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及体会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t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妇女取环的影响因素,以探寻有效的改善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计生服务中心接受取环术的180例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妇女取环结果的常见因素。结果 180例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妇女均成功取环,其中有153例(85.0%)取环顺利,27例(15.0%)取环困难;取环顺利与取环困难者,年龄、绝经年限、置环年限、是否定期体检与宫颈萎缩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环顺利与取环困难者,文化程度、孕次、流产史与住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绝经年限、置环年限、是否定期体检与宫颈萎缩程度是影响妇女取环的常见原因;妇女应尽早取环,在取环前应定期检查,做好节育环宣教工作,可有效降低取环的困难。
  【关键词】取环;妇女;围绝经期;绝经期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51-01
  宫内节育器作为一种简便、经济、安全的避孕工具,且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选择宫内节育器避孕的妇女越来越多,随着宫内节育器使用的增加,临床发现绝经期的妇女在取环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增加了妇女的心理负担[1]。为了探讨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妇女取环的常见影响因素,以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提高取环成功率,笔者以我院180例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将研究完整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80例研究对象来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计生服务中心接受取环术的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妇女。年龄45~61岁,平均年龄(47.2±2.7)岁;绝经年限7个月~18年,平均(8.4±2.4)年;置环年限5~24年,平均(14.2±2.9)年;文化程度:81例高中及以上,99例初中及以下。所有妇女在取环前均接受盆腔B超检查,显示为金属单环,有51例伴有轻度宫颈萎缩,84例中度宫颈萎缩,45例重度宫颈萎缩。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妇女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文化、职业、停经时间、孕产史与流产史、疾病等,并将分析结果详细地记录下来。所有妇女均接受心电图、血常规、盆腔B超、阴道分泌物常規等检查,经上述常规检查显示均不存在取环禁忌症。取环前告知取环者排空膀胱,取环时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阴道后,查清子宫具体所处位置,用窥阴器将宫颈完全暴露,探查宫颈深度,根据宫颈萎缩情况选择合理的取环方式,宫颈轻度萎缩者,用中弯钳进行取环;宫颈中度萎缩者,需先用扩宫器将宫颈扩大再进行取环;宫颈重度萎缩者,可先用米索前列醇或米非司酮将宫颈软化后再进行取环[2]。
  1.3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9.0软件,所有数据输入SPSS系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釆用χ?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表示为中位数,组间比较运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取环结果 180例围绝经期与绝经期妇女均成功取环,其中有153例(85.0%)取环顺利,27例(15.0%)取环困难,进行二次手术,将节育器成功取出。
  2.2影响取环结果的因素分析 年龄、绝经年限、置环年限、宫颈萎缩程度、是否定期体检是影响取环结果的常见原因,文化程度、孕次、流产史与住所对取环结果影响不大,见表1。
  3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妇女的生理结构发生变化,卵巢会逐渐衰竭出现绝经现象。绝经时,宫口慢慢闭合,宫颈逐渐萎缩。宫内留有节育器的妇女,由于节育器适应性较差,不会随着妇女宫颈的变化发生外形变化,因此,极易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或嵌顿在组织中[3]。加上我国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留有节育器的妇女均在绝经后才到医院取环,导致取环难度增加。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年龄、绝经年限、置环年限、宫颈萎缩程度、是否定期体检是影响取环结果的常见原因,这与李红[4]研究报道一致。根据临床经验,我们得出,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取环难度增加,当妇女在围绝经期,其临床症状稳定后便可到医院进行取环,有利于取环顺利。
  由本次研究结果,我们得出:①围绝经期或绝经期的妇女应尽早到医院取环,以防止节育器与子宫壁发生粘连,甚至嵌顿在其中;②重视健康教育的普及,告知宫内留有节育器的妇女定期体检的重要,让其意识到健康体检的重要性,提高取环成功率,避免因取环困难对妇女带来的痛苦;③根据妇女宫颈萎缩程度,合理借助器械与药物帮助取环,如:对于宫颈萎缩严重者,可使用米索前列醇或米非司酮,待宫颈软化、松弛、扩张后再取环,可提高取环成功率[5];④明确并掌握取环禁忌症,对于嵌顿严重的妇女采用手术取环,避免非手术强制取环,以免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
  [1]杨桂英.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用于围绝经期后取环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1,17(7):943-944.
  [2]林爽,刘清霞.240例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2):2144-2145.
  [3]叶南芳,胡建英.围绝经期取环困难术前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分析[J].海峡药学,2013,25(4):262-263.
  [4]李红.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及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111-2113.
  [5]姚丽新.30例围绝经期和绝经后IUD困难取环的临床体会[J].华夏医学,2013,26(1):144-14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76例,按照手术方式平均分成A 组、B 组(n=38),分别行甲状腺全切术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結果:A 组和B 组有效率依次为97.37%和92.11%,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患者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率高于B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镇静方法,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处理后,患者的RR变化不明显,HR、MAP指标较麻醉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Ra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且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1.2纳入标准  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2]制定的关于妊高症的相关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相关性,及发现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临床实践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例正常健康人全血标本及103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PLT<40)的全血标本,用希森美康XN-3000血液分析仪来测定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并利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所得检验结果。结果:未经治疗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未成熟血小板比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了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在NIHSS评分、颅内压方面,对照组均要高于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于我县景东中学160例新入校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B组、C组以及D组,每组40例。按照0、1以及6个月的免疫程序分别对研究者分别接种两种不同剂量的乙肝疫苗,1个月后比较4组研究者的检测血清抗-HBs阳转率、抗-HBs平均几何滴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研究者抗-HBs阳性定量检测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CT在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脑出血病患者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西门子双排CT对患者进行常规颅脑CT轴位平扫,并回顾分析脑出血患者的CT检查治疗,观察脑出血患者的脑出血位置、出血量以及病死率。结果:80例患者中,基底核出血患者31例,脑丘出血患者28例,脑干出血11例,小脑出血10例,根据患者脑部出血位置采取不同的治疗
期刊
【摘要】 口腔专家认为,牙齿是人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可见牙齿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两者之间有很强的联系和影响。健康的牙齿是人体健康的一个标志。同样,当牙齿出现问题时很可能是身体某个机能发生病变的反映。牙齿就像是"指示灯",读懂它,可作为诊断身体疾病的重要依据。所以保护好牙齿也是我们保健的一重要方面。  【关键词】 牙齿身体健康保健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迟发性脑内血肿治疗的患者37例,急诊手术治疗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治疗效果。其中11例患者在减压术后发生脑内血肿,起于26例是在观察期間发现。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都将脑血肿清除,预后良好18例,中残11例,重残5 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重复CT检查是早期发现D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30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占据150例。对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采取一般护理与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与85.3%,说明实验组的护理模式更为受用,比较数据差异显
期刊