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送葬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4f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三爷死了,死的确切时辰,没人知道,包括他的大儿子周通。周通夜里去趟茅厕,察觉出父亲房间异样的安静。父亲病中一直咳嗽不止,夜里咳得更厉害,夜里房间的灯从来没有熄过,那时的灯仍然亮着。周通叫了一声爸,没应声。周通再叫一声,仍然没应声。周通推开门进去,父亲赤背躺在蚊帐里,一动不动。周通想父亲睡得好好的,就不打扰他了,没想到蹑手蹑脚退出来时,那条瘸腿撞着板凳,弄出很大响声。响声没有惊醒父亲。周通停了一会,父亲依然纹丝不动。周通掀开蚊帐一摸,再摸,三摸,才探出父亲浑身是冰凉的。
  这里风俗,夜里死了人,就要报丧。报给村人知道。报丧的方式就是放鞭炮。放三个,而且三个都要响,三个没响直到放响三个为止。周通放了三个,却分不清到底是三个还是两个,结果多放了一个。四个。放了四个后,周通才意识到自己多放了一个,可能是太过悲伤,手相当哆嗦的缘故。周通明白自己犯了傻,过了一支烟功夫,就又放响三个,想重新更正过来。这回他牢牢地记住了数量。
  最先惊醒过来的人要算村长周宝田。周宝田听到响了四声,嘴里嘟哝了两句,大概是骂哪家小孩缺德,三更半夜胡闹,简直缺少家教。村长骂时,老伴也醒了。老伴骂他发神经,人家胡闹关你屁事?你是村长,你去管管。待后听到了三声响,才知道村子里老了人。这回老伴抓到了把柄,骂老不死的你没有听岔吧,你耳朵不聋吧。村长说,是我老糊涂还是你老糊涂,前面明明是四个。老伴说,前面的我又没听到。接着两人猜测是哪家老了人。在这一带,说话很忌讳,哪家死了人不说死了而是说老了。
  村长披衣起床来到门口,发现前头周三爷家明晃晃地亮着灯,那里传来周通有气无力的干嚎,嘶哑地打破了这寂静的夜色。
  村长脚步咚咚咚地走向周通家。
  周通看见村长连夜赶来,激动地跪在地上朝村长连连叩着响头,呜咽地哀求着,村长,我父亲去了,你要替我家作主呀……周通是个瘸子,至今还没娶媳妇。村长赶忙扶起周通。周通起来时,那条瘸腿明显地趔趄了一下,差点蹭着村长的裤子。
  村长安慰说,周通,人死不能复生,你要节哀,节哀顺变!村长又问,告诉周达了没有?周通说还没有,还没来得及。村长说,那得赶紧,打他手机让他立即回来。
  村长犯了难发了愁,村里老了人,是件麻烦事,主要是没人抬柩送葬。村里都是些老人,妇女,小孩,年轻点的不是病残就是行动不便,像瘸腿的周通,就不去外面打工。村长记得上次小山老了母亲,还是从别处请来十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一人两百,雇的高价,仅抬柩一项,就花去了几千块钱。那时可是冬天,很多打工的人回来过年,还能请到人家,况且抬柩,这年头出门在外的多,都图个吉利,抬了柩就认为不吉利了。可眼下是夏天,天气炎热恶劣,不能停留太久,尸体发臭了,抬柩的更不愿来了。村长不怕没钱使,周三爷的二儿子周达在深圳打工,听说这些年来赚得够狠,大把大把的钞票装进口袋。
  周通很快打电话通知周达。周达又打电话给村长,告诉说,他立即赶回,钱大大方方的花,不怕舍不得,父亲的丧事得轰轰烈烈。村里老了人,都是村长作主,怎么花销怎么做都由他说了算。周宝田本不想当村长,他六十多岁的人了,可他不当不行,村里没人更比他德高望重。他说话中听,人人都服。村长不缺钱使,儿子在外头混得不错,多次打电话叫去养老,可他没答应,他放心不下,放不下村里这些老弱病残。
  天亮后,村长从村东走到村西,从村西走到村东,往返好几次,看见人就说,周三爷昨晚老了,帮忙去!村里都是些老人妇女,年轻的妇女不是在奶着孩子就是拖儿带女,根本抽不出人手。几个闲得无事的老人倒是一口答应,反正自己也会老,以后老了也会求人。帮忙的人有了,办厨,购买东西,拿响器敲打吹打,都不成问题,总之是些力所能及的事。村长又着人去请和尚来念经超度亡魂。办完了这些,村长心里还是急,请哪些人来抬柩送葬呢?这年头,棺材做得重了,越重越显得隆重,越重抬柩的人走得越慢,这送葬,不能抬得快,得慢悠悠的,而且不能操近路,专朝远一点的路走,哪怕多拐些弯弯道道,这样才对得起死者,对得起死者家属。一副棺木加上死者,至少四百斤。村里能抬柩的没几个人,抬柩的人不能抬得太久,沿途要换人,至少得十来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才行。
  村长沿着村子喊了几回人,能来的都答应了,而且立即到位。村长的心里就有些安慰。村长的失落也同时产生。村长想到了邻村。村长穿着旧凉鞋趿拉着去邻村,阳春村,大塘村,下河村,六回村,都跑遍了,都通知了,都请了,可这些村子更糟糕,比自己村里人还少得可怜,人家答应来,可来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没解决。村长想,来是可以,帮忙可以,凑凑热闹可以,可抬柩的人在哪里,哪里有呢?
