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人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的阳光,甜蜜而又丰满。
  那个明媚的早上,我漫步于苏格兰一条乡间小路上,眼前无边无际的原野,轰轰烈烈地开满了油菜花,非常张扬、非常疯狂。那沸腾着的艳黄色,笼罩在像蜜汁一般的阳光里,宛若一幅刚刚织成的锦缎,绚烂得近乎辉煌、华丽得近乎虚幻;我的一颗心啊,醺醺然地醉得不成样子。
  就在那铺天盖地的花海里,有个景象,让我目瞪口呆。
  我看到了群蝶畅饮花蜜。
  一只只斑斓的蝴蝶,伫立于花上,专心一致地吮吸花蕊里浓郁的蜜汁,吮吮吮、吸吸吸,吮够、吸饱了,便鼓动着轻盈的翅膀,在花丛里翩跹起舞。这时,沾在它嘴巴上、触角上、翅膀上、足爪上那细若微尘的花粉,纷纷扬扬地四处飘落。
  花粉,就通过了这种安静内敛的传送方式,圆满地酝酿了另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季。
  花和蝴蝶啊,是相知相惜的。
  当花把蜜都给了蝶时,蝶心知、蝶感恩、蝶图报。蝴蝶不会采集花粉,但是,它却以另类含蓄的方式,不着痕迹地帮忙了百花传宗接代。
  此刻,看着群蝶乱舞的美丽景象,我的心,泛起了一阵又一阵温柔的感动。
  啊,蝴蝶,不正像是握笔杆的人吗?
  蝴蝶吮吸花蜜之后,翩翩飞舞,散播花粉,让春天的缤纷能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同样的,作家勤奋不辍地吸收了文字的养分后,发而为文,思想的精髓便得以代代相传,化为不朽……
  离开了苏格兰后,我飞赴巴拿马。
  处处为热带雨林覆盖着的巴拿马,素有“蝴蝶王国”之美誉。我去参观蝴蝶培育园时,竟又看到了另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丽。
  这种美丽,不动声色地匿藏在密密实实的蛹里。
  蝴蝶产下胖胖的卵子,卵子衍化成五彩缤纷的幼虫,幼虫再经过了好几次蜕皮的程序后,会完全停止进食,缓缓地爬到叶子背面一个隐蔽的地方,静静地吐丝,再用这细细的丝把自己悬挂着,渐渐地变硬,最后,僵化成蛹。
  一个一个僵硬的蛹,灰褐色的,纹丝不动,像死去的躯体。
  然而,表面上看起来安安静静的蛹,内里却在进行着天翻地覆的蜕变──它在很努力很努力地成长,它要长成一只完完整整的、让人惊艳的蝶;而成长,是必须经历一番又一番严峻的磨砺的。它在无尽痛苦的煎熬中,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斗志;它在无边难熬的寂寞里,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不消沉、不灰心、不颓唐、更不放弃。在寂静的世界里,蕴含着一颗热闹的心;在黑暗的躯体中,跳跃着一颗缤纷的心。最后,苦尽甘来,它以万钧之力破殼而出,羽化成蝶,冲向蓝天,舞出了旷世的美姿。
  蛹的坚毅、蛹的坚韧、蛹的大勇、蛹的大勤,对于把笔杆握成终生姿势的人来说,是最大最深的启示;而蝶的斑斓、蝶的自在,蝶的潇洒、蝶的无羁,则是握笔杆者最圆最满的追求。
  选自《辽沈晚报》
其他文献
康定海拔2600多米,冬寒更加缺氧,夜里常常睡不着觉,便和朋友相约去泸定补补氧气。泸定海拔1300多米,据说这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海拔高度。早上10点出发,沿着折多河一直往下冲。三道拐,五道拐,几十公里的距离,一道一道地往下拐,海拔要下降1300多米。司机小潘说,在甘孜,司机是个要求很高的职业。这段路弯急坡陡,冬天再加上暗冰,非常危险。这样的路在甘孜到处都是,外地司机不知深浅,经常出车祸。不过,大凡
小的时候,朋友到我们家来做客,都会惊讶于我的姊妹们的聪明与美丽,总会对她们又爱又夸,好像舍不得停止似的。在那个时候,我总是等在旁边,等着属于我的时刻的到来。我想,夸完了姊姊,夸完了妹妹之后,总该轮到我了吧。我就常常那样,很有礼地微笑地等待着,等待着一句赞许的话,或者一个赞许的眼光。可是,客人们好像总是没有看见我,他們甚至连小弟的白白胖胖也注意到了,可是就是没有注意到我。我小小的心由于过久的等待已经
