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的走向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23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同样需要转变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和发展,国家更加注重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赏识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中的应用。针对小学思想品德的现状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进行赏识教育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赏识激励;师生关系;客观发展;因材施教
  赏识激励策略作为新课标下的流行手段,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潜能,构建高效课堂,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赏识教育要与思想品德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能够为许多家长和学生接受,它主要是从正面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訓斥学生,这样从正面来表扬他们,勇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即使个别同学有缺点,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也会增强信心,改掉缺点,战胜自我,让他们从不行到行,逐渐形成一种成功者的心态。
  一、 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叫“填鸭式”,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几乎都被教师所霸占了,学生只是教师进行表演时的观众,一切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样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训练与发展,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所取得的实效性,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这种师生的关系必须要进行转化,课堂的中心和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教师是指导者,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发展自己的思维,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这样更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气氛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以前,学生怕老师,这种关系使学生在教师面前处处小心,时时怯步,那么可以想象,这种师生关系导致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不高。
  二、 尊重学生的客观发展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客观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能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样的发展现状,教师应该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赏识教育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客观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之前让学生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对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对不能通过讨论解决的问题,教师采用系统讲解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讨论,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让教师在尊重学生客观发展的基础上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进而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看法的方式尊重学生的客观发展,从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讨论以及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观点的方式,保证赏识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顺利实施,从而让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 在语言上鼓励学生
  学生经常处于被鼓励的环境中就会变得十分自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积极地在语言上鼓励学生,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经常会出现错误,这时教师应该用“考虑一下是不是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或是“这个问题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这种言语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纠正,避免学生由于在没有正确回答问题而出现对上课回答问题产生的恐惧心理;②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因为害怕回答错误而不敢举手发言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用类似“我相信同学们可以的”和“同学们可以试一试,回答错了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勇于尝试”等鼓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进行发言,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通过利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改正错误和使用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方式提高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 因材施教地进行赏识教育
  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实施赏识教育,还要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赏识教育的模式,进行有层次、有差异的赏识教育。由于学生个人的知识储备以及性格特点不同,所以呈现出来的学习水平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不同的,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该积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性格内向并且较为自卑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鼓励性的语言并在日常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可以采用“你要相信自己,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你也不例外,所以你要相信自己”这样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
  五、 要让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习惯了将自己的位置摆在了听从者、被灌输者的地位,他们已经习惯了听,但是新的课堂改革下要求学生不再是听,而是要真正学起来、动起来,让学生从配角转变为主角,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才能够自主地去学习和探索。在课堂上,教师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教师也要善于运用教学辅助工具激活思想品德课教学,比如将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运用互联网多了解我们国家的政治时事要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活政治课的课堂。还有可以针对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例子来学习,比如,在各大商场一到节假日都会组织各种打折促销的活动,对这样的活动,学生有什么样的看法等,学生深有感触就会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课堂实效。
  总而言之,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也应该与时俱进的,有所改变,有所要求。这些都需要我们思想品德教师以及所有学生的共同努力,共同改变,共同将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具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小乐.信息化教学革命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有效教学思考[J].科学大众,2017(7).
  [2]孙庆太.赏识教育意义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8(2).
  作者简介:
  杨红萍,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旭阳镇富南学校。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教学标准下,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也已经走入了课堂,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但是,大多数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仍然缺乏一个明确的思路,这就需要教师
1924年生,广东新会人,194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系,1952年结业于教育部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班,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在《经
(一)丰台区南苑乡地处北京城区南二环路以南至南五环路之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加快,农用土地大量被国家征用,在给乡、村集体经济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一
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80%为脑梗死(cerebral infaction,CI)。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发病的分子生物机制及益气活血中药冠脉宁对白细胞介素-8(IL-8)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摘 要: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工具,灵活掌握不同类型的数学方法,有利于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对教师而言,把指导学生应用数学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则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数学方法;解题能力;小学数学  小学阶段是奠定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由于自控力和理解力还不够成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欠佳,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可见他们缺乏对数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不同题型有不同的数学方法
目的观察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以探讨其与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3例入院时及6h后血清尿酸,同时测血压;健康人50名作为对照组。结果中重度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住院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为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年10月-2006年6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心内科住院死亡的126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对53例患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