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法院的宪法秩序论

来源 :公法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yl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众作为学术引进甚至是文明移植的美国宪法学译著中,马克·图施耐特( Mark Tushnet)的学术作品无疑举足轻重。自“宪法远离法院论”始,这位现任哈佛大学法学院威廉·纳尔逊·克伦威尔讲席教授便以批判法学之健将的形象为国内宪法学人所熟知。从《让宪法远离法院》(杨智杰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到《反对有理: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的著名异议》(胡晓进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从《分裂的法院:伦奎斯特法院与宪法的未来》(田飞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到《宪法为何重要》(田飞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图施耐特教授以其精致、独到的笔触尽情地表达对政治宪法理论的不懈坚持。2014年,经由王书成博士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图施耐特教授的又一部扛鼎之作--《新宪法秩序》--问世于中文世界,再一次向国内宪法学界展示了其对美国宪法过程的极具洞见的政治分析。坦诚地讲,《新宪法秩序》并不是图施耐特教授的学术新作,其英文原著于十一年前就已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时间维度及理论脉络而言,“新宪法秩序”的学术宣言,或可视为对此前“宪法远离法院论”的某种承继或延续。
其他文献
虽然图施耐特在《新宪法秩序》一书中用“宪法秩序”这一概念提纲挈领式地概括了整本书所要传达的线谱,但概念本身其实已经蕴含了一种理论。①在美国语境下,其理论脉络在很大程
购房过程相当于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一种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的TOPSIS法(理想接近点法)在考虑各个影响购房的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决策模型.并通过例子
1999年,马克·图施耐特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了《新宪法秩序与消磨的宪法雄心》。①此文是图施耐特受《哈佛法律评论》的邀请,为最高法院1998年开庭期所写的“卷首语”,而这
编者按:同伦理学一样,“规范性”也是法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如何理解法律规范性直接影响到法律的运行与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理解法律中“规范性”的来
一、宪法变迁与新宪法秩序理论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社会发展与宪法变迁的浪潮,现代福利国家的重心已从“命令控制型”管制向“市场导向型”管制转移。在宪法变迁的
市政建筑暖通工程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便利,并且市政建筑暖通工程设计中应用BIM技术,有利于提高空调设计的专业协,同时还可以确保暖通设计的各项信息正确.本文阐述了BIM技术的主
企业合并在企业会计和税务业务中属于非常复杂、涉及面很广的特殊业务,虽不经常发生,却影响深远.长期以来,国家政策对于企业合并采取某些鼓励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资产和股权的
科尔斯戈德师承罗尔斯,同时也是一个新康德主义者。从其思想中可以看到科氏并未继承罗尔斯的思想,而是走向内在主义的反思与自律,但是她并未提出一个有效的机制来约束和统一每个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被认为是具有“规范性”的符号、标语或行为,例如法律规范、道德规范、语言规范等①。但当问及何为规范性时,我们却往往难以回答,但事实是,这又是不得不去面对
我国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年收益和经济价值得到了有效的巩固与翻倍.我国中小企业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资本得到了充实,开展向国际化进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