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资源的平台型企业演化——飞友科技的启示

来源 :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ingl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经济背景下,平台型企业开放的内在逻辑,以及基于数据资源的组织演化过程,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聚焦于民航数据商业服务企业“飞友科技”,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的方法,结合动态能力与平台开放度的理论视角,以数据资源为基础展开对平台型企业演化过程的深入解析。研究发现:基于数据资源的平台型企业演化主要分为行业内专有开放平台、数据服务开放平台、平台型商业生态系统三个阶段;动态能力是平台型企业演化及其价值创造的重要基础;在演化过程中,以数据资源为基础的平台开放度演进,是促进平台型企业利用动态能力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机制。本文研究结论对平台型企业演化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演进,输出了理论知识增量与应用实践启示。
其他文献
以往关于领导力的研究多是在组织范围内进行考察,缺乏对领导者早期发展因素的关注,难以突破管理研究与实践中遇到的领导力持续低效的瓶颈。基于领导者发展的长期视角,本研究探索了父母权威教养方式对子女未来领导者涌现的重要影响。同时根据人生领导力发展周期理论,深入分析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在父母权威教养方式与领导者涌现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机敏性在自我意识、自我调节与领导者涌现之间的调节作用。基于64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权威教养方式对子女的领导者涌现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本研究追踪“制度工作”理论这一国际新制度组织理论的最新研究动向,以中国电动车行业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探讨组织场域中的行动者如何影响制度,并揭示这一过程中行动者能动性相对于其场域地位变化而展示出的特点。研究结论凸显了行动者如何通过身份工作和实践工作这两种制度工作促进产业制度变革,以实现企业升级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演化。具体而言,本文识别出组织场域变化前后的四种制度工作——创造性身份工作、挑战性实践工作、维护性身份工作和创造性实践工作,并通过模型构建展示了行动者随自身场域位置的变化,使用不同的制度工作来应对新场域
面对女性就业和双职工家庭增多、抚育“二孩”和照料老人负担加重、员工更追求个人兴趣发展等新形势、新变化,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实行灵活工作计划来帮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基于1983—2020年99项实证研究的112个独立样本,定量综述灵活工作计划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家庭责任和员工类型对这些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灵活工作计划显著降低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和离职倾向,提高感知工作自主性、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感和工作绩效。调节效应的元分析结果则显示,对于家庭责任较大的员工,灵活工
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融资困难,融资成本不断上升。为了从信息不对称角度研究年报净语调对债权融资的影响,本文利用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的数据,分析发现年报净语调会增加企业的债权融资规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异质性研究表明,非国有企业、公司规模较大且所处金融环境良好地区的企业,年报净语调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债权融资。此外,机制研究表明,年报净语调通过影响分析师跟踪和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进而增加企业债权融资。以上结论证明,年报净语调是缓解企业融资压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同时丰富和拓展了年报净语调对企业经营管理
随着家庭职能的重构及刻板印象的逐步消散,将女性作为潜在的传承对象成为越来越多家族企业的选择。与蓬勃的发展实践对应的是,理论研究中的家族企业女性较零散地分散于战略、组织行为等研究领域,缺乏具有家族特性的,整合、深入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梳理家族企业女性继任者的相关研究,结合家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研究框架与命题,以期为家族企业中的女性研究提供新的视野与借鉴。本文突破男或女的二分性别简单分类,探索构建家族企业女性继任者的管理认知与行为特色,及其领导力对家族跨代创业成长导向及价值的影响的研究框架。通过整合框架
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国有企业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将联合有关机构和
近年来,中国跨国企业加快了国际化步伐,海外子公司遍布全球各地。跨国企业内部子公司网络呈现出文化多样性特征,其如何影响跨国企业绩效引发了企业界和学界的众多关注。本研究从动态能力理论视角出发,基于中国上市跨国企业2002—2016年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对文化多样性与跨国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文化多样性会通过动态能力机制提升跨国企业经营绩效,使得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2)进一步审查这种机制产生的边界条件发现,跨国企业的海外印记越深,文化多样性与跨国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跨国
本文将双边关系专用性投资、机会主义效应、知识协同效应和治理机制纳入一个整合分析框架,探究双边关系专用性投资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吉林、辽宁和江苏等地435家企业为样本,综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检验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双边关系专用性投资不仅能直接提升合作创新绩效,还能通过机会主义效应和知识协同效应的并列中介作用间接提升合作创新绩效;机会主义效应对知识协同效应具有负向影响;正式合同和关系准则均对双边关系专用性投资与机会主义效应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关系准则对双边关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政府自2010年开始实施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准确评估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效果,对于进一步推广这一试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于低碳试点政策在不同城市、不同试点时间上的变异,使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量相对于样本均值降低了约1.05个百分点,意味着低碳城市建设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同时,低碳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
减税降费是激发企业活力、推动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在当前疫情情况下,制定保障企业生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税收政策更需找准发力点。拉斐尔曲线作为西方减税政策的主流理论基础被反复提及引述,然而该曲线的已有研究都是以所得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供给决策作为其微观机制,这与流转税在我国税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的基本国情不符。因此,传统拉斐尔曲线在我国的具体环境下是否依然存在,其在企业层面的微观机制又是如何?这正是本文希望讨论的问题。本文采用2003—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