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虽然音乐教育不断发展,仍有很多资质不浅,有着美好前途的声乐学生,出现了歌唱天赋过早衰退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不遵循声乐教学固有的客观规律,思想上急功近利,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一味进行盲目的模仿;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发音方式,短视、将艺术过度功利化。所以,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不急功近利的心态,遵循声乐教学的客观规律和自我成长规律,正确而看待艺术家这一身份,运用科学合理的声音训练办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歌唱发声;生理机能;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声乐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质的独特性的同时又遵循着所有教学的普遍规律。包括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等。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的影响下,艺术教育也开始逐渐受到影响,市场经济使得艺术教育开始追逐利益,许多学生包括老师开始变得浮躁并且急功近利,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出人头地,成为所谓的艺术家,变成名师证明自己拥有高超的水平而放弃了自己长久以来的遵循的学习音乐的原则。不注重自身的发展,而是一味的模仿不适合自己的难度高曲目,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致使很多有潜质的学生歌唱发声生理机能的过早衰退。
一、不尊重生理状态规律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唱歌的人声嘶力竭,声音嘶哑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大本嗓唱歌方式。发音完全依靠嗓子,喉咙处于高度负荷状态,下巴紧张,甚至不考虑呼吸。大本嗓唱歌方式的另一个原因是自己的音域窄,实在无法完成高音。除大本嗓唱歌方式还有盲目的模仿发音,他们模仿自己崇拜者的曲目而对自己不专业的、压抑的声音浑然不知模仿唱歌的主要部位就是舌根,不合理的发生极易引起病变。第三种是不尊重客观生理规律,只注重发声不注重呼吸,造成唱歌呼吸不稳,不能正确将自己的声音和呼吸结合。另外一种是有些人会因为觉得自己声音难听而选择用假音唱,将自己真实的声音藏起来,反而导致音色难听,甚至破音,长时间下去,发生器会长小结。有的人一味追求高音,忘记了可以改变歌唱状态的弱声区和低音的训练。造成自己唱歌不仅死板僵硬,而且对嗓子有极大的危害。
二、心理状态不正确以及教学不符合客观规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和老师的心理状态都有所改变,越来越浮躁,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夜成名。不断的出去参加各种商演,各种比赛而不注意自身的客观情况。拿自己的嗓子做赌注,极度兴奋,殊不知他们正在提前透支着他们自己最宝贵的财富。虽然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令人艳慕的虚荣。除此之外一些其他原因也使得学生的艺术生命过早衰退。这一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过分重视实践。总以为老师有名自己就一定能学的好,却忽视了最本质的基础技能问题。甚至错信某些老师的错误的观点,认为唱歌只注意自己的感情投入就够了。学生会变得更迷茫如果没有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甚至走上盲目模仿的路子。盲目追求高音和华丽的音色而不顾及自己的嗓子的承受能力。不好好遵循生理发育规律,使嗓子长期处于疲惫状态。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会造成歌唱发声生理机能的过早衰退,比如自身的性格以及文化修养等。
三、歌唱发生生理与心理统一的重要性
因为经验教学,不仅声乐艺术走上了一条歪曲的道路,声乐艺术也是如此。急功近利,浮躁,薄弱的理论基础知识,发声方式错误等都使得学生天赋过早衰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与老师都开始为了追逐名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扭曲。本人认为,超越经验教学是实现学生健康、发展的方式之一。不仅要有系统完整的的教材,还要有科学的训练技巧,辅之以正确的发声方法。而不只是单单借鉴前辈的经验之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同时要设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这是实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
四、如何做到发声生理和心理的有效统一
从平时做起,养成良好的符合艺术家成长规律的心理状态,采用正常的科学的发声方法。用正确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注重唱歌是自己的感觉和思维,这是接近歌唱本质的方法之一,要从现象看到本质,从局部抓住整体,唱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的调节自己的性情控制情绪,掌握技巧。反复调整试验,并不是可以脱离了某些要素单一存在的,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包括思想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让自己走向正确的发声方向。
要注意自己嗓音的维护和矫治,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做好嗓音的日常保健,喝一些护嗓的饮品,多食用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青菜,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尽量远离烟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必要时可以进行药物保健。特殊时期比如变声期应减少训练量,练习弱音区而不是强音区,避免造成声带损伤。女生经期也需要注意。
歌唱时嗓音的保健。歌唱时切勿高估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自身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歌唱技巧,科学用嗓。歌唱这种活动需要全身的积极投入,要求各个器官都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下的相互配合,为唱歌做准备。有些人盲目追求大嗓门,忽视客观的发音规律,给身体带来很重的负担,给嗓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或者为了配合歌曲轻松的感觉,只用自己的虚音来唱,造成声音气息的不稳。只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正确的用力方法,掌握正确的度,并且学会去运用这个度,将学习和实践进行正确有效的结合,整理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在不使自己发声机能早衰的前提更好的发掘自身潜力。
总之,心理和生理的有效的统一结合十分重要,只有调整正确的心理,结合自己客观的生理情况,不浮躁不急功近利。采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做到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有耐心,并以沉稳的心态不断的坚持,才能听到自己理想的声音,在不是自己发声机能过早衰退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方超.论歌唱发声中的“平衡感”问题[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李琛.當今我国声乐教学方法的积弊——从歌唱发声生理机能的过早衰退现象谈起[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02):77-80.
