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现象”的启示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ll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襄阳市田家炳中学“外卖小哥”王威高考取得了623分的好成绩,引发热议,26岁的准大学新生成为“网红”。
  2013年,18岁的王威考入中国农业大学,由于种种原因,他选择了退学。随后,他先后在北京、广东打工,曾在制衣厂当搬运工、送外卖。通过几年艰苦的劳动实践和锻炼,使其对知识和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得知湖北实行新高考后,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2020年9月,他毅然回到课堂,开始了十分艰苦的学习生活。
  班主任老师说:“因为他有打工的经历,吃过苦,明白学历和知识的重要,学习动力强,非常勤奋,也给同学们带来了正能量。”
  王威说:“老师们能力很强,培优补缺很有办法,对学生态度好,有耐心,有责任感,他们的敬业精神让我敬佩。”
  高考结束后,王威就返回了自己的岗位。在查到获得理想分数的第二天,他依然淡定地送着外卖,继续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角色。
  在谈起高考志愿时,他表示未来想成为一名教师。对于王威的工作、学习和高考后的种种表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也有几点思考:
  其一,新高考增强选择性的改革为更多人的成长成才开启了新的天地,应该充分肯定,值得叫好。
  其二,实践出真知。王威的成功是学校、老师和他本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他参与社会实践的结果。实践长才干、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这让我们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三,没有艰苦的锻炼,就没有真正的成长。王威高考后的外卖生活以及得知高考成绩后继续送外卖的举动,让人看到一位未来优秀才俊的雏形,坚持下去,绝非等闲之辈,亦可担任大任。
  职業无贵贱,都是服务社会,然而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中,送外卖并不是大学生的最佳选择,他没有因为高考成绩优异而把自己视为“天之骄子”,泰然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令人敬佩。
  他志愿当教师也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相信他今后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尽心尽力,出色出彩。
  其四,建设学习型社会和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形成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可以为更多的“王威式”人才的成长成功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周小益
其他文献
小学趣事活动作文教学是“语文 ”课程改革的一种新主张、新路径,主要针对农村小学习作教学课程干瘪、课堂不活、目标不明、指导不实、素材窄化等问题,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从“有意思”切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游戏的方式,挖掘生活、學科课程中趣事活动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促进儿童语言、思维、认知能力发展;基于课改的思维,以趣事活动课程的开发,创新习作教学模式、创立习作教学课程资源库,实现习作教学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