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引种假色槭的区域适应性评价

来源 :山西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y_redt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采用辽宁省清原县1年生和2年生假色槭实生苗,在大坪村、故县村、安疃村进行了引种栽植试验,构建了包括成活率、保存率、越冬死亡率、冻害率、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率及彩叶发生率等指标的假色槭区域适应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引种假色槭实生苗2年生苗优于1年生苗。在山西境内,海拔高度在987 m~1520 m之间,日均温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在2500℃~3000℃,年平均降雨量414 mm以上,年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39℃,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31℃,无霜期120 d以上、年均相对空气湿度大于50%,年平均风速小于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肉牛通过服用四季散调理阴阳,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依据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特征及相应季节的多发病、给肉牛服用相应的茵陈散、消癀散、理肺散、茴香散,结果显示,肉牛机体抵抗力提高,防病能力增强。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了提高《禽病防治》教学效果,本文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线上教学平台,构建了线上自主学习、课中线下交互式教学以及课后线下自主巩固的课后模式,通过多元化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以28个刺用皂荚优树无性系嫁接苗为材料,连续2年进行多个性状的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相关性分析、多重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选择优良无性系。研究结果显示,无性系间的苗高、地径、刺长、刺基径、单株产刺量、槲皮素含量等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高、地径与刺长、刺基径呈显著正相关;28个无性系可划分为3个等级,Ⅰ,Ⅱ等级的11个无性系刺长、刺基径、单株产刺量、槲皮素含量较群体均值分别提高了8.27%,9.67%,47.01%和70.76%.因此,选择刺长、刺基径、单株产刺量、槲皮素含量4个指标进行刺用皂荚
笔者选取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的栾树、楸树、小叶黄杨和室内盆栽绿萝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光照和未光照条件下叶片失水过程中的容抗变化和电阻抗图谱,以期非破坏性地了解植物水分生理情况。结果表明,高频电流有利于通过植物细胞,阻抗谱与植物叶片水分状况的关系因植物种类变化很大。容抗、阻抗一般在低频电流状态下差异较大,试验可在100 Hz处设置更多频率点。
利用采自关帝山中海拔(2200 m)山谷处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年轮样芯建立差值年表,通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探究气候因子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年生长季中期和末期的降水不利于其当年的径向生长,而上年冬季和当年春季的降水有利于华北落叶松积累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同时降水量增多伴随着光照时间减少,使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与光照之间的关系与降水相反。因此,在立地条件较好时,中海拔下坡位山谷内华北落叶松的径向生长受光照和降水因子双重影响,受气温的影响不显著。
以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杨兴林场的天然辽东栎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染色示踪法研究其优先流分布特征,通过水分穿透曲线分析计算土壤大孔隙的孔径及数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土壤染色面积比整体呈减小趋势;土壤染色区域的稳定出流速率更大,是非染色区域的1.68倍以上;样地的土壤大孔隙半径在0.2 mm~1.4 mm之间,土壤大孔隙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
选取6种有代表性的北京平原沙荒地造林模式,在3种典型天气下进行林内外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的测定,并进行小气候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晴天时,加杨纯林、欧美杨纯林、刺槐纯林、五角枫+刺槐+油松混交林的降温增湿效果最优,蒙桑+刺槐+法桐混交林和油松纯林最差;夏季阴天时,各造林模式的降温增湿效果均不显著;秋季大风天气时,欧美杨纯林、油松纯林的防风效果最优,其次是加杨纯林和刺槐纯林,最后是2种混交林;不同造林模式的降温增湿效果跟郁闭度有关,防风效果跟郁闭度、树种、树种组成有关。
笔者比较了闽西地区3种不同林分下套种灵芝(紫芝)的生长情况,并对子实体重和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子实体原基出现时间有一定影响,但对封边时间影响较小。样方内灵芝子实体个数均在185个以上,3种林分内灵芝菌棒均可以生长。马尾松林、杉木林、常绿阔叶林子实体长、宽呈现上升趋势,常绿阔叶林最有利于灵芝子实体长、宽生长。马尾松林分产量最低,常绿阔叶林产量最高。马尾松林内灵芝子实体虫眼数最多,平均虫眼数2.21个,常绿阔叶林内灵芝子实体虫眼数最少。主成分分析发现,子实体重最适合作为子实体形态
笔者以木枣为研究材料,建立了一种枣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了木枣在果实膨大期、白熟期、半红期和全红期的总黄酮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黄酮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方便,可用于枣果总黄酮含量测定。木枣中总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白熟期黄酮含量最高,达63.75 mg/g;全红期最低,仅2.06 mg/g.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木枣提供数据支撑。
以晋北盐碱地为对象,采用"改土材料+垫层+覆盖"的技术措施组合,进行了控盐控碱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0.25 kg/m~3,0.5 kg/m~3的黑矾作为改土材料时,对土壤pH值及电导率的降低效果明显;对晋北重度盐碱地改良效果较好的技术组合为黑矾0.25 kg/m~3+石块垫层+砂子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