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
方法收集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经实验室确诊的68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及预后的特征。
结果68例患者中有貂类养殖史或被貂咬伤史22例(32.4%),发病2周内蜱虫叮咬史4例(5.9%),因陪护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发病5例(7.4%),25例(36.8%)患者均有野外作业史;年龄>60岁34例(50.0%),有基础疾病27例(39.7%)。所有患者首发症状均为发热,伴有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并出现多系统功能损害;伴神经系统损害27例(39.7%),消化道出血4例(5.9%)及快速心房颤动10例(14.7%),合并肺炎18例(26.5%)。血白细胞计数≤2.0×109/L 55例(80.9%),血小板计数≤30×109/L 18例(26.5%);肝功能损害62例(91.2%),心肌酶升高68例(100.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44例(64.7%);低血钠23例(33.8%)、低血钾29例(42.6%)、低血钙36例(82.4%),高血糖49例(72.1%);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定量在1.10×102~5.78×107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mL。治愈55例,占80.9%,死亡13例,占19.1%。
结论与貂及患者密切接触、蜱虫叮咬、野外作业人群是新型布尼亚病的易感人群,高龄、有基础疾病、伴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出血、肺炎、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心肌酶显著升高、高病毒载量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