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河北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建构和形成了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中将使河北省的城市特征和文化特色更为明显和突出。河北省的城市雕塑建设必须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自身的城市区域性功能和性质定位,区域性文化属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分析和确定雕塑的题材和主题,体现和反映总体的历史文化内涵、现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精神和丰富多层的审美文化需要。
关键词:燕赵风骨:历史人文;雕塑建设
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建设家园融入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探寻着一种新的最佳交流方式。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和城市文明展现的一个重要载体,城市建设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随着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城市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环境已迫在眉睫。以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已成为当代国际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战略。
根据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河北省的地域特点、资源优势,结合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化发展,本文就河北省城市雕塑建设与发展做出一定的探讨,以祈方家指正。
一、河北省城市雕塑现状分析
城市雕塑发展五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重视下,大量艺术家的努力下,以及各行业的支持下,河北城市从无到有、由粗及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在令人欢欣鼓舞的同时,让人深切感受到这项艺术事业发展的艰辛以及蕴含的广阔前景。
成绩固然欣喜,问题不可忽视。细究起来,河北城市雕塑在整体发展中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明确的定位,对应具有怎样的城市文化品位和怎样的文化精神未能做出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和构思,城市雕塑整体建设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城市雕塑的数量较少,形式单一,散状分布,没有形成统一体系。这与河北省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总体状况极不相称,其历史,文化、经济、科技、旅游等方面的各种城市元素没有能够通过雕塑很好地表现出来。
2 现有城市雕塑整体质量悬殊较大,良莠不齐。城市雕塑整体艺术水准不高,文化内涵不丰富,地域性特征不突出,许多雕塑作品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作品有雷同感,缺乏体现燕赵大地文化精神的力作。
3 现有城市雕塑类型单一。已有的城市雕塑中,类型极为贫乏和单一,与河北省呈现的多层次城市文化、多样性城市文化空间以及多样性的审美需求等极不相称。
4 城市雕塑属性不明确。河北省的整体城市雕塑布局结构零散无序,严重缺乏层次感、秩序感、系列感和结构感,城市雕塑属性不明确,城市雕塑没有与外部环境、城市人文气质相协调。
此外还存在着缺乏大型标志性雕塑、雕塑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相关问题。
要树立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总体形象,推进城市化建设和城市文化发展,既需要高标准的城市建设、高水平的城市管理,也需要高品位、有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河北省的城市雕塑规划和建设应加紧予以拟补和改善,注重其与本土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契合,创造出真正具有本土气息,适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雕塑事业。
二、新时期加强河北城市雕塑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快河北城市雕塑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1 历史人文资源积淀需要城市雕塑。河北省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北部大省,这里有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在军事、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把这些内容通过雕塑的形式铸造下来,意义重大。
2 时代建设需要城市雕塑。随着共和国不断走向文明、繁荣和富强,河北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巨变。勤劳的河北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艰苦创业,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些需要用雕塑的形式予以体现出来,以反映建设者的伟大成就。
3 城市文化发展需要城市雕塑。城市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城市雕塑述说着燕赵大地的历史,凝聚着燕赵大地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其在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着燕赵大地人的无限追求、执着信仰、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城市雕塑和城市建筑一起成为河北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形式。
4 市民审美与精神需要城市雕塑。城市雕塑和其他城市建筑等共同构成城市高雅美丽的环境,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受到优越的审美体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与美的精神,城市雕塑的存在影响了周边环境,提升了文化形象,产生了视觉空间的凝聚力。
5 旅游资源与经济发展需要城市雕塑。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借助一定的城市雕塑来把人类最早的踏足地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历史场景展现给世人,极有必要。
