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来源 :实用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kin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急性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粘膜的病理改变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变化。结果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可明显减轻小鼠结肠粘膜的损伤;可明显抑制TNF-α和MCP-1的表达,尤以两菌合用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DSS诱导的UC有治疗作用,对TNF-α表达的协同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发挥协调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and Clostridium butyricum on murine ulcerative colitis (UC) and to explore its therapeutic mechanism. Methods The acute UC model induced by 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 was establishe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olonic mucosa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in mice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with Lactobacillus and Clostridium butyricum And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MCP-1) expression changes. Results Lactobacillus and Clostridium butyricum could obviously reduce the damage of colonic mucosa in mice an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and MCP-1, especi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two bacteria. Conclusion Lactobacilli and Clostridium butyricum have a therapeutic effect on DSS-induced UC, and the synergistic inhibitory effect on TNF-α expression may b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oordination therapy.
其他文献
概述了不使用光致掩模和光致抗蚀剂的无掩模布线形成技术,金属纳米粒子和纳米油墨的研究开发,喷墨法的应用和今后的课题。 The development of unmasked wiring without usi
目的 通过肌电图检查及测定患肢肌力,评价并分析加兰他敏对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48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加兰他敏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康
目的 了解公共卫生从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及人群分布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12月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7991名从业人员,采用酶联
2型糖尿病患者旁路血运重建术研究(BARI 2D)结果表明,及时的旁路手术或冠状动脉再造术与药物治疗相比,并不能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研究还发现减少胰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施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利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重点论述了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DSLAM)核心传输平台技术,对多业务传输平台承载IP业务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尽的描述,充分利用二层交换技术实现数据、传输、交换的综合
目的 观察长春瑞宾化疗引起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出现静脉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 对80例进行长春瑞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PICC管和外周静脉两种输液途径;对出现静脉炎的40例
格尔木燃气电站是青海省首座利用天然气作为能源来发电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电站,该机组采用"1+1+1"型式,即一套燃气轮发电机组、一台余热锅炉和一套蒸汽轮发电机组,蒸
4E10是目前中和作用最广泛的HIV单克隆抗体.其抗原核心表位被证实为NWF(D/N)IT基序,但利用抗原表位氨基酸未能诱导产生类似4E10的中和抗体.研究发现,4E10可能是一种自身抗体
目的 小脑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通过回顾分析手术的11例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放射学表现以及手术策略.方法 11例小脑海绵状血管瘤中男性3例,女性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