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两个独立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包括29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和487例健康对照,24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46例健康对照。利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iNOS rs2779248 C/T、rs1137933 C/T的基因型分布。

结果

rs2779248和rs1137933 T等位基因可以不同程度增加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合并2个独立的病例-对照研究后,这种风险关系仍然存在。rs2779248 T等位基因可以增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比值比(OR)值为1.33[95%可信区间(CI):1.09~1.61];rs1137933 T等位基因OR值为1.42(95%CI:1.16~1.73)。经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rs2779248 TT基因型仍然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OR值为2.75(95%CI:1.38~5.49);rs1137933 CT+TT基因型可以增加发病风险1.37倍(95%CI:0.03~1.82)。

结论

iNOS基因rs2779248和rs1137933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明显相关,突变等位基因和突变基因型可以明显增加发病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利用大肠杆菌联合索拉非尼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肠杆菌和索拉非尼协同处理构建好的Walker-256大鼠肝癌模型,观察经不同方式处理后,肝癌的发展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评估药物对肿瘤的作用效果,并研究大肠杆菌联合索拉非尼抗肝癌的机制。结果大肠杆菌联合索拉非尼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P=0.015),且血培
目的用RNA干扰技术阻断人膀胱癌T24细胞中Yes相关蛋白1(YAP1)基因的表达,观察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方法检测人膀胱癌T24细胞中YAP1表达水平;采用真核转录质粒pGreenPuro构建针对YAP1基因的重组转染质粒。将4种不同序列的YAP1短发卡RNA(shRNA)质粒以及含与YAP1无关序列的对照质粒(YAP1 shRNA NC)分别转染T24细胞,48 h后行实时定量反转
目的观察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在小剂量衣霉素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I/R+衣霉素组(TM组)及I/R+TM+LY294002组(TM+LY组),每组各10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并再灌注的方法建立I/R模型,TM组、TM+LY组在模型建立前30 min腹腔注射TM
目的观察低能激光照射(LLLI)对大鼠心肌梗死区及其边缘组织中微小RNA(miRNA,miR)-214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1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同部位只穿线不结扎,3周后治疗组使用LLLI处理梗死区域,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照射同一区域但治疗仪不接通电源,各组分别于照射后1、24、48、72 h、7 d
期刊
目的探讨敲低丙酮酸激酶M2亚型(PKM2)对肾癌细胞株ACHN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靶向PKM2基因的pLV载体,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株。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敲低PKM2对ACHN细胞增殖的影响。在Transwell小室的上室和下室之间不放置基质胶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在Transwell小室的上室和下室之放置基质胶测定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小窝蛋白是膜结合的脚手架蛋白家族成员之一,能够负性调控小窝区域内的信号转导。在人类肿瘤发病过程中伴随间质小窝蛋白-1(Cav-1)表达缺失,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中Cav-1表达缺失能够激活肿瘤微环境,促进前列腺癌、乳腺癌的早期复发、转移,肿瘤间质Cav-1表达缺失与临床不良预后相关。间质中Cav-1表达缺失促肿瘤进展的机制可能与Cav-1表达减少后其负性调控的多种致癌基因(如c-Myc、v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股骨粗隆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标准(ASA)Ⅱ或Ⅲ级,年龄65~80岁,体重50~76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32):对照组(C组)、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复合右美托咪定组(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随着对前列腺癌分子机制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在前列腺癌的分子分型、非编码RNA以及肿瘤免疫等方面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本文也将从这3个方面,就其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转移、耐药中的机制进行综述,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目的探讨过表达Beclin1蛋白对小鼠肝癌化疗增敏的效果。方法对照细胞核Beclin1过表达细胞株分别建立移植瘤模型30只,待肿瘤生长后,每种细胞株模型取15只经腹腔注射吉西他滨50 mg/kg,每周2次,共4周,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Beclin1组、化疗组和实验组。分析4组小鼠肿瘤生长,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两组小鼠肿瘤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p62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