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常用的手段,常用的批评教育方法主要是:点拨式批评、鼓励式批评、谈心式批评、冷静式批评、情绪式批评以及斥责式批评等。批评讲究艺术是指在进行批评时,要注意批评者的言行、神态是否给被批着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要选择恰当、合适的语言、行动、方式、环境来进行批评教育。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动作。第三,要注意批评的方式。
【关键词】批评 方法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81-01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受到挑战不断迎接挑战、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对学生的种种错误,如何处理这些错误,如何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培养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等等,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常用的方法是批评教育。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常用的手段,教师批评学生,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学生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批评教育方法使用得好和坏,不仅关系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能否达到,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常用的批评教育方法主要是:点拨式批评、鼓励式批评、谈心式批评、冷静式批评、情绪式批评以及斥责式批评等。由于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很多,再加上我们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犯错时的心态不同,因此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批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因而取得的效果也不相同。
学生出现问题后,心里是很复杂的。一般的学生是怀着后悔、期待、害怕甚至惧怕的复杂心理来等待老师的批评,有时有的学生还有一种抵触情绪,在学生的心里只有事件过程中自己吃亏、受委屈的事,而考虑别人的感受或所作的事正确与否是很少的。
但是我们的教师很多时候面对学生的错误,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当时感受和心理问题,而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入到批评教育中,用个人的眼光、心态、情绪来批评教育学生。许多老师常常不能够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言语对待犯错的学生,而是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用否定的态度、挑剔的眼光和尖锐的批评言语暴风骤雨般对待学生,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申辩的机会,仿佛只有学生低头认罪、痛哭流涕了,学生已经认识到错误了批评才有效果,自己有了一种满足感、批评教育的成就感后,才开始听学生叙述事情的经过,最后再哄一哄学生就认为事情已经解决了。老师常常觉得这样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已经苦口婆心地教育了,学生没有改是学生不听话,因此造成孩子对老师逐渐惧怕,逐渐产生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叛逆心理会越来越严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得到伤害,造成师生的对立。我们就会看到有些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采取不理、争辩甚至强词夺理的现象,老师在同学中间的威性逐渐消失殆尽。造成学生的性格变异,有的变得诺诺无为,胆子越来越小,不敢或害怕处理任何事情,有的性格暴躁,当出现问题时学生就会有逃学、报复别人、轻生等过激行为。
因此,我们在批评时也应该讲究艺术。批评讲究艺术是指在进行批评时,要注意批评者的言行、神态是否给被批着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要选择恰当、合适的语言、行动、方式、环境来进行批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罚学生的事越来越少,但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时对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却还没有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个孩子在充满着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就会成为一个随意谴责他人不负责任的人,一个只看到别人缺点看不到别人优点的有心理缺陷的人,而如果在一个充满友善的环境下成长,他就会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热爱人生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批评时怎样讲究艺术呢?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能用刻薄的语言去讽刺、挖苦、刺激出现问题的学生,即使学生屡次犯错,但可能每次所犯错误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因此,老师要心平气和地面对学生,了解事情的经过,学生这时有可能就在观察你的做法,他的心里也没有底,七上八下的。要用客观的词语和语言,询问事情的经过及原因,如果学生的情绪比较激动,可以用关心的语气询问学生的情况如是否受伤、难不难受、有什么委屈向我说等等,等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再了解情况。在批评学生时不能犯旧账,就事论事,不能用过分夸张的语气述说学生的不足,更不允许大声述说学生的问题,这样只会让学生的抵触情绪越来越严重,只会使事件越来越难以处理。如果是两个学生打假,要及时制止,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对两个学生都应用关心的语气询问情况,如果有学生围观,还应该多考虑学生的“面子”,不要再去用语言去刺激他,应该及时稳定学生的情绪,用商量的口气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然后带到办公室或其他僻静的地方再了解情况。在指出学生不足时要条理清楚地说出这件事情上他做得不好的地方,处理这件事情的好办法,采用朋友谈心一样的方法去沟通,还要多听听学生说的原因和理由,以便于更好地处理事情。