6 城市形象建设需要城市雕塑。河北省是开发建设北京“后花园”的理想地域,其整体城市形象的塑造涉及城市的布局形式、空间形象景观、历史文化形态、标志性建筑、地方传统特色等诸多因素。通过营建高水准的标志性城市雕塑,借助于城市雕塑的美观与恢弘气势,反映河北省的精神与力量,形成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特色。
7 城市环境发展需要城市雕塑。近年来,河北省发展迅速,汇聚了尖端的科技与工业文明,前沿的信息与精神文明,城市的发展速度也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现着城市化进程的辉煌成就。人们渴望着更美好的生态绿色家园,渴望受到精神上的抚慰,希望压力的舒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城市居民呼唤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享受,呼唤更舒适悦目的城市空间。
8 政府重视城市雕塑。近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对城市雕塑建设日趋重视,从政策上、资金上都给予了扶持,对城市雕塑创作热潮予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努力规范城市雕塑市场,调动了城市雕塑设计从业者的积极性与创作力,使城市雕塑艺术展览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一起迅速发展。
三、河北省城市雕塑建设题材分析
河北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建构和形成了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中将使河北省的城市特征和文化特色更为明显和突出。河北省的城市雕塑建设必须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自身的城市区域性功能和性质定位,区域性文化属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分析和确定雕塑的题材和主题,体现和反映总体的历史文化内涵、现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精神和丰富多层的审美文化需要。
1 古代历史文化题材与主题。河北省有着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众多,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历史 文化资源丰厚。总体的城市雕塑规划和建设应充分挖掘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历史文化题材,展示和体现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传统。包括:古代历史事件题材、古代历史文化遗迹题材、古代历史名人题材。
2 近现代历史文化题材与主题。河北省的近现代历史是传统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是河北省历史文化脉络的发展,在河北省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了较之古代更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河北省的城市雕塑规划和建设应当整合和提炼这一时期各个方面的题材,通过雕塑景观形式予以表现。包括:近现代历史事件题材、近现代文化艺术题材、近现代爱国主义题材、近现代革命旧址及历史遗存、近现代商贸文化题材等。
3 当代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题材与主题。河北省近年来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紧密结合形成自身的优势,发展极为迅速,汇聚了尖端的科技与工业文明、前沿的信息与精神文明,发展速度也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现着城市化进程的辉煌成就。城市雕塑建设重点围绕河北省新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河北省现有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地位,紧扣现代化城市形象和文化形象建设,站在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整合、提炼和确定当代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题材。包括:城市文化题材、草原文化题材、城市生活题材、文教体育题材、农业文化题材、旅游文化题材、工业技术题材、经贸交流题材、民俗艺术题材、当代艺术题材、国际文化交流题材等。
四、河北城市雕塑建设实施程序
河北城市雕塑建设,必须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从时代性和多元化的视角,关注新科技、新材料的进步,坚持可持续性的发展原则,突出鲜明的民族性,形成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在实施程序上,建议河北省城市雕塑规划的实施机制采取三种模式:
1 建立“百分比公共艺术建设”模式。“百分比公共艺术建设”模式即是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经费中提出若干个百分比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建设与创作开支。这参照国际上一些国家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实施方面的成功经验模式,目前中国部分城市也将开始实施这一政策。河北省市可参阅借鉴这些有效的模式,使城市雕塑建设规范化、有序化、机制化,有利于河北省城市雕塑建设的持续发展,真正落实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2 运用“分类分项公共艺术建设”模式。“分类分项公共艺术建设”即是雕塑建设项目归口投资建设,城市雕塑景观所属区域的建设、管理、运营部分。通过发扬热爱河北省、建设河北省,共同打造和谐奉献的精神,积极参与城市雕塑建设。归口投资建设的雕塑景观项目采取所建单位冠名制,共享城市文明建设的成果。投资建设的雕塑作品可以称为所建部门的文化标识物。
3 采取“动态介入公共艺术建设”方式。“动态介入公共艺术建设”即是结合河北省区的经济项目、文化活动、建设工程、招商引资等各项重大活动,把雕塑项目作为文化亮点,有目的地引入相关活动或项目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引建设资金,借助活动的展开推进雕塑项目的建设。
结合河北省整体的城市地貌和人文特征,借鉴国内外城市雕塑建设的成功经验,基于城市开放空间,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以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以文化提升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切实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城市雕塑建设,整合、利用、开发河北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以文化产业为龙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的创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优势组合,促进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大发展、大繁荣,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刘同保 河北省曲阳县通宝雕塑建筑艺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燕赵风骨:历史人文;雕塑建设
