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菌丝液体培养基的优化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zh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平菇菌丝液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 以平菇为试材,以菌丝干重为检测指标,筛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 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马铃薯淀粉4%、酵母粉0.100%、硫酸镁 0.15%、磷酸氢二钾 0.2%。[结论] 供试菌株在优化培养基配方条件下,菌丝干重有显著提高,为平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平菇;液体培养基;培养条件优化;菌丝干重
  中图分类号 S64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1-0015-0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optimal formula of liquid medium for mycelium culture of Pleurotus ostreatus.[Method] Taking P.ostreatus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mycelial dry wet was selected for detection index,the optimum carbon source and nitrogen source has been chosen with fermentation medium to maximize mycelia growth.The optimal test strain liquid fermentation medium formula was determined by univariate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Result]The optimal formula was 4% of potato flour,0.100% of yeast extract,0.15% of magnesium sulfate and 0.2% of dipotassium hydrogen phosphate.[Conclusion]The mycelium biomass of the tested strain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optimal formula,whi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iquid strains and largescale cultivation of P.ostreatus.
  Key words Pleurotus ostreatus;Liquid medium;Culture conditions optimization;Mycelial dry weight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侧耳,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是一种最常见的灰色食用菇[1-3]。平菇味道鲜美、老少皆宜,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多糖[4]、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元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低油脂、高蛋白的健康食物[5],平菇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抗疲劳、抗肿瘤、调节血糖、调节血脂、化学预防等重要作用[6-9]。由于平菇具有较高的食用以及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平菇栽培方法很多,国内主要有瓶栽、袋栽、箱筐栽培、室内大床栽培、阳畦栽培、段木栽培和连续生产工艺等[10]。虽然平菇栽培一般采用固体栽培,但很多研究表明:液体培养具有生产周期短、菌种纯度高、萌发点多、发菌快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食用菌生产发展的方向[11-12]。液体菌种生产主要取决于培养基配比是否优良,必须含有各种菌丝生长所需的恰当的养分、水分和适宜的酸碱度,它直接影响着平菇的产量和经济效益[13]。笔者对平菇液体培养基进行筛选,以期为平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和规模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供试平菇菌种保存于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马铃薯淀粉和麦芽糖,购于超市;蔗糖、葡萄糖、酵母浸粉、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铵、磷酸氢二钾、七水硫酸镁等试剂皆为分析纯,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 DHG-914385-Ⅲ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HH-6恒温水浴锅、AL104电子天平、TG16-WS高速台式离心机、SPX-150C恒温恒湿箱、SPX-250B-D全温振荡培养箱、SW-GJ-2G超净工作台。
  1.3 培养基与培养方法 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瓊脂粉15 g,水1 000 mL。
  基础液体培养基:蔗糖3%、酵母粉0.1%、硫酸镁015%、磷酸氢二钾0.3%。
  将斜面菌种转接至装有100 mL基础液体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于25 ℃、150 r/min 摇床振荡培养5 d,制成菌悬液,以10%的接种量转接入100 mL发酵培养基中,25 ℃培养5 d。
  1.4 最适碳源、氮源筛选
  1.4.1 碳源试验。配制不加蔗糖的基础液体培养基,分别以3%葡萄糖、蔗糖、马铃薯淀粉和麦芽糖为碳源,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充分混匀后,115 ℃灭菌30 min。无菌条件下将活化菌种按10%的接种量接入,于25 ℃、150 r/min 摇床振荡培养5 d。培养好的菌液用4层纱布过滤,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置于 60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测定菌丝干重。