  村长回来时,已是中午时分。周通家里办丧帮忙的人都积极,都在做准备,而且做了一些准备,并整治了饭。等到吃饭时,只有一桌人。坐满一桌才八人,非常冷清,一点不热闹,这哪像老了人办丧事的气氛?
  饭后,村长回到家里,腰酸腿痛的,嘴里叫唤着累,累极了,连忙唤老伴过来帮他捶捶背。老伴抱怨说,你这身老骨头蛮健壮哟,放着好好的福不去享,偏偏当啥村长,操这份闲心?村长说,我就是这样,你让我静一静好不好?老伴说,别人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出外打工,挣多挣少都没你的份。村长说,人家瞧得起我,让我当村长,每次回家,礼不少送我呀。老伴说,你记着这一点好处了?人家可是牙缝里抠出来给你一点点。老伴后来不再唠叨。村长去里间床上想休息会儿,可哪里睡得着?还在为抬柩的人远远不够而发愁,不是人家不愿,而是无能为力。
  村长没心情躺下休息,很快起来。村长猛然发现搁在墙角的独轮车。独轮车是外包胶皮的钢壳轮子,还是当年常使用的工具,代替了肩挑背扛,省力方便,田间小道,马路上,似乎什么道路都可以去,只是近几年,人大多去了深圳,庄稼没有多少人种了,独轮车很少拿出来使用,似乎要消失了。
  村长抚摸着独轮车,像抚摸亲爱的儿子,顿时涌出一种亲切的感觉。这时,村长一个主意电光石火般产生了,对,用独轮车推着送葬。墙角里恰好有两辆,可以合并着使用。村长把独轮车推出屋子,靠在屋檐下,拿抹布擦拭。独轮车立时变得干净光亮了。村长用力按,试了试,依然牢固可用,看不出破损迹象。
  村长主意一定,立即轻松了,而且决定这样做,没人抬柩,以后也得靠这个。村长甚至想,谁说闲话就让谁做主,只要他想出更好办法,让大伙口服心服。
  周达已经赶到家里。现在交通方便了,跑的高速公路,回家用不了七八个小时,不像从前要用一天甚至两天时间。可周达媳妇没回来。周达说,正在坐月子,不能回了。
  村长把这个主意说出来时,立即遭来一片沉默。周达首先打破沉默说,村长,这可不行,难道村子没人,没有抬柩的人吗?村长说,没有,现在谁还在家里,你看看谁能抬得动,都跟你一样,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周达说,那我花高价钱雇请。村长说,你去请吧,我当村长没能力。周达说,要不要去邻村?村长说,邻村我也去了,邻村的人更少,有的,跟我们村子一样,是些老弱病残,你去请啊,花大价钱请啊!周达不再说话。村长最后宣布,就这么定了,不能再等了,瞧这鬼天气,热得像炭火。村长最后抹了一把满脸的汗水,舒出一口长气。
  下葬的地点选在毛马路旁边的山岗上。这是村长的意见。周达又反对,说父亲年纪一大把,是高寿,是病老的,就不能葬进祖坟?村长说,葬祖坟不是不可以,可谁抬得上,去祖坟都是些陡峭的山坡。
  最后热闹过了,经诵了,纸烧了,追悼会开了,就等着出殡。十来个老人妇女拼着力,呐喊着,吼叫着,齐齐地抬着棺木架在两辆独轮车上的棺材架上。村长喊声“起灵”,独轮车前方一位老人掌管着拉,后头一位老人掌管着推,两边是些扶灵护柩的人,齐齐地“哎嗨”一声,独轮车慢悠悠地上了毛马路。
  锁呐吹起来,锣鼓敲起来,鞭炮响起来,看样子很热闹,其实不然,送葬的队伍稀稀拉拉的只二十来人,还包括那些没进校门的小屁孩。花圈不多,人手不够,花圈还是叠在一起被人高高举着。没人哭丧,孝子是男人,嚎干了嗓子,哭得没头没脑,早就哑了声。村长就吆喝那些女人哭。这些女人假惺惺地哭了几句,很快止住,眼里挤不出一滴泪水。这葬礼一点都不热闹,要不是人人都披麻戴孝,一律的白色,简直不像出殡。
  毛马路好久没有整修,路面坑坑洼洼的。独轮车上的灵柩颠簸得厉害,随时会有颠下来的危险。村长在最前头举着幡幔,撒着买路钱。村长不时回头大声吩咐着小心啦小心。村长声音高吭嘹亮,音乐一样的美,唱戏一样的动听。众人听得好笑,但谁的脸上都没有露出笑来。