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动作。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在老师面前一般是弱者,年龄越小害怕的心理越严重。老师批评学生时不能够对学生推推搡搡,拉拉扯扯,更不要不了解情况就对学生指手画脚,用手指点着学生的头批评学生。这样做,只会使学生感到害怕,于事无补,学生的年龄越大对你越会反感。学生出现问题后需要的是对他的帮助,因此老师的批评也应该首先是帮助学生尽快摆脱困境,如果学生觉得委屈了,可以轻轻拍拍他肩膀,表示你知道他的委屈。如果学生在气头上,可以冷处理,让他坐下,甚至倒杯水给他,询问一些其他的事情,等他情绪稳定了再了解情况,并指出他的不足,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学生无所谓的态度,应该用严厉的目光注视他5~10秒钟,用严肃的神态传递一种信息给他:老师非常生气。给他一定的心理压力,再去批评教育。如果学生年龄小,你还可以拉着他的手或搂着他的肩膀批评他,他会很快接受你的意见。如果年龄较大,老师应该尊重他,仔细观察他的神态,充分听他叙述事情的经过和他的看法,了解他的想法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跟他一起分析事情,使他认识到错误。
第三,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如果是上课的时候,为了不影响教学,可用点拨式,用眼神、语气提醒他,也可以走到他的身边轻轻点击书本几下。如果是大众场合下,人很多,要切忌不能大声批评,厉声训斥,其实这样会产生更坏的结果,有时学生的抵触情绪严重,还会使得老师下不了台,没法收场。要先轻声提醒他或让他到僻静的地方去批评教育,还可以先安排他干一些别的工作,分散他的注意力,等事情完结后再去批评教育。如果是自尊心强的学生,应该采用谈心式批评方式,用心去沟通,用心去感化。如果是脾气比较急的学生,应该用冷静式批评方式,可以先让他做别的事,或先让他把事情写出来,等他冷静下来再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是与学生的感情基础比较好,可用情绪式批评方式,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学生,用情来批评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如果是一些学生的个人的私事或有损名声的事,应该采用个别批评教育的方式,只让他个人认识到错误改正就行了。
学生犯错,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历程,合适的批评教育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职责。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在对待学生时,不能伤害学生的幼小的心灵,不应该不允许学生犯错。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他们成长的必然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真诚地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天空,让他们在老师的呵护、教育下健康成长,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养成健康的心态,茁壮成长。
【关键词】批评 方法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81-01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受到挑战不断迎接挑战、不断犯错不断改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对学生的种种错误,如何处理这些错误,如何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培养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等等,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常用的方法是批评教育。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常用的手段,教师批评学生,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学生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批评教育方法使用得好和坏,不仅关系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能否达到,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常用的批评教育方法主要是:点拨式批评、鼓励式批评、谈心式批评、冷静式批评、情绪式批评以及斥责式批评等。由于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很多,再加上我们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犯错时的心态不同,因此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批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因而取得的效果也不相同。
学生出现问题后,心里是很复杂的。一般的学生是怀着后悔、期待、害怕甚至惧怕的复杂心理来等待老师的批评,有时有的学生还有一种抵触情绪,在学生的心里只有事件过程中自己吃亏、受委屈的事,而考虑别人的感受或所作的事正确与否是很少的。
但是我们的教师很多时候面对学生的错误,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当时感受和心理问题,而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入到批评教育中,用个人的眼光、心态、情绪来批评教育学生。许多老师常常不能够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言语对待犯错的学生,而是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用否定的态度、挑剔的眼光和尖锐的批评言语暴风骤雨般对待学生,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申辩的机会,仿佛只有学生低头认罪、痛哭流涕了,学生已经认识到错误了批评才有效果,自己有了一种满足感、批评教育的成就感后,才开始听学生叙述事情的经过,最后再哄一哄学生就认为事情已经解决了。老师常常觉得这样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已经苦口婆心地教育了,学生没有改是学生不听话,因此造成孩子对老师逐渐惧怕,逐渐产生抵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学生叛逆心理会越来越严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得到伤害,造成师生的对立。我们就会看到有些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采取不理、争辩甚至强词夺理的现象,老师在同学中间的威性逐渐消失殆尽。造成学生的性格变异,有的变得诺诺无为,胆子越来越小,不敢或害怕处理任何事情,有的性格暴躁,当出现问题时学生就会有逃学、报复别人、轻生等过激行为。
