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案导学”的教变导的体会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导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所以要想把整堂课“导”好“导”活,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一是要求学案的编写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二是教师要会“导”。要把握住导学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手段,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一、学案的编写
  学案是导学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学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导学。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的学案,确保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差的学案只能加重学生负担,重蹈传统教育的覆辙。
  1.教学目标的编写
  教学目标应是体现教师对教育本质和目的的正确理解。好的教学目标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观,这种新的知识观不是现成的真理和结论,而应是让学生去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的过程,是使学生在发现真理和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的。
  教学目标应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上的空白点、遗漏的成分、模棱两可的问题的感性上的认识和为了发展某些能力而设的学生必须学会的目标。所以设置的教学目标要有梯度,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按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层次可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般能力目标和创新目标。
  2.学案内容的编写
  学案内容必须能使学生建立牢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编写要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识层次,不能是知识点的单一重复。应当采用启发式,使学生“跳跳摘桃子”,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联结,形成新的观点和理论,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学案内容的编写具体地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具体情况对课本内容删减、合并、重组。
  (2)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留有创造性学习的空间。
  (4)能体现跨学科的渗透。
  (4)要广泛地联系社会生活。
  学案内容要呈现思维梯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填空、习题的堆积。学案的编写大有文章可做,而且好的学案决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潜心研究,分类专项突破,以挖掘学案之潜力。决不能把学案当成变相练习,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与素质教育相违背。
  二、教师的“导”
  导,即开导、启迪之意,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一个“导”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在认知过程中,适当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
  1.把握诱导的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教育家孔子的论述。它恰如其分地点明了学生需要启发的最佳时机。即是说当学生讨论热烈,对问题似懂非懂,想说却又说不清楚,正是渴望启发的最强烈之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时机,给予适当的诱导和点拨,将起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点拨不需要太多语言,关键是要抓住时机,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导学要讲究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变教为导更要讲究艺术,任何拙劣的导学,不仅不能诱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甚至退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动机、兴趣、态度,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放下老师的架子,完全进入和学生的交流过程,始终与学生要表达的思想合拍,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教师既要跟上学生的思路,又要引导学生的思路。对任何疑难问题不能直接讲授给学生,要创设不同梯度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真正领悟、掌握。不能把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使其硬性接受。
  3.导学方式的灵活性
  导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道理。导学与学案是密不可分的,好的学案是教师有一堂好的导学课的先决条件,但教师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已设计好的学案,因为再好的学案也不能把课堂上的所有情景都设计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迅速且不断的搜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进行多元化备课,对学案进行添加、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而不能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灵活多样的导学方式,可以给学案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导学的方式不同也与导学的对象有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分类诱导的方法,对差生设置的问题难度要低一些,且要层层递进,逐渐接触问题的实质;对优秀生要仅仅点拨关键之处,设置的问题难度大一些,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和训练。
  另外,导学并不专属于教师。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差异,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旁边进行适当引导,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学案导学”的研究前景还很广阔,需要我们认真细致地不断研究,挖掘出“学案导学”的巨大潜力,使“学案导学”适应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的日趋紧张,节能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宁波市科技园区,有这样一位创业者,数年如一日奉献在节能事业上。他,就是宁波新特变压器研究所所长、宁波变压器厂总
虽然文言文距离我们较久远,但是它蕴含着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优秀文化和深邃的思想。因此,文言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比例远比散文、小说等高,所以对文言文的教学工作应该高度地重视。但是文言教学在学生面前总显得那么枯燥、乏味、可憎。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学生在座位上听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所谓的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活用、通假之类的知
元极图理论是关于三元三极生化返规律的学说,认为三元(元气、元光、元音)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三极是三元变化的基本规律(生化返规律).把元极图理论从几方面现代化,提出以系
期刊
期刊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稳定之基,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河南是人力资源大省,就业促进工作任务繁重.2017年9月25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全
期刊
老师难教作文、学生难学作文,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困扰老师们的难题,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更是“难于上青山”。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山村小学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表明,通过引导观察、创设情境、因材施教、提供展示平台等途径拓展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厌恶写作的难题,使学生的写作成为“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一、引导观察,积累习作素材。  1.关注农
第二届全球卫生大会确定以“包容与创新: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为主题,充分表达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政府对保障人民健康这一伟大事业的共同关切。2009年,中国政府顺应13亿人民群众
期刊
心、身、能量,即元极理论中的三元(能量),对培育个人领导能力及组织机构整体的学习环境都是个深奥而又重要的概念和实践.在一个组织机构和共同体中,开发交感和谐的集体三元场
摘要:简述当前国内居住区大体几种建筑风格,未来居住区的各种建筑风格必将朝着符合绿色建筑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居住区 建筑风格 绿色建筑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了: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规划。这也为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建设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