  不知是谁猛地喊了一声,起火了,快去救火。村里果真起火了,浓烟滚滚,火苗熊熊的往上蹿。村子处于一片火海里。送葬的人尽跑去救火。村长也去指挥救火了。村长高声大气,格外引人注意。
  大火很快扑灭,总算有惊无险。大火是放鞭炮点着了稻草堆引起的。村里没几个人,能出门的都出来了,没人及时觉察。
  众人赶来继续送葬,却突然下起了雨。这是夏季的雨,来得急,大而猛,雨里还裹挟着狂风。众人举着花圈拿着响器跑回去避雨了。村长急得大喊大叫,但是没用,没人听他指挥。这年头的人娇贵,弄不好生病了,患个伤风感冒,不花几十百把块钱不会轻易了结。有人打着伞,拿来塑料薄膜盖好灵柩;有人拿了雨伞雨衣想给孝子戴上披上。村长又是大声制止。这里规矩,送葬即使刮风下雨不能披戴雨具,孝子贤孙更是不能。
  好在风雨很快停住,老天似乎开了个玩笑。众人齐刷刷地上前去。可路变得泥泞了,进一步退两步,寸步难行。独轮车艰难地移动。独轮车不时陷进泥地里,前后的两个老人再怎么使劲也无济于事。村长朝那些人吼着,拿木板来拿木板来!拿来的木板可是腐朽的,铺在泥地里让独轮车辗过去时,啪啪两声生生的断裂。独轮车颠簸几下,又不动了。村长一急,气呼呼地骂起娘来。这年头,谁家里还有更好的木板?早做了家具或劈了柴火。村长又大声高叫,拿好木板来,没有就用床板,把床板敲下来。周通周达异口同声地说,把我父亲的床板敲下来,把我们的床板敲下来,把我家门板全都卸下来。
  众人又去忙碌,脚步踩得噼啪噼啪地响。有人还背来稻草。有人把稻草铺在泥地里,有人把木板铺在稻草上。独轮车缓缓辗过去。独轮车过后,挺出一小段距离。众人撤去木板,在前面重新铺上稻草,铺上木板。独轮车边缘护灵扶柩的人,大都去前头忙碌了。独轮车就像一个负荷过重的老者,一点一点,一点一点攒着劲儿向前,向前……
  责 编:鄢文江
  题 图:余和操
  评选好稿移动、联通、小灵通用户请发短信到07503377394。
其他文献
1  钟帆第一次看见翡翠观音是在一间十分狭小的屋子里。  在西下工业区里,那样狭小的屋子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出现那样狭小的屋子,是房东们主动求变的结晶。我之所以说是结晶,而不是结果,是因为出现那样狭小的屋子,的确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房东们的生存问题。早些年,那些房东们整天都是愁眉苦脸的,因为他们租来的房子根本就租不出去。想一下,那些一房一厅或者是大点的单间,在房租上肯定是不会便宜的,而那些一年四季都在
期刊
单位的宿舍不够用,我便在别的公司借了一间宿舍。房间很大,不足之处是一楼。楼后面杂乱生长的青草之中,零星散布着生活垃圾,便给一些飞的、爬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我搬进去的头一天,蚊子、蚂蚁、蟑螂、蜘蛛就来了个全体大集合,热烈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于是,我进屋不到半个钟,全身被蚊子亲吻了不下几十下。当时我真是手忙脚乱,抱头鼠窜,狼狈地逃出宿舍。后来我采用了三层保护措施,蚊帐,蚊香,喷杀剂,才算能在房
期刊
一、约定的违约金合理吗?    广州市天河区阮先生陈述:  我于2008年3月进入某人民医院工作,与医院签订了三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单位对我进行培训,培训后我需要在医院里服务十年,否则需要支付10万元的违约金。今年初我准备离开医院,医院要求我支付10万元的违约金,否则不让我走。请问我们关于违约金的约定合法合理吗?我是否需要支付这笔违约金?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
