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那些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乡愈远,乡情愈浓;离乡愈久,乡愁愈醇。
  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想起小时候的很多事。特别是房前屋后的一些树,总在我的梦中出现。
  我们那儿果树很少,哪家有果树绝对是孩子们首选活动目标。邻居家有两棵梨树和三棵苹果树,果子还很生涩的时候就有很多小伙伴光顾,害得他家早早在果树地搭个棚子防贼,直到果子被采摘完毕。
  小时候我们家院子里有两棵枣树,猪圈边有棵石榴树,屋后有两棵槐树。
  院子里的两棵枣树品种不一样,一棵是蜜枣,有碗口粗,枣子吃起来又脆又甜。一棵是木枣,树很粗,一个人抱不过来,结出的枣子很大,但不怎么甜,都是成熟以后晒成红枣。每当小小的枣花开放,我就开始憧憬枣子到嘴的甜蜜。我们家有一条忠实的大黄狗,只要有一点动静它便汪汪叫。记得枣子成熟的一个晚上,忽然狗大叫起来,打开房门一看,只见隔壁二哥很尴尬地坐在地上,用手揉着屁股。害得奶奶第二天用竹竿打一水瓢的枣子送到他家慰问。
  打枣子的活我是不干的,我最怕枣树上的洋剌子(一种昆蟲,有很多毛刺,被蛰以后又痒又疼,要几天以后才好),我就是披一件旧褂子,把掉落地上的枣子捡到篮子里,偶尔枣子掉在头上会夸张地大喊。晚上奶奶便分一些枣子让我们给左邻右舍送去尝尝。可惜好景不长,两棵枣树由于长洋剌子被刨掉打成了八仙桌。
  猪圈边上的石榴树或许是靠近猪圈,地劲比较足,一直长得很茂密,听说是当年大表哥在我们家寄宿时从同学家挖来的。石榴花开非常漂亮,红红的花朵在碧绿的叶子映衬下更显娇艳。姐姐往往禁不住闺蜜的怂恿,偷偷摘几朵花送人。有显摆的女孩把花扎头上,后果是姐姐遭到奶奶的臭骂,因为庄上只有我们家有石榴树。
  中秋节前后石榴成熟,每到傍晚,我就把狗拴在石榴树下防贼。摘石榴的时候,我们把在竹竿上绑好的绳圈小心翼翼套在石榴上,使劲一拽石榴便掉下来。裂开的石榴最好吃,一掰开,白里透红的石榴籽晶莹剔透,吃到嘴里甜甜的带点酸。奶奶常常挑几个大的留作赏月,家旁邻居特别是有小孩的再送几个,据说石榴皮煮水喝可以治小儿腹泻。上初中的时候,石榴树碍着家里建房子被刨掉,我伤心好一阵。
  我们这把刺槐叫洋槐。我家屋后的两棵槐树不长刺,是国槐,我们称之为土槐,也叫笨槐。两棵槐树很高大,郁郁葱葱。夏天天热,槐树底下是避暑的好地方。我们搬张小桌子,拿几个板凳,在树荫下吃饭。左邻右舍常常端着饭碗加入进来,边吃饭边家长里短地侃大山。即使有生人路过,也会客气地留人吃饭。饭后就铺张席子在树下美美地睡个晌觉。
  土槐开花和洋槐不同,花期7月向后,很小的花骨朵叫槐米,是一味中药。高中时舅舅的公司收购干槐米出口,我和哥哥把自家两棵槐树采完,又张贴广告收购干槐米,搞得方圆几十里几支队伍为我们收购干槐米,一个暑假赚一千多块钱。在有钱就盖屋的小农意识支配下,随着家庭条件变好,房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宽敞,两棵槐树最终没有逃脱被砍掉做家具的宿命。
  几十年沧海桑田,当年的本土树种已没有几个,老宅早不复存在,只有记忆中的乡愁萦绕脑海。
其他文献
从诗中提及的树木、绿藤、围墙、花朵、小鸟、一人宽的小路等等,可以看出诗人是身处一个幽美的花园里,经历了从雨后到夜幕降临这段时光,对我们常见的自然状态——静,产生了深
期刊
我女儿杨柳,天性活泼开朗,善解人意.我们和女儿在一起的日子里,她有和我们说不完的话,有讲不完的小笑话小故事逗我们开心,我就像喝了蜂蜜水一样,每天都甜滋滋乐呵呵的……rn
期刊
我很庆幸,养了十年的玉树今年春节前终于开花了.这一消息传开,引来了众多的爱花人士前来观赏,赢得了文人墨客的高度咏赞,同时县、市电视台分别作了采访报道.
期刊
算起来家里新房子已经盖了有些年了,但常常在梦里回到小时候住过的土坯老屋,那里承载了我儿时的全部时光,不管是無忧快乐,还是自卑贫穷。  那三间土坯老屋,是爸爸在我出生那年修建好的。听奶奶说为了盖这三间房屋,爸爸每天起早贪黑,所有盖房用的土坯都是他亲自在田地用木模子做出来的,再晒上好些天才可以用,屋顶上的木梁也是他独自去隔壁县的大山一步步一根根步行驮回来。  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即便是再普通不过的
期刊
期刊
往事如烟,弥漫心头。当我提笔写下“小狗汪汪”这四个字时,儿时的苦涩与欢乐如昨,历历在目。  小时候生活在县城,几乎每家每户都布衣粗食,业余文化生活更是无从谈起。没有电视,少有报刊,就连8部较为单调的样板戏也难得在银幕上一见。于是,一些弹球、扇纸片等简陋的游戏被我们一遍遍演绎,其中“小狗汪汪”游戏更是令我们乐此不疲。  所谓“小狗汪汪”就是我们七、八个孩子中选出两人用“石头剪子布”赌输赢,败者趴在地
期刊
清明时节,回到老家,给父亲挂亲扫墓.抚着父亲的墓碑,一种刻骨的疼痛像针一样扎在心里,如同大浪淘沙,又似风吹烟散,多少儿时的往事已随岁月而去,唯有关于父亲的往事让我刻骨铭
期刊
随着制造型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也变得日益复杂,企业需要借助计算机来辅助企业进行生产的安排,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然而在现实生产调度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