  1.4.2 氮源试验。配制不加酵母粉的基础液体培养基,分别以0.1%酵母粉、蛋白胨、牛肉膏和氯化铵为氮源,其他同“1.4.1”。   1.4.3 最适碳源質量分数的选择。配制不加蔗糖的基础液体培养基,分别以质量分数1%、2%、3%、4%、5%的马铃薯淀粉为碳源,其他同“1.4.1”。
  1.4.4 最适氮源质量分数的选择。配制不加酵母粉的基础液体培养基,分别以质量分数0.050%、0.075%、0.100%、0.125%、0.150%的酵母粉为氮源,其他同“1.4.1”。
  1.5 最适培养基的正交试验设计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马铃薯淀粉、酵母粉、硫酸镁、磷酸氢二钾4个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以试验菌株菌丝干重为检测指标,筛选平菇的最佳培养基组成,试验因素和水平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适碳源、氮源筛选结果
  2.1.1 碳源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碳元素是平菇生物体制造自身有机物的重要营养元素,同时也是生物体新陈代谢能量的最主要供给物质[14]。采用蔗糖、麦芽糖、马铃薯淀粉和葡萄糖作为研究碳源的对象。由图1可知,不同的碳源对平菇生长影响有差异,以马铃薯淀粉为碳源时菌丝干重略高于其他几种碳源,为9.39 g/L。平菇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程度大小依次为马铃薯淀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因此选用马铃薯淀粉作为最佳碳源。
  2.1.2 氮源对菌丝干重的影响。由图2可知,平菇菌株可以利用不同种类的氮源,不同氮源对平菇菌丝干重影响较大,其中平菇对酵母粉的利用最好,菌丝干重达8.28 g/L。这是由于酵母粉拥有细胞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可以很好地维持菌体生长[15]。因此选取酵母粉作为最佳氮源。
  2.1.3 可溶性淀粉含量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由图3可知,不同浓度的马铃薯淀粉对菌丝干重的影响较大,随着马铃薯淀粉含量的增加,菌丝干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马铃薯淀粉含量较低时,菌丝干重明显偏低。当马铃薯淀粉含量为4%时,菌丝干重达到最大值(9.59 g/L)。因此,最佳马铃薯淀粉含量初步确定为4%。
  2.1.4 酵母粉含量对菌丝干重的影响。
  由图4可知,不同含量的酵母粉对菌丝干重的影响较大,随着酵母粉含量的增加,菌丝干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酵母粉含量较低时,菌丝干重明显偏低,随着酵母粉含量增高,菌丝干重显著增加。当酵母粉含量为0.100%时,菌丝干重达到最大值(8.44 g/L)。因此,最佳酵母粉含量初步确定为0.100%。
  2.2 平菇液体发酵培养最佳培养基配方的确定
  由表2可知,各因素极差大小依次为D、B、C、A,说明磷酸氢二钾对平菇的菌丝干重影响最大,其次是酵母粉和葡萄糖。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最优水平组合为A2B2C1D1,即培养基各组分为马铃薯淀粉4%、酵母粉0.100%、硫酸镁0.15%、磷酸氢二钾 0.2%。
  2.3 菌丝最优培养基的验证试验结果
  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组合A2B2C1D1培养基条件下平菇菌丝干重平均值达1166 g/L,而正交表中的A2B2C3D1培养基条件下平菇菌丝干重平均值为10.37 g/L,证明该组合为平菇菌株发酵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组成。
  3 结论
  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的浓度是影响平菇菌丝转化率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菌丝干重的大小。该研究以平菇为试材,以菌丝干重为检测指标,通过对常用碳源、氮源进行筛选,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马铃薯淀粉为最佳碳源,酵母粉为最佳氮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供试平菇菌株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马铃薯淀粉4%、酵母粉0.100%、硫酸镁 0.15%、磷酸氢二钾 02%。该试验获得的培养基配方具有配制简单、产菌丝量多的优点,可作为工厂化菌种生产的主要配方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盛春鸽,王延锋,潘春磊,等.糙皮侧耳杂交后代遗传多样性分析[J].北方园艺,2015(4):149-151.
  [2] 吴雪君,安琪,戴玉成.糙皮侧耳(平菇)菌株CCEF89的生理生化研究[J].菌物学报,2015,34(4):621-631.
  [3] 邹亚杰,张美敬,仇志恒,等.侧耳属真菌经济利用的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15,34(4):541-552.
  [4] RADZKI W,ZIAJASOTYS M,NOWAK J,et al.Effect of processing on the content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Pleurotus ostreatus mushroom[J].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66:27-33.
  [5] 刘烨潼,陈秋生,刘连强,等.平菇对重金属铅和镉吸收富集规律研究[J].食品工业,2015,36(10):223-226.
  [6] 许佳妮,张剑飞,袁娅,等.不同培养基对平菇香气成分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5,36(4):86-91.
  [7] 刘西周.一株野生灰树花菌丝体液体培养基正交方法筛选[J].北方园艺,2015(21):152-154.
  [8] OOI V E C,LIU F.A review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mushroom polysaccharid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al mushrooms,1999,1(3):195-206.
  [9] ZHANG J J,MENG G Y,ZHAI G Y,et al.Extrac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of spent mushroom compost of Ganoderma lucidu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6,82:432-439.
