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 水

来源 :雪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条河,天天从身边流,就流成了人身上的一条血管。从此开始,再也无法遏制对她的偏愛。
  湟水从青海湖北岸的包忽图出发,绕过草甸,穿过巴燕峡谷,流到湟源成为一条有名字的河,版图上再也不能忽略的细线,是她风清月白的开始。
  她穿丹城而过,一水两岸。很多时候,像一匹青色的软缎,向东款款地抖开。清浅处似绉纱,丝缕分明。河底卵石和河边老鸦,就在水面肥肥瘦瘦地变幻,增添着她的清丽。
  我不知道老鸦学名叫什么,但这并不妨碍我对此物的认知。老哇,呱浪斑,乡人的叫法不一而足,且不怀好意。也许它一袭黑羽形单影只,看上去很沧桑;也许它叫声孤单,听来徒增凄凉,而不受人待见。偶尔栖落庄廓墙头或屋宇外的树枝上,总叫人撵了去。所以能更多时候看到的它们,不是在秋收之后的麦茬或麦捆上,成群结队地结集着,就是在苦苦菜蒲公英羞赧露头的春季,依然苍凉空旷的田野里匍匐着。
  后来听《寒鸦戏水》,在美丽洁净的庭院,在月光如水的校园。弦丝苍茫,泉流幽咽,洗炼而愉悦。于是不厌其烦地听,并且从此固执地以为,那寒鸦就是老鸦,那水就是湟水。再见水边咕水的老鸦,像多年之前的那段情感认定。却比曲子少一些留白,比麦田又多一些风雅。
  插在水里的红喙,果如一支彤管。不疾不徐,汲一口水,再汲一口,从容淡定。身后一幅宏大水墨背景,远的沙洲,近的水流,肥瘦薄厚,一切刚刚好。
  那些“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呢,那些顾盼生姿呢。生命钙的流失,我却已没有能力让自己完全安静下来,融入到曲子的意境,真是悲哀。
  老鸦是我们小时候在村里的叫法。上中学时,班里有个来自湟水岸边村庄的男生,经常穿一身黑衣裤,一溜蠢蠢欲动的武士黑须下,却生了一张小嘴,冬天里被寒风冻得鲜艳欲滴,像一棵熟透的樱桃,我们送他绰号红嘴鸦。从此老鸦的名字被改写。
  年少时的灵机一动,处处充满了恶作剧的趣味,与事物本身并没有必然的关联,恰如时间偶然的赠予,想起来都是美好。成人的惰性,再灵敏的感官也会被逐日的琐碎所消磨。所以这样的日常,常常熟视无睹到被忽略。


  好在我的固执,还如年少般一如既往地喜欢水,喜欢它澄澈奔腾的生命,已经多了更多的理解,似仁,似义,似智,似信,似勇。喜欢它过滤泥沙草芥之类的果敢,还在千篇一律的繁复与热闹中守得一片清平。并且笃定她疗伤的持久效力。
  光晕创造的奇迹中,阳光的金粉扑亮了羽翅,成线滚动闪烁的水珠,使红嘴鸦黑亮的羽毛轮廓,像镶了一圈金边的晚礼服。红嘴鸦是水边的一位汉代王公,正披着黑丝绒的大氅,举颅扬首,像高举着觚,饮琼浆淋漓。
  它喜欢独处,隔水几步,也许有同伴,却始终保持距离,鲜见亲近。大多时候,单腿孤望。即使河水明媚,偶尔孤叫一两声,像个阅尽苍凉的老朽。
  偶有颠覆。有年黄昏,路过城西海晏路口,惊见所有建筑物屋檐和空中电线,被红嘴鸭铺裹了一层,无声无息。我怕看走了眼,停顿了几步,果然红喙。密密麻麻挨挨挤挤,不留缝隙。像黑色的密集阵,触目惊心。看久了,眩晕,心里直泛潮涌。即便我看过收割之后排放麦捆的田野,怎样被红嘴鸦铺天盖地的景象,却也从没有见过它们,这样集体聚集到城里的阵势。发生了什么,或预示着什么,一时惊恐不宁。就像三亚小区墙头上高高举着的火焰花。黄昏里,燃红了天涯,沐浴斜阳的北岸楼顶,看上去还是一片温暖柔和。楼檐乌灰一层,原来是鸽子。这些敏感于声息的禽类,既使再轻微的举动,也会瞬间触动它们的感官,敏捷地突然腾起,像一股旋风,恢宏成一片铺天的哗然。然后零落,一圈圈一片片地翻转,像风中翻飞的斑驳的叶片。
  岸边的鸽群,正来自那里。它们是一群在风中练习奔跑的顽童。嬉戏,比翼,飞旋。恣肆而任意,欢快而轻巧。像博弈,那些看似悠然的滑翔,却难以捕捉。只好眺望。
