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目标下外语教育的新定位与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来源 :外语电化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i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课程思政赋予外语教育以宏伟的政治内涵,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具备参与全球不同领域治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在民族国家史逐渐演进为世界史、科技资源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的进程中,语言能力对民族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外语能力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汲取隐含于不同语言中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国家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发挥新时代国际化高级外语人才的全球话语能力,恰当表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是实现人类永久和平,共商、共建、共享人类未来的必要条件.基于此目标,外语教育的理论研究需要系统认识和重新确定外语教育在新时期的任务和定位,需要改变对传统外语教育观念的认识,需要革新外语教育的既有学科范式;外语教育的实践探索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外语教育的组织管理形式.
其他文献
在埃德蒙·伯克看来,“美是身体的某种品质,借由感官的介入而机械地作用于心灵”。可见,人的审美反应与审美心理同感官有着密切联系。优秀的文艺作品总能通过独特的视角、敏感的观察、准确的传导来调动起人们丰富的感官体验,使人产生微妙而奇异的心灵震颤。在下文所观照的小说中,既有五感知觉的充分觉醒,也有濒死体验的深度沉浸;既有对生活本相的感受,也有对历史底片的发现。最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潜入参差多态的世相之下,走
期刊
文章在考察国外十所高校及两家机构译后编辑课程的基础上,对国外现有的译后编辑教学样态进行分析,从译后编辑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面向教学的译后编辑能力结构,将其划分为:
外语类专业课程多采用外语讲授的基本教学形式、多选用以外语为母语的作者撰写的目标语材料作为教材的传统做法,将学生置于外国文化语境,使师生直接面对外国的思想文化、话语
本研究采用TAASSC工具自动标注并提取不同水平学习者英语作文的三类句法复杂度参数,对比和分析宏观句法层面、微观从句和短语层面复杂度参数与作文等级的关系.研究发现,三类参数是同一语言维度的不同侧面,含三类指标的回归方程的作文等级解释力最强.从句和短语复杂度参数加强了宏观句法复杂度指标的预测力,为不同等级作文的区别性句法特征描述提供了有效补充.传统的从句复杂度指标并非作文质量的有效预测指标.这些发现为EFL学习者语言复杂度评价和发展描述提供了重要参照,对二语习得理论、外语教学和测试有一定启示.
作为教学评测的多元化手段之一,同伴反馈日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以CNKI中2007年至2019年收录的同伴反馈方面的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技术,分析国内
课程设计呈现整体观和动态观转向.本研究参考Nation & Macalister(2010)的环状语言课程设计动态模型和Richards的中心设计方案,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综合英语》课程为对象设
语料库是指经过科学取样与加工的大规模电子文本库,是一种存放语言材料的数据库.这种语言材料是在语言实际使用过程中真实出现过的语言材料,语言研究工作者借助计算机分析可
期刊
那次和张秉奋一见面,他就又摇头又摆手地说,老云,以后不能和廖挺能那小子来往了,他是属×的,和咱犯冲!张秉奋之所以跟我说“咱”,是因为我和他同岁,称我老云,就有些扯淡了,那时我们也就三十来岁,离老还远着呢。记得刚听他这样称呼我的时候,以为他是和我开玩笑,便以玩笑的态度应着,后来发现他是真诚的,也就端正态度以诚相待了。以“老”相称,大多都有一种友好的情愫在里边,这是我自己琢磨的,没跟人交流,也没查阅资
期刊
著名儿童小说作家特里·普拉切特的《国家》把当代英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后殖民书写向前更推进了一步,不但颠覆了英帝国的民族叙事话语,而且呈现了"主流"文化和"他者"文化复杂地进行碰撞、协调和交互的动态图,见证了作家对当代英国民族性问题的思考.小说主要采取双重聚焦的叙述手法,赋予男女主人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选择的权力.两人经历了自我反思、相互体认和自我发现的成长历程,通过相互交流、共同面对考验,重新认知了各自的民族身份,在对共同体的民族想象中实现了对新身份的认同.作为儿童小说,《国家》具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弗洛姆在《人的境遇》中说:“人是唯一意识到自己生存问题的动物,对他来说,自己的生存是他无法躲避而必须加以解决的大事。”无论是纪实还是虚构,乡土小说还是城市书写,描绘现实还是追忆历史,人物的生存状态始终是作家关注和描绘的焦点。本期所选小说,刻画了不同环境下人物的奋斗、挣扎与彷徨,向我们展示了现实的广度与人性的深度。  孙频的中篇小说《天物墟》(《十月》2021年单月号第2期)运用第一人称限制性视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