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建设家园融入自然的同时,也在不断探寻着一种新的最佳交流方式。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和城市文明展现的一个重要载体,城市建设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随着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城市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环境已迫在眉睫。以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已成为当代国际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战略。
根据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河北省的地域特点、资源优势,结合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化发展,本文就河北省城市雕塑建设与发展做出一定的探讨,以祈方家指正。
一、河北省城市雕塑现状分析
城市雕塑发展五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重视下,大量艺术家的努力下,以及各行业的支持下,河北城市从无到有、由粗及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在令人欢欣鼓舞的同时,让人深切感受到这项艺术事业发展的艰辛以及蕴含的广阔前景。
成绩固然欣喜,问题不可忽视。细究起来,河北城市雕塑在整体发展中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明确的定位,对应具有怎样的城市文化品位和怎样的文化精神未能做出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和构思,城市雕塑整体建设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城市雕塑的数量较少,形式单一,散状分布,没有形成统一体系。这与河北省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总体状况极不相称,其历史,文化、经济、科技、旅游等方面的各种城市元素没有能够通过雕塑很好地表现出来。
2 现有城市雕塑整体质量悬殊较大,良莠不齐。城市雕塑整体艺术水准不高,文化内涵不丰富,地域性特征不突出,许多雕塑作品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作品有雷同感,缺乏体现燕赵大地文化精神的力作。
3 现有城市雕塑类型单一。已有的城市雕塑中,类型极为贫乏和单一,与河北省呈现的多层次城市文化、多样性城市文化空间以及多样性的审美需求等极不相称。
4 城市雕塑属性不明确。河北省的整体城市雕塑布局结构零散无序,严重缺乏层次感、秩序感、系列感和结构感,城市雕塑属性不明确,城市雕塑没有与外部环境、城市人文气质相协调。
此外还存在着缺乏大型标志性雕塑、雕塑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相关问题。
要树立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总体形象,推进城市化建设和城市文化发展,既需要高标准的城市建设、高水平的城市管理,也需要高品位、有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河北省的城市雕塑规划和建设应加紧予以拟补和改善,注重其与本土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契合,创造出真正具有本土气息,适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雕塑事业。
二、新时期加强河北城市雕塑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快河北城市雕塑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1 历史人文资源积淀需要城市雕塑。河北省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北部大省,这里有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在军事、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把这些内容通过雕塑的形式铸造下来,意义重大。
2 时代建设需要城市雕塑。随着共和国不断走向文明、繁荣和富强,河北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巨变。勤劳的河北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艰苦创业,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些需要用雕塑的形式予以体现出来,以反映建设者的伟大成就。
3 城市文化发展需要城市雕塑。城市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城市雕塑述说着燕赵大地的历史,凝聚着燕赵大地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其在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着燕赵大地人的无限追求、执着信仰、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城市雕塑和城市建筑一起成为河北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形式。
4 市民审美与精神需要城市雕塑。城市雕塑和其他城市建筑等共同构成城市高雅美丽的环境,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受到优越的审美体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与美的精神,城市雕塑的存在影响了周边环境,提升了文化形象,产生了视觉空间的凝聚力。
5 旅游资源与经济发展需要城市雕塑。河北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借助一定的城市雕塑来把人类最早的踏足地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历史场景展现给世人,极有必要。
6 城市形象建设需要城市雕塑。河北省是开发建设北京“后花园”的理想地域,其整体城市形象的塑造涉及城市的布局形式、空间形象景观、历史文化形态、标志性建筑、地方传统特色等诸多因素。通过营建高水准的标志性城市雕塑,借助于城市雕塑的美观与恢弘气势,反映河北省的精神与力量,形成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特色。
