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咸新区:探索双创“硬路径”奏响丝路创新最强音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陜西省西咸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承载着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以及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的重要使命,正紧扣大西安新中心、新特区的发展定位,以招商引资和创新创业“双轮驱动”,全力以赴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以来,西咸新区专注打造“硬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基本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和优势的创新体系。据统计,全区众创载体在孵企业及团队1071家。2018年前三季度,西咸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5.6%,创新引领作用明显。
  孕育:“五星级”服务培育西咸“双创”沃土
  “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不仅要巩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还要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使创业创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蔚然成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9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双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其中特别强调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实施“双创”升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西咸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双创”活力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和新经验值得关注,形成了《发展“硬科技”就是硬道理》《夯实“硬科技”墙基 引领西部追赶超越》等多个研究报告,被多家中央级媒体、核心期刊采纳发表。
  全国首张微信版营业执照,全省率先发放“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现在服务再升级,如果一家初创型企业要在西咸新区注册登记,即可以享受到“3450”优化体验,即3个工作日办结营业执照,4个工作日办结经营许可,50个工作日办结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据介绍,“3450”综合行政审批效能改革设施方案,建立了提前介入、优化流程、一口受理、集中审批、限时结办、信息共享、全程通办的运行机制,为企业提供设立、落地、开工、运营全流程的五星级服务。
  同时,西咸新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从省市区任务完成情况、社会舆论综合评价、精准服务实时评价等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并通过第三方机构引入社会舆论综合评价,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如果将优化营商环境比作培育“双创”沃土的话,那么近年来西咸新区出台的系列创新创业举措就可以比喻成“精准培育”。西咸新区双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西咸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产业特色,出台了系列“双创”相关政策17项并及时兑现奖励。仅2018年上半年,就为“双创”类项目兑现了政策奖励1575万元。
  除此之外,西咸新区还在2018年“创响中国”西咸站期间推出了西咸新区“双创”会客厅平台。该系统集合“双创”管理分析系统、企业服务门户网站、“双创”成果展示为一体,聚合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的“一站式”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双创”工作优化升级,加速创业企业高效发展。目前平台已聚集了财税服务、法律服务、金融服务、项目咨询、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各类服务机构49家。
  创新:“硬科技”之舞踏响西咸“双创”新节拍
  推动“双创”开花结果,不仅仅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更需要以本地优势为依托,构建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创业发展格局。西安是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的聚集地之一,科教资源丰富,据统计拥有普通高校63所,各类科研机构数量达到3000多个,两院院士60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万人,科研实力雄厚,特别在“硬科技”领域具有较强实力。
  硬科技是以人工智能、基因技术、航空航天、脑科学、光子芯片、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是能对人类产生深远而广泛影响的革命性技术,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山寨。
  西咸新区作为大西安发展的核心承载区,推动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提出大西安应依托本地强大的科创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打通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肠梗阻”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将“硬科技”打造成大西安的城市新品牌;并提出实施“硬科技一十百千”工程,即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全国率先扬起“硬科技”大旗,依托西安高校、院所、产业园区建设数十个重点硬科技小镇,引进和培育四类百万级科技人才,形成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将“硬科技”打造成为大西安发展实体经济的“王牌”。
  据了解,目前西咸新区已经建成国家级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全国首个“硬科技”小镇。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和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小镇”,紫光陕数研发中心、陕西视频大数据、西电智慧产业园、中兴深蓝科技产业园、宝能科技园等项目加速推进。今年7月,大西安首个“硬科技校友经济基地”落地西咸新区,将高校资源与校友基地的产业承载充分结合,打通“校企—高校—基地”的“最后一公里”对接通道。围绕清华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军民融合发展的清华同方丝路未来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协牵头组织的颠覆性创新技术(西咸)转化促进中心也已经落地。
  现在,硬科技已经成为西咸新区打开未来发展之门的“金钥匙”。瑞迪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萨默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德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一大批硬科技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宝能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陕西有色光电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西安奥卡云的Intel通用服务器和国产服务器;秦汉新丝路公司的秦渲云平台等区内企业众多创新创业成果集中亮相“2018西安全球硬科技产业博览会”再次吸引了外界目光,未来还将有源源不断的企业为西咸“双创”注入“硬动能”。
  联动:发挥丝路支点力量释放西咸“双创”新活力