  其实也不必过度追慕那些弧度,就像攥紧的沙漏,越是在意越是流失。翅膀破空旋响,鸽哨痴迷,风的呼啸连成一片交响。跫音美妙。渐近的激越,渐远的绝响,像《白桦林》,故事美丽,旋律忧伤。又如《阿兰胡埃斯之恋》,小号深邃,吉他深情。
  回环往复的小号,戛然而止的时候,正是曦光短促的时刻。赞普林卡琉璃金光的翅脊上,湟水公园密集的树梢上,过足了飞翔瘾的鸽子们,开始在昏黄的斜阳里相互偎依,卿卿我我。
  别以为它们随时示爱,看着轻浮。它们随遇而安,贪图安逸,却有些坚贞。它们的目的,永远是那个以世俗著称的家。
  那是老家,偶有鸽子筑巢,继而有了伴侣,有了儿女。某天鸽儿鸽女们学会飞翔离巢而去,老鸽追随而去。于是捣下筑巢的背篼,廊檐一片空旷。不过多日,老鸽却飞回,久久在廊檐处盘旋,不肯离去。看着心慌,只好又将背篼架于梁上,复得安宁。
  令人担心的是群居生活。属类的共性有时会带给它们致命的迷失,它们的信念并不坚定。
  三三两两的小群鸽子遭遇同类大部队时,容易迷糊而被裹挟,从而丢失自己的方向,淹没于翅膀的洪流。
  四舅的鸽群就是一个特例。清晨从屋顶鸽房,兴高采烈地放飞的十几只鸽子,傍晚盘回时,眼睁睁看着被一群更大的鸽群所弋走。让顿失真爱的四舅,一边捶胸顿足,一边大骂那些鸽子。
  丹城人家,蓄鸽习惯早已有之。清晨的逶迤,傍晚的飞旋。大段的时光里,它们成群结队,结伴而行,用编队在蓝天上抒情。灰绿,纯白,白花斑的。七八只,十几只,几十只,唱成天籁。
  那个我二十岁开始教书生涯,湟水左岸杏花烂漫的学校和村庄。总是饭后的傍晚,一路沿湟水漫游。河水清粼,滩石嶙峋,两岸草木茂盛,豆花芬芳,白杨树笔直摩天。
  晚岚诱人。沿途的豆花馥郁芳香,人一直想走。走到口子,走到俊家庄,走到巴燕峡口。折返时,月亮正如歌所唱,在白莲花般的云雾里穿行。   河面烟雾朦胧,水石的花朵已看不清,水聲却叮咚淙淙。光阴荏苒,月色迷人,湟水柔软断肠。正是民歌《小河淌水》的节奏:“月亮上来亮汪汪,亮汪汪……”
  也有烦乱,像杂芜的生活。暴雨之后,站在豁朗的东大桥上看湟水,嘈嘈切切,像乌江。
  屈指算来,已是八年之前的事了。我却还记着,那些路牌上从百米到几公里不等的公里数和地名,比如十六公里,比如青弋江。旅途之中,原来我一直忽近忽远地和乌江徘徊并行,就像我天天追随的湟水。
  它像一条幽灵,缠绕盘踞心间。可我极力想拨开它的那些迷雾,用呼吸感受它的纯粹。
  风雨却一直迷离。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如何。”——《垓下歌》。“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垓下帐里的美人别,江东父老的断舍离。虞姬柔断肝肠的凄艳,霸王悲痛肺腑的笑声。
  乌江的感伤,我绕不开。并且由于太过凄迷的想象,第一眼面对它时,我却失望了。它不过如湟水,体量对等,没有个性地汤汤,只两岸芦苇青纱帐,层层掩住了浑浊。乌江之于江南,是淅沥不绝的教化。湟水之于高原,却是实实在在的命脉。
  乌江悲戚戚,湟水坦荡荡啊。
  药水来了。她是投奔湟水的腋生姊妹。她集拉脊山冰清玉洁的高山雪水,又濡染日月峡谷,两岸菜花金黄的色泽,和大片青稞的锋芒。所以药水从拉脊山一路向北,冲出日月山峡谷,奔赴湟水的刹那,我以为她天生携带了一些桀骜神性和一股豪气,耿介率性。
  因为后来,我多次经过她们携手的南岸交汇处,湟水缄默温柔,药水喧响奔放。春风浩荡的时候,湟水的浮冰已溃不成军,而拐弯汇合的药水,却还是用一派高冷豪迈,固执地对抗时间,完全一副坚不可摧的模样,让人陡然生出一些豪气。
  药水是对湟水的历练。她率性的本质,使温婉湟水,流出南北古城对望的峡口时,开始泼辣着,往前奔腾。于是不滞不涩,于是苍莽逶迤。等她冲出西石峡,已经雄浑。然后遇坎激越,静水流深。
  我无法不对贯穿高原河谷,远走黄河的她一往情深!