因此,我们在批评时也应该讲究艺术。批评讲究艺术是指在进行批评时,要注意批评者的言行、神态是否给被批着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要选择恰当、合适的语言、行动、方式、环境来进行批评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罚学生的事越来越少,但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时对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却还没有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个孩子在充满着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就会成为一个随意谴责他人不负责任的人,一个只看到别人缺点看不到别人优点的有心理缺陷的人,而如果在一个充满友善的环境下成长,他就会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热爱人生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批评时怎样讲究艺术呢?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能用刻薄的语言去讽刺、挖苦、刺激出现问题的学生,即使学生屡次犯错,但可能每次所犯错误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因此,老师要心平气和地面对学生,了解事情的经过,学生这时有可能就在观察你的做法,他的心里也没有底,七上八下的。要用客观的词语和语言,询问事情的经过及原因,如果学生的情绪比较激动,可以用关心的语气询问学生的情况如是否受伤、难不难受、有什么委屈向我说等等,等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再了解情况。在批评学生时不能犯旧账,就事论事,不能用过分夸张的语气述说学生的不足,更不允许大声述说学生的问题,这样只会让学生的抵触情绪越来越严重,只会使事件越来越难以处理。如果是两个学生打假,要及时制止,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对两个学生都应用关心的语气询问情况,如果有学生围观,还应该多考虑学生的“面子”,不要再去用语言去刺激他,应该及时稳定学生的情绪,用商量的口气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然后带到办公室或其他僻静的地方再了解情况。在指出学生不足时要条理清楚地说出这件事情上他做得不好的地方,处理这件事情的好办法,采用朋友谈心一样的方法去沟通,还要多听听学生说的原因和理由,以便于更好地处理事情。
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动作。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在老师面前一般是弱者,年龄越小害怕的心理越严重。老师批评学生时不能够对学生推推搡搡,拉拉扯扯,更不要不了解情况就对学生指手画脚,用手指点着学生的头批评学生。这样做,只会使学生感到害怕,于事无补,学生的年龄越大对你越会反感。学生出现问题后需要的是对他的帮助,因此老师的批评也应该首先是帮助学生尽快摆脱困境,如果学生觉得委屈了,可以轻轻拍拍他肩膀,表示你知道他的委屈。如果学生在气头上,可以冷处理,让他坐下,甚至倒杯水给他,询问一些其他的事情,等他情绪稳定了再了解情况,并指出他的不足,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学生无所谓的态度,应该用严厉的目光注视他5~10秒钟,用严肃的神态传递一种信息给他:老师非常生气。给他一定的心理压力,再去批评教育。如果学生年龄小,你还可以拉着他的手或搂着他的肩膀批评他,他会很快接受你的意见。如果年龄较大,老师应该尊重他,仔细观察他的神态,充分听他叙述事情的经过和他的看法,了解他的想法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跟他一起分析事情,使他认识到错误。
第三,要注意批评的方式。如果是上课的时候,为了不影响教学,可用点拨式,用眼神、语气提醒他,也可以走到他的身边轻轻点击书本几下。如果是大众场合下,人很多,要切忌不能大声批评,厉声训斥,其实这样会产生更坏的结果,有时学生的抵触情绪严重,还会使得老师下不了台,没法收场。要先轻声提醒他或让他到僻静的地方去批评教育,还可以先安排他干一些别的工作,分散他的注意力,等事情完结后再去批评教育。如果是自尊心强的学生,应该采用谈心式批评方式,用心去沟通,用心去感化。如果是脾气比较急的学生,应该用冷静式批评方式,可以先让他做别的事,或先让他把事情写出来,等他冷静下来再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是与学生的感情基础比较好,可用情绪式批评方式,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学生,用情来批评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如果是一些学生的个人的私事或有损名声的事,应该采用个别批评教育的方式,只让他个人认识到错误改正就行了。
学生犯错,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历程,合适的批评教育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职责。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在对待学生时,不能伤害学生的幼小的心灵,不应该不允许学生犯错。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他们成长的必然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真诚地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天空,让他们在老师的呵护、教育下健康成长,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养成健康的心态,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