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桂林旅游集散中心,加快提升壮大桂林旅游产业步伐

来源 :旅游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PANJ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旅游市场呈现出“散客化”的趋势,欧美各主要旅游接待国的散客市场份额达到了70%—80%。随着散客市场的快速增长,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散客旅游市场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旅游接待服务早已不能满足蓬勃发展的个性化旅游市场需要。如何接待好来桂林旅游的游客和如何提供更好出游的服务是现代旅游市场对桂林旅游接待服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鄙人认为这已经是提升壮大桂林旅游产业、确保桂林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个旅游城市设立了旅游集散接待中心,尝试运用新的市场机制的模式,在行业监管下,进行的市场化经营模式,力图给游客最便捷的方式、最真实的价格,最标准的服务,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散客市场需求。特别是他们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中竞合联盟,共赢未来的做法给桂林旅游接待服务品牌以启迪。
  
  一、国内旅游业发展呈现休闲化和个性化
  
  1.自助游市场兴起。二十一世纪的国内游中,以依靠旅行社为主的旅游中间商全包价游的传统旅游方式受到挑战,新兴的自助游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接受。自助游市场发展中自驾车旅游增幅迅速,短程旅行占多数,背包族日益受到关注,自助出境旅游逐步增长。一方面,自助旅游将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自助旅游的规模将有较大增长,成为主流的旅游方式。另一方面,针对自助旅游者的配套设施和中介服务将有极大发展。
  2.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呈现休闲化和个性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选择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已成为人们比较普遍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多的国内居民旅游的目的已从“观光”转向“休闲”;随着国内旅游者自主意识日渐增强,他们在选择目的地和旅游方式时更注重个人的自主意识,对旅游产品将更加挑剔,个性化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受欢迎。国内旅游消费将由单一组团观光旅游向形式多样的休闲度假游、文化旅游以及特色旅游项目扩展。
  
  二、国内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给桂林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自1998年上海新建国内第一家旅游集散中心以来,我国的一些旅游中心城市纷纷设立旅游集散中心,如:北京、南京、杭州、扬州、无锡、苏州、洛阳等。国内各地的旅游集散中心出发点、建设情况、运营方式等各不相同。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建于1998年5月,是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为旅游者提供自助旅游服务的事业单位。通过7年的运作,上海旅游集散中心已摸索出一套成功的发展模式,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杭州旅游集散中心是2000年8月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打响“游在杭州”品牌、方便中外游客出游而设立的散客自助旅游集散地。杭州旅游集散中心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支持、企业化运作”的模式,由杭州旅游集团和杭州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杭州旅游集团控股经营,长途客运集团和公交公司出资参与成立的一家股份企业。作为面向散客为主的旅游机构,杭州旅游集散中心是杭州地区集散客自助旅游、客房预订、票务预订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 “旅游超市”。
  苏州旅游集散中心2004年9月21日正式成立,它集旅游交通、旅游信息咨询及旅游服务功能于一体,为来苏旅游者特别是自助游游客及市民提供了出游方便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是苏州旅游对外服务与形象的窗口。苏州政府对于苏州旅游集散中心运营没有投入任何财政资金,只给予政策层面的支持。
  北京旅游集散中心是北京市市委、市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迎接2008奥运会,作好奥运旅游接待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旅游集散中心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管理和建设模式,由北京巴士股份有限公司、首旅集团、郊旅集团、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等7家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北京旅游集散中心在运作方式上完全采取公司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不靠政府出钱。
  
  三、建立桂林旅游集散中心是提升壮大桂林旅游产业的必需
  
  桂林旅游服务市场经历30多年的旅游接待,形成了以旅行社、饭店、交通运输和景点景区为网络的松散接待系统,满足了组团接待和会议接待,开通了不定期的旅游专线服务,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市场化经营的“天天游”散客服务机构,设立了非盈利性的“旅游咨询中心”,推出了自驾车服务点。在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的管理下,使桂林的旅游每年都上新的台阶。然而,桂林基于市场竞合的旅游服务品牌目前还未形成,更多的合作都是在单体之间进行,没有形成系统的优势,与桂林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极不相称。
  1.建立桂林旅游集散中心是顺应散客市场快速增长的需要。从目前国内其它省市旅游集散中心运营总体情况看来,旅游集散中心有效整合了旅游要素,通过搭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方便散客出游,使游客真正享受到自助旅游的乐趣。对于桂林而言,筹建旅游集散中心是顺应新时代散客市场快速增长的需要,提高散客旅游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2.建立桂林旅游集散中心有利于提高旅游城市的整体竞争力。筹建旅游集散中心有利于改变桂林目前“散兵游勇”的散客接待服务体系,从而增强桂林接待散客旅游的能力,提高桂林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3.建立桂林旅游集散中心有利于培育旅游接待服务品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个集旅游交通集散、旅游信息咨询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它以正规合法者取代非法坑人者,在客源上给“黑旅游”断粮,阻击“黑车”、“黑导”、“黑票提”揽活宰客,从而让游客享受到“高质量、高标准、品牌化”的旅游服务。筹建旅游集散中心有利于强化桂林旅游品牌形象,梳理规范旅游市场。
  
