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潜规则“绑架”官员选拔制度

来源 :她和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微博爆料江苏扬州市委政法委书记女儿袁某“火箭升迁”,质疑其“毕业三年升副处”。扬州市委组织部22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袁某此次任职是公开、公平、公正的。
  尽管从当前的各种信息来看,袁某的“火箭升迁”和现有官员选拔制度并无明显冲突,可父女在同一处为官,且父亲还是扬州重要主政官员,自然难以彻底消除瓜田李下的嫌疑。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官员子女“火箭升迁”的背后,往往少不了父辈的各种影响,给人一种隐性的潜规则“绑架”官员选拔制度的担忧。
  这些选拔表面看起来,似乎程序各方面都无明显瑕疵,但背后却多有种种难以言明的考虑,这正是在新的条件下,少数官员巧妙“规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而出现的新动向,值得人们反思和关注。
  从近来曝光的一些“火箭升迁”的个案来看,无不透出这样的端倪:一方面部分案例已被查出确有程序不公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被“破格”升迁的,多是出自官宦之家。同等的教育经历或工作能力,为什么平民子女“破格”提拔的相对较少,这很容易引发人们的疑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完善相关公职人员任职“回避”制度。从扬州这起案例来看,当地也意识到了需要回避,从袁某报名到常委会票决,袁某父亲全程回避。但这样的回避,显然难以令人放心。他人虽然回避了,但权力的影响力却没有“回避”。
  当然,回避制度并非万能,而且实事求是说,官员子女中也不乏佼佼者,回避制度不能无限扩大,否则对有能力的官员子女也不公平。要让官员子女升迁经得住质疑,治本的办法,还是完善官员选拔制度,通过透明公开的程序,让潜规则失去暗中交易的可能。
  比如,当前可以推进新任官员家庭成员信息的公开,至少直系亲属中如有从政的成员,必须要将信息公开。通过给公众监督创造条件,或能對选拔公正起到一定倒逼作用。
  (人民日报10)
其他文献
目前,如何吸引和留住员工己成为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文章在人力资源流失及人力资源流失治理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导致员工流失的环境变量、个体变量、结构变
阿蓬,我这样叫你就像在叫一个妹妹的名字一个土家族或苗族的妹妹你裙裾上的花蕾在四月
6月21日,我市地方性法规规章委托清理签约仪式在市人大机关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与西南政法大学正式签署协议,委托其对我市现行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本文结合铁通公司在FTTH住宅小区的接入,对其进行规模化接入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