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3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护理路径是为已确诊某种疾病的一组患者制定的,可使护理人员有预见性、有计划的工作,也可使患者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获得最佳护理质量[1].笔者对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右利手,烧锅炉工人.以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不清3 h于2000年3月5日收入院.该患者值一宿夜班,晨6时许准备去洗脸时突然倒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言
期刊
近年来,宫颈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且随着检测手段的改进,使其临床检出率也逐年增加[1].由于HPV感染主要经性生活传播,且可以导致宫颈癌的发生[2],因此患者确诊后存在着明显的负性心理,引起患者焦虑程度增加.笔者采用特定的护理方法对宫颈HPV感染患者进行干预,以探讨其临床效果。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脑外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好发于下肢,可引起血栓脱落,导致心、脑、肺等脏器栓塞,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1].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脑外伤的发病率上升,下肢DVT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DVT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3].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脑外伤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预防下肢DVT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肝硬化失代偿期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易反复出血,单靠药物治疗预后差,且易反复.笔者对经内镜下行食管胃底静脉套扎术30例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慢性心力衰竭(CHF)好发于老年患者,病死率40%~50%[1].临床治疗上常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护理措施[2].近年来研究发现,合理护理干预可提高CHF患者的防病治病意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使病情稳定,改善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和病死率[3-4].笔者对收治的CHF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相比较,以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CHF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