  [10] 王永立,谷志想.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平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32(5):129-133.
  [11] 陈今朝,戴玄,谭永忠,等.平菇液体种子培养基优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0(5):915-918.
  [12] 陆建明,张锡凤.食用菌液体菌种制备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3,22(6):15-17.
  [13] 刘碧容,温海祥.不同培养基对平菇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1):74-76.
  [14] 安琪,吴雪君,吴冰,等.不同碳源和氮源对金针菇降解木质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J].菌物学报,2015,34(4):761-771.
  [15] 王琴,黄嘉玲,黎奇欣,等.酵母抽提物的生产技术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7):1747-1750,1701.
其他文献
摘要为提高学生的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提升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对农业院校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设置基础实验技术、应用实验技术和安全实验技术3类实验,采用“固定+机动”教学模式,全天开放实验室计划,优化教学团队,引入研究生助理,完善考核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表明,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研兴趣。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
期刊
摘要[目的]构建盐生植物盐芥高效率嫁接体系。[方法]利用拟南芥下胚轴水平切割的方法进行了盐芥的无菌嫁接。[结果]苗龄是影响嫁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萌发7~10 d的幼苗为最佳嫁接苗,苗龄过小或过大均不利于嫁接,同时不同的蔗糖浓度及铁盐也对嫁接有一定影响。[结论]盐芥嫁接体系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盐生植物地上与地下互作及长距离信号传递的耐逆分子机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嫁接;盐芥;下胚轴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结合目前我国种子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现状及特点,在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种子政策与法规和种子行政执法相关知识的同时,总结了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在该课程教学应用中的优点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其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明确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 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种子政策与法规;传统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7-0256-03  
期刊
摘要阐述了建设烟草种质资源图像数据库对于烟草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共享利用的重要性,并制定了拍摄、处理、存储的一套维护更新的规范标准,形成了图像数据库维护更新作业流程,并给出了图像维护更新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烟草;种质资源;图像;数据库;维护;更新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7-0235-04  Abstract The
期刊
摘要以村级为尺度,基于多维贫困理论构建多维贫困测算指标体系并进行贫困度评价。选取耕地和未利用地2个对农村经济影响较大的地类测算田阳县贫困村2005—2015年土地动态度,分析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运用容量耦合系数模型计算贫困度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情况,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技术分析其空间耦合分异特征。结果表明:52个贫困村中,耕地利用变化与贫困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以上的贫困村有22个;未利用地变化与贫困
期刊
摘要以江苏省为例,介绍了土地财政的现状,分析了土地财政成因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分税制体制、政绩考核指标及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治理土地财政的建议。  关键词 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成因分析;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7-0208-04  Abstract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期刊
摘要 基于对江苏省的某些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主要因子对创业决策的影响,进而具体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问题。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6-0209-04  Abstract Ba
期刊
摘要 以1971—2010年商丘市小麦生长季的气象数据为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小麦生育期干旱的发生规律,并分析了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黄淮中部小麦干旱发生频率为10年8遇,重灾年率分别为10年6~7遇。与常年相比,干旱呈现发生频率变化不大,在特殊生育期逐渐加重的趋势;干旱在越冬期发生频率最高,年际间变化较大;返青至开花阶段频率次之,年际间变化较小;播种至出苗期频率最小,但呈逐渐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呈现东部
期刊
摘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土地整治项目改革创新,确定广水市为湖北省生态土地整治试点2个县市之一。立足土地整治理念和项目区生态整治总体理念,从用地分类因子、水体缓冲因子、地形因子3个层面,运用GIS软件对广水市杨寨镇项目区进行了生态适宜性分析,提出了打造“一轴,四廊,四区,多点”的规划结构布局,最后从山、田、水、湖、林、村6个方面提出了生态整治的设计思路,有利于空间格局优化,促进生
期刊
摘要 运用Kriging插值法、对比分析法,将耕地地力调查数据和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数据细化,确定正阳县耕地质量渐变类型,根据渐变类型和耕地质量等别,选取监测单元进行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结果表明:正阳县耕地质量渐变类型为肥力提升型和逐步干旱型,影响耕地质量主导因素为土壤有机质和灌溉保证率;全县共布设耕地质量监测单元25个,其中固定监测单元4个,随机监测单元21个;全县肥力提升型耕地国家利用等指数有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