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入海泥沙的交换和输移过程——兼论泥质区的“泥库”效应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63次 | 上传用户:fanshu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粒度谱的计算方法分析高浊度河口混合环境下悬浮泥沙和表层沉积物的交换过程,研究悬浮泥沙在河口—陆架系统的输移和归宿问题。分析表明:(1)大约有47%的悬浮泥沙沉积在长江口拦门沙海域及水下三角洲前缘,超过50%的悬浮泥沙摆脱河口的"束缚"进入杭州湾以及向南沿浙闽海岸输运,122.5°~123°E是长江悬浮泥沙向东扩散的重要界限。本文提供的粒度谱计算方法可适用于多种潮汐环境的泥沙输运和沉积的定量计算。(2)长江口悬浮泥沙与表层沉积物高交换区(交换率>0.6)主要分布在南槽口外的泥质区和杭州湾附近海域,
其他文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匡文慧博士撰写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信息数字重建、分析与模拟》(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专著在科学出版社于2012年4月出版发行。全书以大16开本图文并茂形式全彩色印刷。先睹为快,该书选题新颖,章节逻辑结构设计严密合理,集方法学体系与地学知识规律挖掘于一体,是一本值得研读的科学专著。全球与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过程,2008年全球城市人口、2012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均首超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这个学科已经发展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研究脉络。一个脉络接受经济学对“经济”的定义,专注于
2012年9月10日是南京师范大学110年校庆的日子,为了迎接110周年校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了一套系列丛书——《随园大家》,其中有陶行知、陈鹤琴、吴贻芳、高觉敷、李旭旦、唐圭璋、傅抱石、徐悲鸿。其中关于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的人物传记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任院长沙润教授等撰写,于2012年8月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以传主李旭旦这个人物成长的时间为顺序,空间活动为背景,概括
2018年4月28日,《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第四届编委会在北京裕龙酒店召开了第一次编委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主编广西大学赵跃宇教授、副主编北京大学刘才山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杨
期刊
通过对小中甸盆地厚15.3m的湖相沉积进行系统的粒度、孢粉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合14C年代测定,发现小中甸盆地在最近40ka以来经历了5次湖泊收缩事件,其形成年代可以同北大西
介绍了ArcObjects处理空间数据的相关层次结构,在动态分段思想的基础上设计了公路分段数据存储结构,提出了公路分段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方法,并对数据合并方法进行了改进,最后设计出了数据生产过程模型和相应的数据生产软件。
一、项目背景  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各种重大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所带来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也愈来愈大,愈来愈重。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
数年以前我就获知葛全胜等在撰写《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的专著,曾数次询问其进展,并阅过他们的一些论文和部分初稿。因而先有了"习以为常"的看法,觉得他们的工作最多不过为学术界多添一本书籍而已。然而,今天当我仔细读完这部书,我改变了这一习惯性看法,并被该书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新颖性所吸引。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原所长刘纪远研究员任学术指导、由邵全琴研究员任主编的《玉树地震区域生态环境图集》已由科学出版社顺利出版。该图集为大16开本、纸面精装、全彩色印刷、封面烫银、印装精美,为近年来我国区域专题地图集的精品之作。1图集内容该图集内容由"地震灾区生态环境"和"玉树州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