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凸显四要素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LANTIAN1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号)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综合性实践活动却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短板,主要表现如下:综合性实践活动虽然纳入了课程方案,但在多数学校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眼里,它依然是“副课”,甚至定位为“小课程”。另外,管理层面缺乏明确的要求、过程性指导,缺乏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因此,我们成立课题组,申报了甘肃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实践策略研究”的课题的研究,经过课题组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归纳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凸显四个要素:目标定位要准确、方法应用要恰当、活动过程要真实、评价反馈要多元,并在循序渐进的探索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四要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19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匹配的关键路径。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相对单薄的状况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根本和核心。语文虽然也注重把科学、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但是不管活动涉及哪个学科、采用哪种形式,落脚点都应致力于在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目标定位。
  一、语文性是目标定位的精准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途径,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语文综合性的学习目标要凸显语文性。
  根据我的实践体会,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制定具体目标时,一定要细化年级段,为此我设计出本节课的目标是:分小组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了解家乡土特产和风土人情,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例如,在确定三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我把单元课程进行了动态调整,在时间节点上进行了平移。特意以参加一年一度的“礼县苹果艺术节”为活动载体,以“看、闻、问、尝”等形式为途径,以对家乡的感情为渲染,在具体活动中通过现场写真、与大苹果对话、苹果赞美诗采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活动中,每个小组的汇报内容都很具体、生动,我们精心设计的吃苹果的说话训练、试写广告语等活动都很令人满意。由于课前目标定位准确,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不知不觉就得到了提升。
  二、合作探究是方法运用的核心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求老师教学要有方法,学生的学习更要有方法,这样才能互相影响,课堂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在流动。在我们同步进行的课题研究中,我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
  具体做法是:让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参与,让同学之间互相传递信息,彼此分享所得,在学习过程中,我有意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组内分工,组长主持活动,以激活孩子们的兴致。例如,在教学“轻叩诗歌大门”这一内容时,我首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合作成员,自己去图书馆、网上搜集有关诗歌的资料,并学着分类筛选、分工合作编写设计,制作富有个性的诗歌集或手抄报。效果是明显的:活动中,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活动过程自主、合作、探究交错运用,作品别出心裁,让人倍感欣慰。小组合作和探究的结合,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把参差不齐的学生放在一起, 从不同角色和参与度中锻炼了学生规划、组织、协调等能力。
  三、自主实践性是活动体验的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我在课题研究和教学中发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应该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这也是综合性学习与其他单元教学的不同之处。例如:在综合性实践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这一内容时,教材提示:“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讨论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活动结束以后,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展示活动的成果。”在平常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常态化和自主化,我有意用问题延伸和实践追寻等活动,把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自由组合,组内同学面对面商量开展哪些活动,怎么开展以及用什么方式汇报学习成果等。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由组队,走进生活,收集家乡方言、广告、街头巷尾个性店名等,并编写成册,最后的成果交流真可谓惊喜连连。这项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培育多元性是评价反馈的方向
  语文课的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活求知欲。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与特点,从我的实践来看,活动结束后反馈评价时,要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评价的方法要遵循多样性、综合性、客观性以及灵活性的原则。
  评价的多元性就是要特别重视评价的主体。我们首先要清楚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参与评价的人员必须围绕学生进行。老师、家长、社会人士、学生都可以参与学生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评价。特别是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往往能够达到在评价中学习的效果。
  评价的综合性是指評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评价的内容,要多角度、多方法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昨天,更要关注学生的今天和明天;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根据我的体会,每次活动结束时,我都要试着从三个角度评价学生:一是学生的参与态度,二是学生参与的过程,三是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的成果。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评价的客观性是指评价要全面、客观地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我尽可能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所有学生的参与都要表示不同形式的鼓励和欣赏,让每个学生都亲历成长带给他们的自信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评价的多样性是说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方面。在活动中,一般让学生通过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等多种形式展现完成效果,通过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等不同形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感受等,完成结果性评价。
  总之,从我的实践和探索来看,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的设计和实施,如果能恰当地把握好以上四个要素,教学效果会比较理想。学生通过综合性实践活动,会真正学到一些知识,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实实在在的事。
  参考文献:
  [1] 刘云生《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位思考》,《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 王芳《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研究》,《新课程(小学)》2009年第1期。
  [3] 邓俊华《例谈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多元化》,《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第1期。
  (苟安宁,女,本科学历,籍贯礼县,出生于1975年11月,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工作单位:陇南市礼县北城小学。课题名称: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编号:GS【2018】GHB3120)
其他文献
摘 要:“情境创设”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关键词,本文试图从情境创设的定义、重要性、特点等方面阐述个人见解,旨在提醒语文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不断总结情境创设的成功经验,创设一些更加有利于推进学习任务群的情境,并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情境创设的扬弃之处。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标》 情境创设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高度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新《课标》指出: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
摘 要:古诗词是语文教材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古诗词内容相较于现代白话文,文字比较艰涩,意境比较高深,涉世未深的小学生会感觉抽象难懂,只能死记硬背,难以深入理解其内涵,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学习需求,灵活应用情境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对于古诗词内容,其距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对比较远,学生很难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提问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深层次地分析语文教材并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教学要点创新提问设计,对调动初中生语文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提问教学法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优化与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途径,希冀对初中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提问教学法 创新设计 差异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提升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小学生刚刚接触阅读和写作。阅读是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方法,而写作则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一种输出,只有找到小學生阅读和写作的共通之处,才能采取更好地方法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本文将探索小学生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契合点,提出利用阅读丰富写作情感、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写作 有机结合  小学生接触的阅读材料多有教育意义,
摘 要:随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零碎随意的追问和应答大幅减少,学习主体本身的读、说、写、思等行为律动课堂。只有敢于打破被动阅读形成的思维束缚,才能学有所本,教有所依。本文以初中统编教材中《老山界》的教学为例,通过分析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导航设计,并结合随文练笔的浸入式写作训练这一教学模式,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主问题 随文练笔  在初中语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同时也是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但是无论是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还是日常学习中,多数学生并不擅长交际。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运用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口语交际 情境教学  在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通常会出现学生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找不到话题来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开发部,大多只
[摘 要:近年来,幼儿园中接连发生安全事故,幼儿的安全问题逐渐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针对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策略]  幼儿的安全是国家发展、繁荣兴盛的基本保障,幼儿园安全教育是促进幼儿安全的主要途径。然而,近些年来,幼儿园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许
摘 要:在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之下,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对于每一位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科基础的打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很多老师采用多种不同教学方法来增强互动的效率和互动质量,情境教学法是其中一个有效增强师生交流与互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情境教学法  “新课改”背景下,在不同学科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
摘 要:初中学生缺乏自制力,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过于依赖教师和同学。在该特殊阶段,学生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因此身为班主任应加强班级管理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下文针对柔性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柔性管理模式 初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大部分学
摘 要:《唐诗三百首》作为诗歌选本,在“选”和“辑”上各具特点,此诗集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要结合初中学段特点和诗歌教学的特色,从“编”“诵”“品”三个关键词上开展活动设计。“编”主张选择作品,创意编辑,从“作者”“主题”“飞花令”几个角度入手;“诵”注意多元诵读,多味展示;“品”关注诗歌外在形式美、内在多维面和名家评析。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唐诗三百首》 活动设计  DOI:10.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