[3]贾玲.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J].艺术研究,2013(01):86-87.
[4]车红娟.近三十年来我国歌唱嗓音保健与发声矫治研究文献述评[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2.
作者简介:凌敏洁,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声乐教学和声乐表演。
【关键词】歌唱发声;生理机能;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声乐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质的独特性的同时又遵循着所有教学的普遍规律。包括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等。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的影响下,艺术教育也开始逐渐受到影响,市场经济使得艺术教育开始追逐利益,许多学生包括老师开始变得浮躁并且急功近利,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出人头地,成为所谓的艺术家,变成名师证明自己拥有高超的水平而放弃了自己长久以来的遵循的学习音乐的原则。不注重自身的发展,而是一味的模仿不适合自己的难度高曲目,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致使很多有潜质的学生歌唱发声生理机能的过早衰退。
一、不尊重生理状态规律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唱歌的人声嘶力竭,声音嘶哑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大本嗓唱歌方式。发音完全依靠嗓子,喉咙处于高度负荷状态,下巴紧张,甚至不考虑呼吸。大本嗓唱歌方式的另一个原因是自己的音域窄,实在无法完成高音。除大本嗓唱歌方式还有盲目的模仿发音,他们模仿自己崇拜者的曲目而对自己不专业的、压抑的声音浑然不知模仿唱歌的主要部位就是舌根,不合理的发生极易引起病变。第三种是不尊重客观生理规律,只注重发声不注重呼吸,造成唱歌呼吸不稳,不能正确将自己的声音和呼吸结合。另外一种是有些人会因为觉得自己声音难听而选择用假音唱,将自己真实的声音藏起来,反而导致音色难听,甚至破音,长时间下去,发生器会长小结。有的人一味追求高音,忘记了可以改变歌唱状态的弱声区和低音的训练。造成自己唱歌不仅死板僵硬,而且对嗓子有极大的危害。
二、心理状态不正确以及教学不符合客观规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和老师的心理状态都有所改变,越来越浮躁,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夜成名。不断的出去参加各种商演,各种比赛而不注意自身的客观情况。拿自己的嗓子做赌注,极度兴奋,殊不知他们正在提前透支着他们自己最宝贵的财富。虽然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令人艳慕的虚荣。除此之外一些其他原因也使得学生的艺术生命过早衰退。这一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过分重视实践。总以为老师有名自己就一定能学的好,却忽视了最本质的基础技能问题。甚至错信某些老师的错误的观点,认为唱歌只注意自己的感情投入就够了。学生会变得更迷茫如果没有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甚至走上盲目模仿的路子。盲目追求高音和华丽的音色而不顾及自己的嗓子的承受能力。不好好遵循生理发育规律,使嗓子长期处于疲惫状态。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会造成歌唱发声生理机能的过早衰退,比如自身的性格以及文化修养等。
三、歌唱发生生理与心理统一的重要性
因为经验教学,不仅声乐艺术走上了一条歪曲的道路,声乐艺术也是如此。急功近利,浮躁,薄弱的理论基础知识,发声方式错误等都使得学生天赋过早衰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与老师都开始为了追逐名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扭曲。本人认为,超越经验教学是实现学生健康、发展的方式之一。不仅要有系统完整的的教材,还要有科学的训练技巧,辅之以正确的发声方法。而不只是单单借鉴前辈的经验之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同时要设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这是实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
四、如何做到发声生理和心理的有效统一
从平时做起,养成良好的符合艺术家成长规律的心理状态,采用正常的科学的发声方法。用正确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注重唱歌是自己的感觉和思维,这是接近歌唱本质的方法之一,要从现象看到本质,从局部抓住整体,唱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的调节自己的性情控制情绪,掌握技巧。反复调整试验,并不是可以脱离了某些要素单一存在的,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包括思想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让自己走向正确的发声方向。
要注意自己嗓音的维护和矫治,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做好嗓音的日常保健,喝一些护嗓的饮品,多食用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青菜,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尽量远离烟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必要时可以进行药物保健。特殊时期比如变声期应减少训练量,练习弱音区而不是强音区,避免造成声带损伤。女生经期也需要注意。
歌唱时嗓音的保健。歌唱时切勿高估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自身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歌唱技巧,科学用嗓。歌唱这种活动需要全身的积极投入,要求各个器官都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下的相互配合,为唱歌做准备。有些人盲目追求大嗓门,忽视客观的发音规律,给身体带来很重的负担,给嗓子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或者为了配合歌曲轻松的感觉,只用自己的虚音来唱,造成声音气息的不稳。只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正确的用力方法,掌握正确的度,并且学会去运用这个度,将学习和实践进行正确有效的结合,整理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在不使自己发声机能早衰的前提更好的发掘自身潜力。
总之,心理和生理的有效的统一结合十分重要,只有调整正确的心理,结合自己客观的生理情况,不浮躁不急功近利。采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有效的训练。做到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有耐心,并以沉稳的心态不断的坚持,才能听到自己理想的声音,在不是自己发声机能过早衰退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方超.论歌唱发声中的“平衡感”问题[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李琛.當今我国声乐教学方法的积弊——从歌唱发声生理机能的过早衰退现象谈起[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02):77-80.
[3]贾玲.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J].艺术研究,2013(01):86-87.
[4]车红娟.近三十年来我国歌唱嗓音保健与发声矫治研究文献述评[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2.
作者简介:凌敏洁,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声乐教学和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