  西咸新区积极依靠国家级新区独特的优势,积极推动创新创业与区域、产业联动发展,促使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共生互助、聚合裂变,释放更大的能量,带动西咸新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不断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围绕“一带一路”,西咸新区展开了全方位合作,与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在广州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厦门火炬高新区合作探索“一带一路”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新模式。第一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西三角”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会、陕西省“西源汇”启动仪式暨国际天使投资高峰论坛、第一届中俄(工业)创新大赛、2019微软“创新杯”陕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批跨区域合作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创新创业要素汇聚西咸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探索建立与世界接轨的柔性引才新机制、创设快速集聚海外人才的新模式,进一步聚集海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及科技成果,结合中国科协海智工作会议精神,西咸新区管委会、陕西省科协等正共同筹划建设中国科协(西咸新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中俄丝路创新园、俄中丝路创新园先后在沣东新城、莫斯科开园。“丝路文化使者”被列入《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重大文化交流品牌活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咸新区入区企业中译语通科技(陕西)有限公司搭建起陕西“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该平台通过全球跨语言大数据抓取技术,实现海外不同语种客源国及城市,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领域信息的自动化采集,通过数据加工,完成舆情信息的智能语义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展示,建立海外智库,为政府、企业制定相应决策提供支持和帮助。目前已完成对“一带一路”1800万条相关数据信息挖掘,能够为企业对外投资经营活动提供专业的数据引导,有效打破了企业海外投资的各种信息壁垒。商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国家11部委日前联合下发文件,“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两条创新经验被批准向全国各省市借鉴推广。
  共生:扩大西咸“双创”朋友圈
  实现创新创业“乘数效应”
  西咸新区以共生发展为指引,与微软、腾讯、京东、武汉光谷咖啡等行业领军企业联动,聚合创新元素,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活动协同效应,共同壮大,积极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典范意义的创新创业“乘数效应”。
  据了解,西咸新区目前已经引进光谷创业咖啡、西咸新区国际文创小镇、京东众创空间、腾讯众创空间等业态丰富的创新创业载体43个,陕西微软创新中心众创空间、西安科统众创空间、西咸大数据创客中心、西部云谷·乐创空间等11个载体获得国家、省、市级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称号。在提供科教、产业、商业、生活等硬件设施的同时,西咸新区引导创新创业载体、为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培训服务、法律金融、股权投资等软件服务,建设新型创新创业综合体。
  西咸新区始终坚持“创”是核心、是引领,“众”是基础、是环境的理念,只有根植西部创新创业文化基因才能培育好“双创”生态环境。在2016年首届“创响中国”西咸站取得巨大反响的基础上,2017年全面发力,先后举办了2017“创青春”全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陕西总决赛、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暨“创响中国”(西咸)等近百场特色活动,全面展示了西咸新区在创新创业领域的成果,获评2017“创响中国”双创展示最佳组织单位。
  开展以“青春新势力、双创新活力”为主题的“双创”公开课,走进高校宣讲“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推广创新创业的文化内涵、精神追求和社会价值,激发大西安地区大学生创业活力。
  用“奔跑”展现大西安“追赶超越”的行动力和精神状态,打造“奔跑西咸”双创品牌,“一带一路”大西安创客跑、“我们都是跑步家—大西安健康生活计划”创客跑、“探寻科技路·酷动大西安”约骑西咸硬科技小镇等活动上,国内外知名的跑步爱好者、丝路经济带近百名留学生、大西安各众创空间、高校和创业企业代表等近万名创客共同奔跑在西咸。举办“新丝路·逐梦青春”第二届新丝路长安杯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陕音之巅·创响中国”秦汉新城陕派摇滚之夜、“文化创意温暖城市角落”,主导拍摄了国内首部以“双创”为主题的电影《奔》。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使“西咸双创”“奔跑西咸”成为西咸新区创新创业的代名词。
  今年,西咸新区还组织和参与了国际智能无人系统大会(2018)、2018全球信息技术主管大會暨改革开放40周年两化融合巡礼会议、2018首届硬科技中国AI+医疗创新大会暨DeepDoc人机大赛等多场国际合作活动,激起了创新创业热情,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形成了创业企业与企业创新创业协同共生的良好局面。
  在“乘数效应”下,一批艰苦创业、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典型企业和人物不断涌现。陕西佰美基因、西安蓝辉科技、西安国联质检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佰美基因的李莉被评为2018西安市十佳创业企业家;陕西中认本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吴联成率领团队研制的物电一体化智能印章,被陕西省档案馆收藏。
  (文中数据来源:陕西省西咸新区)
其他文献
在褚君浩的心中,国家利益、社会责任始终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褚君浩,1945年3月20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红外物理学家、著名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华
【摘要】随着建筑物高大跨度构件的不断增多,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工程实践中。然而,在当前的高大模板工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施工质量问题,给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所以,在高大模板施工中,还需要继续强化质量管理,提高技术水平,解决常见的施工问题,为提升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安全性做出更多努力。本文主要对建筑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质量
高中物理是除了语数外三科之外的对于理科生而言是重中之重的一门学科,但是它的难度也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对于每一个经历过高中三年的理科生来说,即使在上大学之后甚至是工
周恩来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1958年陈毅副总理兼任外长后,周恩来仍然直接领导外交部。我有幸长期在周恩来领导下的外交部工作。由于工作之便,我有机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周恩来。他那对党和国家高度的责任感,崇高的人格魅力,超人的政治智慧,卓越的外交艺术,精细的工作风格,使我深受教育,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  周恩来抓工作深入具体。重要的案子或情况,他不限于审阅报告,而往往“一竿子插到底”,把
在经济技术发展的同时,由于缺少对应用能源的合理配置,这就使得能源耗损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能源危机愈发明显,因此,在建筑领域中强化节能技术的融合性应用也
1966年6月底,周恩来结束欧亚四国访问,乘专机飞经喀喇昆仑山脉,通过巴中边界的红其拉甫山口回国。红其拉甫是我国新疆喀什的边贸山口,海拔5000米,常年有七级以上的大风,环境
德育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教师结合自身实际,运用情感教学法开展德育教育实践,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触动,培养敬业精神,强化政治信仰,提
【摘要】核电站主管道焊接的类型和方法是一个重要部分,焊接质量关系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焊接工艺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核电站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手工焊与自动焊工艺进行了对比,并着重探讨了自动焊接工艺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核电厂主管道;手工焊;自动焊  目前,核电站主管道安装焊接主要以焊条电弧焊进行,由于主管道具有管径粗、管壁厚的特点,焊接前还需进行热处理,所以施工时存在工作量
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是极为复杂的,要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就必须注重对施工方案进行细致的设计和规划,做好相应的指标的勘测,桥涵工程就是桥梁和涵洞的建设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人们顶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电气设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供电设备作为建筑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气工程的整体质量有比较大的影响.文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