7 城市环境发展需要城市雕塑。近年来,河北省发展迅速,汇聚了尖端的科技与工业文明,前沿的信息与精神文明,城市的发展速度也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现着城市化进程的辉煌成就。人们渴望着更美好的生态绿色家园,渴望受到精神上的抚慰,希望压力的舒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城市居民呼唤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享受,呼唤更舒适悦目的城市空间。
8 政府重视城市雕塑。近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对城市雕塑建设日趋重视,从政策上、资金上都给予了扶持,对城市雕塑创作热潮予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努力规范城市雕塑市场,调动了城市雕塑设计从业者的积极性与创作力,使城市雕塑艺术展览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一起迅速发展。
三、河北省城市雕塑建设题材分析
河北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建构和形成了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中将使河北省的城市特征和文化特色更为明显和突出。河北省的城市雕塑建设必须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自身的城市区域性功能和性质定位,区域性文化属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分析和确定雕塑的题材和主题,体现和反映总体的历史文化内涵、现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精神和丰富多层的审美文化需要。
1 古代历史文化题材与主题。河北省有着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众多,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历史 文化资源丰厚。总体的城市雕塑规划和建设应充分挖掘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历史文化题材,展示和体现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传统。包括:古代历史事件题材、古代历史文化遗迹题材、古代历史名人题材。
2 近现代历史文化题材与主题。河北省的近现代历史是传统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是河北省历史文化脉络的发展,在河北省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了较之古代更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河北省的城市雕塑规划和建设应当整合和提炼这一时期各个方面的题材,通过雕塑景观形式予以表现。包括:近现代历史事件题材、近现代文化艺术题材、近现代爱国主义题材、近现代革命旧址及历史遗存、近现代商贸文化题材等。
3 当代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题材与主题。河北省近年来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紧密结合形成自身的优势,发展极为迅速,汇聚了尖端的科技与工业文明、前沿的信息与精神文明,发展速度也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现着城市化进程的辉煌成就。城市雕塑建设重点围绕河北省新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河北省现有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地位,紧扣现代化城市形象和文化形象建设,站在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整合、提炼和确定当代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题材。包括:城市文化题材、草原文化题材、城市生活题材、文教体育题材、农业文化题材、旅游文化题材、工业技术题材、经贸交流题材、民俗艺术题材、当代艺术题材、国际文化交流题材等。
四、河北城市雕塑建设实施程序
河北城市雕塑建设,必须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从时代性和多元化的视角,关注新科技、新材料的进步,坚持可持续性的发展原则,突出鲜明的民族性,形成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在实施程序上,建议河北省城市雕塑规划的实施机制采取三种模式:
1 建立“百分比公共艺术建设”模式。“百分比公共艺术建设”模式即是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经费中提出若干个百分比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建设与创作开支。这参照国际上一些国家的公共艺术百分比实施方面的成功经验模式,目前中国部分城市也将开始实施这一政策。河北省市可参阅借鉴这些有效的模式,使城市雕塑建设规范化、有序化、机制化,有利于河北省城市雕塑建设的持续发展,真正落实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2 运用“分类分项公共艺术建设”模式。“分类分项公共艺术建设”即是雕塑建设项目归口投资建设,城市雕塑景观所属区域的建设、管理、运营部分。通过发扬热爱河北省、建设河北省,共同打造和谐奉献的精神,积极参与城市雕塑建设。归口投资建设的雕塑景观项目采取所建单位冠名制,共享城市文明建设的成果。投资建设的雕塑作品可以称为所建部门的文化标识物。
3 采取“动态介入公共艺术建设”方式。“动态介入公共艺术建设”即是结合河北省区的经济项目、文化活动、建设工程、招商引资等各项重大活动,把雕塑项目作为文化亮点,有目的地引入相关活动或项目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引建设资金,借助活动的展开推进雕塑项目的建设。
结合河北省整体的城市地貌和人文特征,借鉴国内外城市雕塑建设的成功经验,基于城市开放空间,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以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以文化提升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切实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城市雕塑建设,整合、利用、开发河北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以文化产业为龙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的创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优势组合,促进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大发展、大繁荣,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刘同保 河北省曲阳县通宝雕塑建筑艺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