期刊
五年多六年前,也就是2003年夏天,大学毕业后我从湖南老家常德来到深圳。一路上我的狂想仿若深圳夜间的灯火,辉煌,璀璨。比如,想着混出个人样来,甚至连职位我都想好了:广告公司创意总监、总经理之类的……可到深圳工作没多久,大概半年多一年不到的时间,我干“事业”的热情锐减。  我想这皆源于自身性格的弱点:慢热,寡言,被动,不爱热闹,不好逢场作戏。在热气腾腾的深圳,在敢于标榜自我的职场,这种不愠不火的性格
期刊
离去长沙实习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父亲打电话到寝室,要我抽空回一趟家。那是十月中旬的一天,日头高照,在学校食堂吃完中午饭,我回寝室简单收拾了几件行李,步行至丹阳路车站。路上倒了两趟车,汽车开到大杨树轮船码头。在渡口等了差不多两个钟头,到官当镇汽车站时,天擦黑了。  走出汽车站大门,我一眼看见父亲立在车站小卖店门口,双手抱在胸前默默想事情,母亲蹲在旁边,跟卖甘蔗的妇人扯淡。看到我时,母亲立马站起身,她
期刊
芳芳  女,22岁。叶子的离去不是风的追求,而是树的不挽留!朋友,我想你!因为有了你,心情就会飞翔;因为有了你,蓝天就会更蓝;因为有了你,海浪有了漂泊的方向。诚交军营中的你为友。(13726013066)    林嘉宜  女,33岁。生活好,独居,忙碌的工作不能代替情感的孤独,我很想有个家,有个爱人,假如你的想法与我一样,都需要可以互相信赖,互相依靠的对象,如果你觉得你就是一位踏实稳重,懂得珍惜缘
期刊
工友得了直肠癌  媳妇做了野鸡  前阵子干脆跟嫖客飞了  连根鸡毛都没落下  工友们要搬家了  工棚不能再住下去  他也不能跟着搬走  因为无法再干工了  要命的直肠癌晚期  想回家没路费  原来做工几个钱都被媳妇拿走  现在什么都没了  就有病。今晚上去商店  要了瓶醉八仙,两个咸蛋  回到工棚门口,就着月光  喝起了酒,刚喝一口酒  就喔喔喔地哭起来  声音非常大,像牛叫  没一人过去陪他哭 
期刊
一些人去了  再也没有回来    一些人去了  他们的手指或处女膜  没有回来    一些人去了又回来  回来又去了  在千里长的流水线上  加工着幸福生活    去时是蝌蚪归来已是青蛙  去时是丑小鸭归来已是白天鹅  去时是大姑娘归来已是小媳妇  去时坐着火车归来时躺进了骨灰盒    许多农民去了  在广东的GDP里  留下了鲜为人知的荣耀  或者辛酸  (745300甘肃正宁文联)
期刊
你的时光是我的,忧愁也是  从今天起,你要学习热爱生活  打消自卑与恐惧    日子短暂,无须多少年  我们就老了。那时候再回头  你会为遗忘而焦急    请现在就擦亮眼睛  把我们的爱藏好  每天都有新的记忆和花朵    再加上我这些拙劣的诗句吧  看它们在倏忽的岁月里  能不能长成  你身后那排芳菲的香樟树  (226006江苏南通市跃龙南路朝晖花园16幢203室)
期刊
亲人们,我离你们  越来越远  当冷雨霏霏  我不能不抱紧双臂取暖    故乡,我离你  越来越远  当浓密的思念像月光一样弥漫  我只能任灵魂骑上脱缰的野马    离我自己也越来越远  我想顺着多年前的想法坚持下去  可不论是模样还是脾气  都已经背离了当初的心愿     现在的我  就像河边的一棵树一样单  夜晚的一张纸一样薄  单薄的我  在异乡不定的风里飘荡  (529020广东江门文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