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协同创新:深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指向

来源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NJONE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大学生唯有筑牢人文素质基础,才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场域,是实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对培养素质过硬的未来医生肩负着重要职责。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是促成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关键环节,担负着实现"医学生"到"医生"蜕变的神圣使命。加强院校协同创新,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形势发展的专门人才,是当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指向。二者的协同创新,院校两种文化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是真正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课题组对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初步建立了适应新世纪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并在总结我党德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德育思想.本文就邓小平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在高校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高等学校开设"两课",是巩固我国的社会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服务大学生成才的需要."两课"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方法论课,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确立系统思维,整合各方力量,构建政府、家庭、社会、高校、个人五位一体、五联互动的新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