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明确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棉田水分、热量、盐分及产量的影响,在南疆绿洲棉区设置4种生物降解地膜(T1、T2、JF、BSF),以PE地膜为对照,分析了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对棉田保墒、增
【机 构】
: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9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棉田水分、热量、盐分及产量的影响,在南疆绿洲棉区设置4种生物降解地膜(T1、T2、JF、BSF),以PE地膜为对照,分析了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对棉田保墒、增温、抑盐的调控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BSF处理的保水性能与PE地膜相当,T1、T2、JF处理保水性能则不如PE地膜;JF、BSF处理抑盐效果优于PE地膜,0~60cm土层平均含盐量分别比PE地膜低0.3、0.4 g·kg-1,其他处理抑盐效果则不如PE地膜.JF、BSF处理的地温分别比PE地膜高0.3、1.6℃,其他处理则低于PE地膜;不同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ETa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单株结铃数与水分利用效率,地膜降解越早,单株结铃数越少,水分利用效率越低;BSF处理在籽棉产量方面高于其他处理,但比PE地膜低20.2%.本研究为该地区棉田生物降解地膜的筛选及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基于中国绿洲胡杨分布区48个地面气象站1960-2017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运用线性趋势法、相关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绿洲胡杨生长期起止日和生长期对全球变暖
我国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现代花粉雨与气候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以滇南红河地区43个水体(湖泊、水库和池塘)的表层沉积物为对象,探讨研究区现代花粉雨与气候因子之间的
氮沉降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地上(如植物生产力和组成)和地下特性(如土壤养分循环),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本研究以亚热带戴云山毛竹林为对象,设置N0(0kgN·hm-2·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树干呼吸的时空变异性直接决定着全球碳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然而,目前关于树干呼吸的时间变化特征,尤其是树干呼吸碳同位素组成
植硅体碳汇是草原碳汇的重要部分.本研究选取松嫩草原中禾本科群落、莎草科群落、菊科群落为对象,通过湿式灰化法提取植硅体,并通过碱溶分光光度法对植硅体碳量进行测定.根据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二级预防措施;探讨他汀类药物对于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的作用及其机制;分析目前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临床用药和治疗措
坡向对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功能性状有显著影响.研究不同坡向上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功能性状有助于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适应.以兰州地区狗娃花叶片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