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nc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尤为重要。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息息相关,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个性良好发展。
  关键词 美术课堂 问题意识 有效性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问题意识”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美术课上不少学生处于“懒洋洋”状态,两只耳朵竖起来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解,思维缺乏活力,尤其是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因此,要创设出一个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于是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一次“学区培训课”磨课过程,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息息相关。
  一、课堂剪影
  《鱼的纹样》是苏教版小学美术第十册第十二课的内容。我在两次磨课中,意外发现环节设计稍加改动,学生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第一次磨课:在课前花了很多时间在多媒体课件上,以海洋中各式各样鱼的图片揭示课题——鱼的纹样,试图激发学生欣赏图片带来的疑问——花纹暨纹样,结果学生不会概括鱼的纹样种类,导致课堂气氛并不热烈。
  第二次磨课:在课前,教师用卡纸自制了一条带有各种花纹的鱼,并在黑板上示范。导入新课时,学生直观地看着,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发言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这节课,在导课、新授、小组讨论过程中得到了互动。
  二、原因产生
  


  1.对于这两次磨课,课后经行了反思。课堂提问次数观察统计:
  第一次磨课的教师示范环节,学生的提问效果明显没有第二次磨课有效。在第二次磨课中,教师能提供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教学活动来得到验证“问题”。这样就能让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成了教师的无形示范,轻松地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对于学生在美术课中的提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五(1)班学生(40人)美术课提问情况调查统计:
  


  我们可以发现,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问题意识并不强,没有更多地去思考问题。教师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平时总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忽视了对知识产生、发展的展示和探索。课堂上未能营造教学氛围,创设情境教学。长期下去,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想像力、创造力在无形中被遏制,必然会影响我们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学会反思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得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是主动的探究者、研究者、发明者、创造者。“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个性良好地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任务。
  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要不断追问。当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会积极主动地质疑、探究。这样,美术课堂定会奏出美妙的乐章!
其他文献
摘要 积极鼓励学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开展各种活动,针对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寓美感于教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享乐;课后设计各种作业,让学生越学越有趣。  关键词 兴趣 鼓励 因材施教 作业设计  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厚,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教师应该把兴趣的培养当作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目的:考察抗肿瘤药物注射用门冬酰胺酶中蛋白质杂质情况,评价制剂品质.方法:采用蛋白质纯化仪对蛋白质样品进行分离,使用蛋白质电泳及UPLC-Q-TOF-MS联用法分别对2个厂家的样品中杂蛋白组分进行研究.结果:厂家A中共检出2种杂蛋白,杂蛋白总量为2.2%;厂家B中共检出19种杂蛋白,杂蛋白总量为7.2%.两个厂家中的杂蛋白均来源于大肠埃希菌.结论:建立的杂蛋白分析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注射用门冬酰
老年人常是多种疾病罹患于一身的群体,基础医院、尤其是基层中医医院,限于其特殊原因,对于这些多种疾病缠身的老年患者,常是中、西药联合施治,而中、西药物之间可能有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