喝“面子”。这一段时间一些名酒呈现量价齐升趋势,说明民间市场个性私人消费在呼唤品牌名酒的价值回归。未来只要五粮液公司把价格稳住,就是对经销商最大的支持了。
  虽然市场回暖,但有五粮液内部人士依然谨慎乐观。他认为,五粮液2014年新推出的低度系列酒,虽然市场反应还不错,但是总体的销售额在总盘子中所占比例还不高,一个新品的培育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五粮液在保价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好市场投放量,五粮液要想走出低谷,带领川酒杀出重围,还得需要四川省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
  目前来看,相对于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沱牌舍得等高端白酒的日子更不好过。许多酒企认为,四川省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就是让企业按市场规律办事。
  与此同时,《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也了解到,四川省领导和五粮液所有地的宜宾市领导也已意识到,需要替白酒企业“卸包袱”,放宽对企业销售指标的考核,让他们按市场规律放手竞争。
其他文献
资本市场是最客观的新闻评论员。  美国时间2015年2月10日,纳斯达克市场的高通(NASDAQ:QCOM)股价大涨4.69%。  显然,投资者认为,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反垄断调查中,高通获得了“胜利”。  中国时间的2月10日,高通宣布与中国国家发改委达成一致,以支付60.88元亿人民币(约合9.75亿美元)罚款,并进行业务整改为代价,结束了持续14个月的反垄断调查。  不过,在更多的人看来,这场结
期刊
4月8日以来的这些天,P2P行业哀声一片,风险预警逐步升级。除龙头企业宜信深陷“坏账门”外,深圳两家P2P企业相继倒下:旺旺贷高管涉嫌卷款700万元跑路;钱海创投疑高管欠下亿元巨债被调查。4月19日,媒体又曝出浙江10家P2P企业涉嫌非法集资,最大一起案件涉资1.7亿元。  马年短短4个月里,全国已有20多家P2P企业倒闭。坊间有言,P2P第二波“跑路潮”将近,监管补位遂成燃眉之急。  就在“宜信
期刊
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及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冲击下,中国通行了近20年的商业银行法仍对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作出严格规定,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也不利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1995年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法正式确立了中资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原则。这符合当时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随后国内外金融形势发生巨变。一方面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放弃分业经营政策,美国更于1999年正式从法
期刊
实行10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正变得不再适宜汽车产业的发展。  2004年, 国家发改委颁布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其后虽经多次修改,但始终只在细节上简单修正,并未从针对行业发展趋势与简化行政审批的角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随着产业的发展,这种政策与市场现实之间的分歧正在加大,中国汽车行业进入 “微增长”期后,许多曾经被忽略的政策性、机制性矛盾浮出水面。  其突出表现为:汽车产业政策究竟需要何
期刊
社会救助是一项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5月1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将开始正式实施,是中国第一次从法规层面构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框架。  社会救助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对于“人情保”、“关系保”以及各种“错助”、“骗助”行为,如何有效制约?民政部又将如何加强救助
期刊
最近,伴随对楼市的悲观预期,多地“救市”呼声渐高,心态不无急迫。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当前房地产市场确有下行迹象。2014年1~3月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5.2%,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8%,且降幅呈扩大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房企到位资金增速也开始回落,“钱荒”态势明显。  舆论关注的“降价”典型,以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远郊区县居多。但这类地区的住宅供应过剩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1
期刊
颁布10年未做系统调整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下称“《政策》”),正面临来至外部越来越多的质疑,要求出台新汽车产业政策的呼声,在2013年年底达到顶峰。  2013年,包括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东风集团总裁朱福寿等多位国企“掌门人”都曾在公开场合“炮轰”国内汽车产业政策滞后,提出全行业需要重整頂层设计。  业内专家更是多次呼吁解决被掩盖的部委审批制度、标准法规、长效政策、考核标准,抑或是汽车行业兼
期刊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3年11月任命商界传奇人物伊恩·利文斯顿担任英国贸易投资大臣。实业出身的利文斯顿很快就展示出与金融背景的前任不同的风格,比如他力推增强英国制造性和创意性企业的海外竞争力,并为此四处宣传“荣耀英国”国际推广项目。  作为该计划重要的一部分,创意英伦庆典活动定于今年3月初在上海举行。在活动举办前,利文斯顿在英国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在他眼里创意产业就像他在执掌英国电信时选择的拳头业
期刊
由“汽车整车合资企业的外方股占股比不得超过50%”引发的大讨论,或行将跨过“分水岭”。  4月3日,有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作为多年惯例,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科技部部长万钢组织了汽车业界代表委员40多人,闭门座谈研讨行业重大问题。  期间,针对“何时全面对外资开放以及如何开放”等焦点话题,苗圩表态说,工信部所管辖范围内,如钢铁、化纤等,会分时段有序放开合资股比,
期刊
2014年6月1日,会成为中国电信行业的营改增起点吗?  在此之前,从最早传闻的2013年9月1日,到2014年的1月1日和4月1日,电信业“营改增”已从“业界预估时间”第三度推迟。  这一次,或再无悬念。  推迟  作为本届政府税制改革的一个关键突破点,“营改增”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铁路运输、邮政服务已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全面试点。  此前,财政部在提交2014年全国“两会”审议的预算草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