有人说,内心如果平静,外在就不会有风波。暂且不论这句话是否存在偏颇,但这句话确实囊括了很多的人生道理。静心作为一种个人的内在修为,它就像一个人的思想世界一样辽阔无边。与其说自然的规律难诠我们的思想境界,毋宁说我们把自然的东西比喻为人性的一种宁神静气的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仅体现的是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它更从主观的角度中体现出了个人的内在胸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静心状态。工作中,静心处事的方法
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不争不抢,此乃一种淡泊;梅开偏隅,虽寂静亦流香,不愠不火,这是一种优雅;水滴顽石,虽遇阻而不滞,不疾不徐,这是一种坚韧。人就一辈子,别指望来生。心态当若兰,凡事都能看得通透;性情当似梅,学会在命运的冬季艳丽地盛开;意志当如水,你能包容多少,终会收获多少无论如何,不管未来怎样,都要保留善良的本质,你善良,世界才宽阔,他人才宽容。要有济人之心,物质有厚薄,精神无囿限;要有赞人之
临安西天目山有一棵声名遐迩的柳杉树。据说,早在宋代这棵树就被称为“千秋树”,到明代时树径已达2米以上,根据树径测算,树龄大概在两千年以上;清代那位喜欢下江南的乾隆皇帝游览西天目山时,觉得这棵树神奇,就封它为“大树王”。我来西天目山游览时,这棵树已枯死几十年了。原来,受了皇封后,这棵树声名鹊起,国人的观点,人与自然同源,既然这棵树长生不老,那么它的树皮也一定有神奇的功效,没准可治百病,于是竞相剥取树
偶然看到木心先生《即兴判断》一书中对“仰视”的解释:“倒过来的鸟瞰”,我好像遭到电击似的,浑身一悚。以世俗的眼光,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低下,经济上的困顿,二者交相压迫,使得精神不知不觉地也“矮人家半截”。本来穷困只是自己的事,但面对名利场的五光十色,多数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仰角。往上看去,成功者们的身影,无不巍峨,无不威严。于是成了问题。难道我们的人格,也命定地被工资支票上不可观的数字规限着,只有匍
我也算是有個乡间别墅,不是豪宅,没产权,租的,很适合度假。别墅的别,意思是另外,我们说别人,别字,别开生面,都是表示在本尊之外。换句话说,所谓别墅就是生活中第二居所。这只是我的解释,查百度,已有别的定义,更加权威:改善型住宅,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是用来享受生活的居所,是第一居所。普遍认识是,除“居住”这个住宅的基本功能以外,更主要体现生活品质及享用特点的高级住所,现代词义中为独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光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
一缕忧郁的香烛氤氲,从流光深处的春秋袅袅穿透而来,将这个温煦季节摇曳的青草、嫩蕊与鸟语,都裹上了些许清秋寒蝉的凄切与哀婉。母亲早几天便一个人在屋子角落默然张罗着:几可乱真的冥币、元宝状的黄纸锭、张挂用的黄白纸幡、红黄细腰杆的香烛,一张张一份份小心摊开,皱者必定细细抚平,像摩挲刚落地的婴儿的脸,计算了一番躺在远处山头先祖们的人头,又一一分类码好,肃然放入竹篮间。至于同样不可或缺的爆竹、烟花,则是父亲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小时候,提起人世间至美的地方,父亲总会这样说。那时候的苏杭,于我而言只是薄薄的名字。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如何与它生发实实在在的情意呢?那时,苏杭在地图上,我用手指摩挲它,在纸上探究与它的距离和行进的方向。从家乡,到南京,然后,往南、往南。地图上排列着一颗颗玉珠子一样的名字:无锡、苏州、上海、杭州———父亲说的天堂。第一次到江南,是个深冬,大西北已然荒芜干坼,但江南,湿漉漉、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