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分缕析,呈现佳作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qi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的散文。文章开头提出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而后从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和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三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了论证,旁征博引,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形象清新,脍炙人口,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之学究气。开头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四个比喻;接着又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分明地来阐述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振聋发聩的强烈效果。此外,文章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節奏感流动在其中。这就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分量。因此,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之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韩愈的《师说》亦然。文章在议论从师的必要性和应持的态度时非常有条有理:一是谁能无惑,有惑就要从师;二是年长有道,应以他为师;三是年少有道,也应以他为师。在这样的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体部分巧用并列式结构来行文论理,结论水到渠成,见解精辟,令人信服。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正反对比论证的妙用:一是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进行对比;二是将一种人在从师问题上自相矛盾的典型现象进行对比;三是将“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自恃高贵的“士大夫之族”截然不同的从师态度及其结果加以对比。正反对比论证的运用,造成了强烈的说理效果,从而使作者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他文献
于丹曾说:“文化不应成为贵族的象牙塔里的一种欣赏,它应是一种无处不在、生生不息的生活方式。”文化中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不仅滋养了满腹经纶的古人,也温润了包括流浪汉和拾荒者在内的每一位热爱阅读的今人。某书店向所有热爱文字与生活的人开放,书店便成了天堂的模样。   书店追求经济利益无可非议,但该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欢迎到来的每一个人,并且工作人员自感“工作有意义”。我愿为该书店点赞,不仅因为他们
期刊
纵观历史,从第一个单细胞生物的出现,到人类的强盛与人工智能的诞生,理性逐渐战胜了兽性。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虚荣、愚昧、傲慢种种低级情绪,这并非心理上的原因。人类生理上的原因更为突出,从云南元谋、北京周口到现代,人类的理性不断加强,懂得去克制自己的本能,但却无法驱逐那些兽性。我们会为了自己的享受和欲望去消耗时间与能量换取那些非必需的物品。口腹之欲,占有之欲,虚榮之欲,这些隐藏在我们身体中的欲望无法
期刊
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孟子是很杰出的一位。虽然他屈于孔子之后,被称为“亚圣”。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对孔子思想的最大突破和超越。想一下吧,在两千多年以前,有“君轻民贵”的主张,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超前”!   不过,对此就不去说它。只说笔者在读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突然“逆向思维”地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孟子当了国君,他还会坚持“君轻民贵”吗?   孟子周游列
期刊
【技法指导】   所谓“新材料作文”,指的是一种与以往的材料作文有很大区别的,以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这种题型让审题不是从“题目”(话题或标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更能调动学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   面对新材料作文,考生审题时该注意些什么呢?主要有两点:   首先,要审清材料的思想性。新材料作文的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就材
期刊
在古代,几乎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它可不是一个由文字垒成的监狱。它是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他人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给作者扣上种种罪名。很多文人由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这些文人无非就是写几句诗、写点文章,却不想会因此入狱甚至丢掉性命。今天,就让我们来看几个文字狱的故事吧。  赞美成辱骂   明太祖朱元璋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元政府军在征讨朱元璋
期刊
地理课上,老师布置了任务,课下每两个人一组制作一个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型,并在上课时合作演示。这对于一直内向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麻烦,因为我不爱交往,别人都很快找到了合作对象。更为不幸的是,班中的人数是奇数而不是偶数,因此我成了这次活动的多余者。   放学后,我最后一个走出教室。在回家的路上,我觉得路人的喧嚣是那么刺耳,以至于我多次用双手捂住耳朵。一路上,我思绪纷乱不断,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这么孤
期刊
一位叫“新津春子”的大妈在日本“火得不要不要的”,因为她在以工匠精神著称的日本干了一件让他们为之称道的事:2016年,在她和她的同事努力下,已经服役85年的东京羽田机场连续四年获评“世界上最干净的机场”,岁月在新津春子的脸上刻下了痕迹,却没有在这个老旧的机场里留下痕迹。而她也被誉为日本“国宝级匠人”。   新津春子出生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她的父亲是二战遗孤,是个日本人,母亲是中国人。直至她17岁时
期刊
早晨醒来,我忽然发现,自己成了一名诗词高手。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我发现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新鲜的诗句,且有一种提笔挥毫的冲动攫住了我,冲口便是“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方一出门,我的灵感便如海浪一般涌现出了。萧瑟秋风摇落槐树叶,我按捺不住,文不加点地作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夜游宫》:   落木绵绵乍起,任舒卷,长歌一曲。曲尽淹留问摇蕙,借秋风,凤求凰,随我寄?   欸乃江南雾雨,桂棹里
期刊
二战结束后,中国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国参加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审判。开庭之前,各国法官因为座次问题而激烈地争论了起来。   当时,国际总庭长韦伯法官的正中席位不容置疑,他右手边排位第一的美国法官也成定论,唯独左边“第一把交椅”应该属于哪国法官,大家各执一词。虽然当时中国的国力并不强,但梅汝璈依然不卑不亢地说:“座次安排应按日本投降时的签字顺序来排列,中国受日本侵害最重,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的牺牲最
期刊
过去几年,“大数据”“互联网+”来了又去,火了又灭。如今,营销专家们又盯上了“工匠精神”。在百度搜索栏输入“工匠”,立马弹出“工匠精神”,搜索结果高达千万条。一条条看下去,你肯定被感染得心跳加速,热情高涨,恨不能立马亲身体验一下工匠精神。   可是,当“祖传贴膜”“微商面膜”都以“工匠精神”来自我标榜时;当无名小作坊,从偏执压榨人力手工,到生产“三无”产品的地步时;当“工匠精神”俨然变成了营销术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