  四、建立桂林旅游集散中心的具体操作建议
  
  1.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借鉴国内主要旅游集散中心运营经验,筹建桂林旅游集散中心应坚持政府主导。从目前国内已建的旅游集散中心情况看,各地旅游集散中心均是由政府出面推动设立的单位,如: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由上海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牵头,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由浙江省旅游局出面推动;并且政府在旅游集散中心运营初期往往从规划、投资、宣传等多方面给以大力扶持。另一方面,目前桂林旅游市场尚欠规范,旅游秩序不稳,仍然受到“黑车”和“黑导”问题困扰。若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旅游集散中心将很难运营,需要政府部门出面为旅游集散中心保驾护航。因此,桂林市政府应积极通过政策、规划、投资、宣传以及教育培训等多种手段来支持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
  2.要理顺关系,加强政府各部门协调。借鉴国内主要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经验和不足,筹建桂林旅游集散中心需要政府各部门共同协作配合,尤其是交通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密切配合,负责组织协调和整合旅游集散中心所需资源,如:苏州旅游集散中心设立时由副市长出面组织交通局和旅游局,吸纳交通局和旅游局下属企业共同出资;北京旅游集散中心的筹建工作在市旅游局、市运输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经过了一年多市场调研和论证完成。因此,桂林要筹建旅游集散中心也需要政府各部门理顺关系,协作配合。
  3.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次序。“黑车”和“黑导”问题不能有效扼制,很难有效保护旅游集散中心作为旅游经营者权益。例如:北京旅游集散中心目前的运营深受“黑车”和“黑导”问题的困扰。因此,桂林要筹建旅游集散中心,政府必须严厉打击“黑车”和“黑导”,坚决取缔非法经营和超范围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次序。
  4.科学确定桂林旅游集散中心定位。从国内主要的旅游城市设立旅游集散中心的情况来看,旅游集散中心的类型定位大致有三类:一是由政府拨款建立的自收自支型事业单位,提供半公益性服务。这种类型旅游集散中心是半公益性质的,自身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创收能力,如: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二是前期由政府财政支持的企业,提供半公益性服务。这种类型旅游集散中心除了按市场化运作外,往往还需要提供具有公益性质的旅游咨询、旅游换乘等服务,如:杭州旅游集散中心。三是由政府出面推动建立的企业,完全市场化运作。这种类型旅游集散中心是追求营利性的企业,几乎不提供公益性服务,如:苏州旅游集散中心。虽然国内各地的旅游集散中心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从功能上看,各地旅游集散中心差别不大,均以完善旅游服务为目的,是一个面向散客游市场的集旅游交通集散、旅游信息咨询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结合桂林的实际情况分析,筹建桂林的旅游集散中心适合采取类似杭州旅游集散中心的这一类型,即前期由政府财政支持的企业化模式。这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从目前政府机构改革的趋向看,设立事业单位型的旅游集散中心难度较大;桂林这种以地接为主的旅游城市,旅游企业之间对市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旅游集散中心完全市场化操作的难度较大。其二,政府是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建设的主体,旅游集散中心的筹建是着眼于提升桂林旅游城市的整体竞争力,需要政府大力扶持。筹建桂林的旅游集散中心适合将自己界定为专业分销商型的旅游经营企业。在桂林旅游市场中,旅游集散中心扮演专业分销商的角色,同时还可以成为旅行社、相关旅游企业产品的代理商,分销其的产品。旅游集散中心不从事旅游产品的开发、团队的接待和具体运作,只专注于产品的门市销售。
  5.坚持“品牌战略、市场培育、规范经营、优质服务、稳步发展”相结合的运营原则。筹建桂林的旅游集散中心适合采取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和苏州旅游集散中心的混合模式运作,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原则建设,政府出面组织,旅游局和交通局共同牵头,由一家大型的交通企业控股经营,有效整合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导游服务中心资源。桂林市政府要为旅游集散中心的运作创造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运营初期从财政、政策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政府职能部门出面为旅游集散中心保驾护航。旅游集散中心的线路设计、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宣传促销等方面,要符合广大旅游者的需求和目的地旅游市场的现实需要,一切工作的开展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去做,在突出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保证经营效益的快速增长。坚持“品牌战略、市场培育、规范经营、优质服务、稳步发展”相结合的运营原则。
  6.桂林旅游集散中心的经营思路建议。桂林旅游集散中心运营可以从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展开:一是以散客旅游需要为中心,树立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二是清醒认识散客旅游消费特点和自身资源优势,找准坐标,形成鲜明而有特色的经营定位;三是进行战略规划,确定桂林旅游集散中心运用方案;四是选择适合散客旅游需要和桂林旅游市场特点的营销策略;五是开展整合营销传播,培育桂林旅游集散中心的品牌。