  【作者简介】锦梅,青海省作协会员。已有多篇文字散见于《青海日报》《青海湖》《中国土族》《雪莲》《当代作家》等报刊。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
期刊
【编者的话】  撒拉族诗人韩文德的诗歌语言纯洁优美,叙述语调流畅通透,给广大读者留下了特别的印象。他的诗歌以特有的细腻情感捕捉日常生活中闪烁的诗意、凝眸青海及撒拉族文化的变迁历史,沉潜在民族文化的内核开掘创新。  本期推荐的韩文德诗歌作品是他近期创作的长诗《青海诗篇》的节选,他站在精神世界的纯粹高度诠释青海文化的博大和精深,并建立了与之对话的方式与途径。这是一部建立在诗人个体生命体验基础上,融艰难
期刊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传媒行业面临着新的重大变革,各行业正在不断地进行创新.自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新闻宣传到政务服务,从媒体相加
期刊
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的主要手段,考察政策工具的使用是理解、评估和改善政府部门管理政务新媒体行为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15个省级政府发布的政务新媒体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从
1  老天会为种稻准备一场盛大的仪式。  春分后的某一夜,村庄被大雾偷袭。  雾帐密实,把村庄像粽子一样包裹起来。鸟儿噎得张不开嘴,没法歌唱。公鸡乱了自鸣钟,昏昏沉睡,没法一晨三唱。窗纸厚厚涂了暗色,父亲以为天亮还要些时间,就多恋会儿枕头。  村庄外远远近近的白露河,鱼塘,双塘,南大塘,南大湖,西大湖,都被一笔抹平。  牛羊早早醒了,却蜷伏在圈里不敢探蹄出门,生怕掉进雾里被淹死。  大雾的糨糊刷严
期刊
幸福的“花儿”唱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吃水不忘挖井人,  致富不忘党的恩。  旧社会日子太困难,  老百姓天天吃不上饭,  共产党领导咱们闹革命,  穷苦人当家做主人。  改天换地的1949年,  翻身的人们挺直了腰杆。  改造资本主义抓生产,  日子一天比一天甜。  三中全会1978年,  改革开放路子宽。  祖国建设快马加鞭,  农牧区旧貌换新颜。  新时代政策赛过阳光暖,  群众生
期刊
1  到了七月,前半夜似炉火,后半夜似碎冰,小光就在这样冷热交替中睡过去了。一觉起来,发觉咽喉疼得厉害,知道是昨晚又踢了被子。坐起来,光线挤进窗帘的缝隙里,烤冷面一样摊开一束面饼形状。想起昨晚和爸爸吵了嘴,现在见了正是格外陌生的时候,便不想动弹,又要躺进这束光线面饼里,“啪”,爸爸隔着门拍了一巴掌。  吓了一个激灵。昨天这个巴掌落到了他的脸上,他哭着跑去妈妈那里了。妈妈跟街上的小姑娘似的,浑身香喷
期刊
披着暖暖的朝阳,因为西宁这座城市春夏总是姗姗来迟,七月初伏时西宁还不见得有多么热浪袭人,夏天早晚仍然清凉舒适,近几年西宁雨水充沛,白天时而乍晴乍雨,美女们夏天穿裙子的时间很短,闪亮夏日美梦有点让靓妹们感叹。我乘坐城市便捷的出租车,从东往西沿凤凰山环城高速公路,抱着一岁七个月的小孙女薇薇,20分钟便到了今晨行游目的地西宁市湟水河森林公园。按孙女薇薇的话说,就要爷爷抱抱出去到公园或童梦乐园转转,世界那
期刊
1  直到多年以后,想起你,我脑子里首先出现的还是一匹马的形象。  嘿嘿,我儿子。那个傍晚,李万金不安地搓着一双粗手,脸色谄媚地望着身材高大、顶了一颗光脑袋的崔大头说,老板,我没熊你,我儿子十八了,你看看这胳膊,啧啧,你再看看这腿,啧啧,都是力气呐。  崔大头看了看你,又扭头惑疑地看看李万金。李万金忙递上你的身份证,崔大头接过去,端详良久,肥胖的脑袋才沉重地晃了晃。呸,他重重地吐出一口痰,啪,击中
期刊
融媒体时代出现了各种新闻新形态,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式,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从业者担任新闻采集与新闻加工的任务,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