其他文献
【摘要】本土文化与城市公园绿地相结合是两者再生的重要途径,本土文化是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提升的关键因素,城市公园绿地是本土文化传承的有益载体。从本土文化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价值维度与作用原理出发,提出了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的本土文化功能提升策略。  【关键词】本土文化;城市公园绿地;价值维度;作用原理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重要的游憩资源,其主要功能,不仅是供市民游憩、娱
期刊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直是桂林市全体人民引以自豪的评价,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向来是中外旅游者向往的地方之一。十年前,经上级批准,桂林市与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桂林,新桂林市行政区域得以扩大,分布在27809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桂林市旅游的快速发展拓展了地域空间。  市委、政府提出“大桂林,大旅游”的战略思路,把旅游发展业提到了一个高度,不仅体现了战略上的缜密
期刊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赋予旅游以灵魂,旅游才是有生命力的。在我们卖力地进行旅游宣传时,往往是因为没有做好策划,或者没有找准好的宣传载体,结果是事倍功半。一流的旅游城市卖文化,二流的旅游城市卖体验,三流的旅游城市卖产品,不入流的旅游城市卖资源。结合本人的个人认识和借鉴一些城市成功的经验,我想提议市委、市政府从以下30个方面对桂林进行旅游资源进行文化包装,以期得以提升提高桂林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1.
期刊
发展桂林旅游笔谈    ◎戴英历:“三象更新”提升桂林市旅游业  ◎肖勇辉: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好做活桂林散客旅游市场  ◎葛青良:“大桂林,大旅游”中的发展目标  ◎陈薪:提高桂林影响力的30个小建议  ◎唐华:建立桂林旅游集散中心,加快提升壮大桂林旅游产业步伐  ◎唐铭芳:科学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努力提高桂林旅游质效    桂林市要提升壮大旅游产业,必须注重“城象”、“天象”和“水象”这“三象
期刊
年初中国领导人出访各国拉开了正月外交的序幕,在电视上看到温家宝总理访问瑞士的画面,一下又勾起我对那个美丽国度的无限回忆------    绪斯太太    绪斯太太是我在瑞士认识的第一位瑞士人,因为她是我先生在瑞士留学期间的房东。2002年夏季,先后两次有五个月时间,我们一家都是租住在她家。至今我还记得门牌号码,苏黎世Oerlikon区,Schwamendingerstr 90(99)号。绪斯太太的
期刊
一、一诗隔海传深情    1948年某月(注:原史料作者未注明月份),旅美画家王少陵离开北平返回美国前,特地去拜访了时任北平艺术专科学院院长的徐悲鸿。见面以后,王少陵对徐悲鸿说,我已经买好了飞机票,很快就要走,徐悲鸿本想给老友绘一幅画,因为时间仓促,便决定送一幅字。他沉吟片刻之后,挥毫在一张宣纸上写下一首七绝:  急雨狂风势不禁,放舟弃棹匿亭阴。  剥莲认识中心苦,独自沉沉味苦心。  结尾还有一行
期刊
当前,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旅游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并将持续。面对危机,我们既要看到旅游业发展的困难,同时也要看到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而采取的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对散客旅游市场将产生的积极作用。桂林作为世界旅游胜地,如何破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因素,做好做活散客旅游市场,是值得各级领导和旅游从业者认真研究的。  一、散客旅游的特点  一是旅游行程的计划和安排的自主性。散客旅游由散客自行
期刊
寻梦之一  梦幻东江    踏进灵秀而神奇的灵川青狮潭东江,你马上就会被一种奇妙而空灵的气氛包围着,尘世的喧闹与繁华都被远隔在外,扑面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清爽,包含着南国特有的清新与娇柔,把你带进了原始而熟悉的自然怀抱。那两岸连绵不绝的竹山,依然保持着她谦虚而挺拨的样子,只有被岁月冲洗得浑圆而美丽的鹅卵石,记录着时空的轮回,在时而轻柔安静时而奔放自如的河水中层层叠叠,绵延不尽,把人们的思绪带向那神秘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信息知识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了旅游业的剧烈变革,旅游对媒体的依赖性加剧,旅游目的地更加注重品牌形象的传播。大量新兴媒体涌现的今天,如何利用新型媒体构建并传播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成为旅游目的地研究的关键。笔者结合实际案例和调查研究,探讨了依托于新媒体的旅游品牌传播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传播路径  一、前言  
期刊
【摘要】旅游广告已成为旅游企业或目的地塑造自身形象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其运作和传播过程中,文化因素对其影响很大,在实际中存在文化本土化原则与标准化原则的争论。通过对两者的分析,在阐述本土化原则与旅游广告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旅游广告的运作与传播应坚持文化本土化原则,并对其实际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旅游广告;本土化;标准化;实际意义  旅游广告,即指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为招徕顾客或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